均衡教育背景下实施英语课堂教学的几个策略
【摘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在义务教育发展中指出“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的战略性任务”。均衡教育不仅是区域均衡、城乡均衡、师资和配备均衡,实施均衡教育的关键是学科课堂教学均衡。它要求尽可能地让学生达到平等教育,个个有机会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个个有机会成功,从而达到和谐的教学气氛。而教师是实施学科均衡教育的主导者、执行者,教师的主导思想和执行能力决定了均衡教育的实施程度,本文就英语课堂教学中,如何面向全体学生,实施目标分层、平衡知识与能力之间的关系、给学生合作探究的均衡机会、平衡好英语各项技能之间的关系,力求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健康发展。
【关键词】英语课堂教学 均衡教育 策略
【正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在义务教育发展中指出“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的战略性任务”。 均衡发展是基础教育的应有要义,也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本质要求,更是一种新的教育发展观,是一种科学合理的政策导向,是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战略性指导思想。而在英语课堂教学中,不均衡问题已经较为突出:学生个体之间学习水平不均衡普遍存在;过于注重知识目标,轻视或忽视能力目标;小组合作流于形式,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机会不均衡;听、说、读、写能力不能够均衡发展。笔者就这些不均衡现象,谈一些有效的策略,以求从基础教育上实现均衡教育。
一、学科教育均衡的内涵
学科教学中的教育均衡问题至少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学科间的均衡;二是学科内的均衡。就学生个体而言,即学生在学科间的均衡就是学生在每一门学科上都能学得其所,不出现或极少出现学科间的“拐脚”现象;学生在学科内的均衡就是学生在同一门学科上都能获得最大程度的发展,即“教育者要关注每个受教育者潜能的最大程度的发挥,为受教育者提供相对均等的教育成功机会和效果”。
二、英语课堂教学中实施均衡教育的几个策略
1、面向全体学生,实施目标分层
课堂教学是教与学的双向交流,调动双边活动的积极性是完成分层次教学的关键所在,课堂教学中要努力完成教学目标,同时又要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保证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学有所得。这就要求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必须以B层学生(成绩中等的学生)为基准,同时兼顾A、C两层(A层是拔尖的优等生,C层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调动他们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人人参与,个个都有成功感。课堂教学要始终遵守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由简到繁,逐步上升的规律,要求不宜过高,层次落差不宜太大。一些深难的问题,课堂上利用最后5分钟给A层学生讲,而此时C层学生正在进行基础性的操练,B层学生在做巩固训练。这样,A层“吃得饱”, B层“吃得好”,C层“吃得了”。
总之,教育均衡发展绝不是平均主义,而是让每一个孩子都有最大程度的提高。
2、平衡知识与能力之间的关系,工作目标从“以掌握知识为主”到“以培养语言能力为主”
英语新课程标准明确规定,我国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体发展的基础上。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文化意识是得体运用语言的保证。情感态度是影响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学习策略是提高学习效率、发展自主学习能力的保证。这五个方面共同促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引下,广大英语老师不再只负责传统的“传道、解惑”,而是把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作为工作的目标。英语课堂不再只有枯燥的语言知识的灌输,而是通过丰富多彩的语言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语言能力的培养。
3、给学生合作探究的均衡机会
由于学生的素质不是整齐划一的。教师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应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优势互补“的原则。按照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性格特点进行分组,让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优化组合,使每个小组都有高、中、低叁个层次的学生,促使小组合作探究“强弱均衡”。根据活动的需要设立不同的角色,引导学生进行合理分工,并明确职责。另外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充分的讨论,操作、探究、交流的时间,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和相互补充、更正、辩论的时间,使不同层次学生的智慧都得到发挥,使学生的不同资质得到尽情体现,这样强弱才会均衡,活动后再通过班内的交流互动使探索成果得到进一步升华,这个也是提高小组合作探究实效性的关键。
4、平衡好听、说、读、写之间的关系
英语教学是个系统工程,听,说、读、写四项技能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学生能够脱口而出的句子若在听力中碰到,听懂是没有问题的;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会带来语感的增强,增强语感的同时,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热情也提高了,对于听力和口语表达的恐惧感也会减轻不少。多背诵美文名句,听力与表达能力提高了,写作时可以直接运用,写作能力提高,自信心增加,同时,对于句子和语篇的剖析能力也得到提高,阅读能力增强。因此,听、说、读、写等技能的锻炼构成了英语学习的要素。教学过程中要牢固树立系统思维,从各个方面提高学生的能力。通过大量的听力训练及跟读模仿可以缩短自我发音与地道英语之间的距离,从而有利于学生讲出自然、流畅的英语;通过多说,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训练学生说的方法很多:操练句型,自编对话,情景表演,复述课文,续讲故事等;通过多读,训练学生语感,注意轻重音、清浊音、音爆破与否、节奏、语调等,将材料中的思想表达出来;多练不仅能帮助学生更好地记忆单词,理解单词,也为学生大胆开口说英语创造条件;通过多写,培养学生理解单词、句型的能力,熟练掌握英语表达思维。
总之,均衡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对于我们一线的教师而言,要做到均衡教育,需要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开阔的教育视野,着眼于学生身心各方面的和谐发展,注重课堂教学,使英语课堂教学焕发出应有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教育均衡论》 翟博着 《人民教育出版社》
2.《教师专业能力培养与训练》 周广强编着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3.《中学生学习方法指导》 龚正行着 《华夏出版社》
(本文发表于2012年10月《新课程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