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参加武进区物理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第叁轮,现场教学设计、制作课件和模拟课堂,现场公布课题《探究弹簧弹性势能的表达式》,这是一节平时老师不上的课,一般只是告知结论,叁个小时着实紧张。
1.初次尝试对着评委的模拟课堂,15分钟的时间,很是紧张,因为怕面对老师不知道如何模拟提问,提不出问题影响课堂导入,即使提出问题,但问题在自己的意料之外有怎么办,总之自己心里没底,其实学生远比预料的好,课堂进行的相当顺利。这是堂探究型课,但也不乏教师的传授式教学,在类比研究变速直线运动中求位移的方法来计算弹簧弹力所做的功时,学生显得有点被动,全是由老师讲解,究其原因有:①担心时间不够,不能大胆放手让学生主动思考探究。也不能给出所探究的有效结果;②教学理念依然比较传统,教学思路依然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上,对探究课还不能很好的把握。③课堂教学艺术有待于提高。
2.因为整堂课都是以学生为主的探究性学习,创设情景让学生提出自己关心、想要知道的问题、解决问题的时候又主要是以学生自评和互评以及合作学习而得出的结论,所以在结论的得出或是结论的表述上可能会不严密,难免缺少知识的系统性,因此如何处理和保持好探究性学习中知识的系统性是探究性学习中的值得我们去研究的问题。
3.在今后组织探究型学习课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在探究的第一环节,教师要着眼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势利导。充分保护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特别要从活跃课堂教学气氛的角度,强化学生的“问题提出意识”,提高学生的“问题提出”能力。当然也要要求教师自身具备较强的引导和应变能力。从而努力构建一个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气氛,因为这样更能激发师生彼此的“瞬间”灵感。2)要关爱每个学生的发展,因材施教。在课堂中采取不同的引导、激励方式,鼓励挖掘每位学生内在的潜能。3)要注意思维的开放,体现创新性,自主性,不能“包办代替”,留于表面形式,应当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培养其“求异”思维和主观能动思想。4)探究型教学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要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及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等多方有机的融合起来,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探究,这就需要我们们不断的努力探索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