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结尾,可以使学生急于想知道下面的内容,如章回小说,当情节发展到最关键时刻时戛然而止,给读者造成强烈的悬念。教学结尾时运用此法,效果颇佳,比如,光电效应一节的教学.学生在学习后对光的粒子性有了一定的认识.如果在课堂结尾时教师只强调光电效应的规律及光的粒子性,则会由于因教学内容和课堂小结都较抽象.而激不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因而小结的收效也欠佳。因此可利用前面学习过光的干涉、;衍射现象而对光的波动性有一定了解的条件,设下这样的设问:“你现在对光如何认识,你是支持牛顿还是支持惠更斯?光究竟是什么?”这样的设问结尾.一方面提出了光的波动性和粒子性的矛盾.从而能引发学生积极的思索,另一方面为进一步学习光的波粒二象性,揭示微观世界具有的特殊规律埋下伏笔,引起学生欲罢不能的探究欲,收到“课虽尽而趣无穷”的效果。这样的课堂小结.不仅对本节课学习内容进行总结,而且为学生的思考和以后的学习做一些必要的铺垫,使享生产生“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的学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