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对待预设与生成
学校开展了课改先进评比活动,我也有幸参加了,整整准备了一个星期,从导入到结束语,每一个环节,甚至每一句话我都有了准备。但是上完以后,感觉还是有很多不足。最关键是我没能很好的利用课堂上生成的资源。
上课前,我跟学生打了招呼,说一定要好好预习,回答问题一定要积极,所以课上学生很主动,气氛也很好,比我预想中的要好很多,以至于到后来我都没有办法控制学生的主动发言。另外,学生在做练习的时候出现了我没有想到错误,我做了讲解,所以到后来时间就来不及了。因此,我总觉得这节课不理想,和我想象中有差别。
另外一个不足之处是课后有同事跟我说的,说我在这种比武课上讲的“废话”太多,有点插科打诨,显示不出课堂的严谨性。我反思一下,讲的多错的多,把该讲的讲出来就可以了,以后我会改正这个缺点。但是我个人认为,课堂偶尔调节一下气氛也是必要的,不然整节课绷紧了,不是太累了。
一方面是预设,一方面是生成,我们一直都在探讨哪一个比较重要,我个人认为,比赛课可能更注重形式,所以我们按照自己的想法上一堂完整的课比较重要。假如在平时上课更应该注重实效,因此,好好利用学生的生成资源,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效率。这节课不理想的原因可能就是我考虑了课堂生成,最后时间上就比较紧,看上去课堂就不完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