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叁政治备课组教学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课程标准、高考说明为指导,以课本为依据,充分研究高考。增强政治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应试能力,从而提高政治课的教学质量。
二、学情分析
1、文科学生总体水平不是很好,学生的成绩相关很大,且拔尖的人才又少。上学期期末考试说明了这一问题。
2、忽视课本,依赖资料。学生在复习过程中忽视课本,过分依赖资料的现象比较严重,对于课本知识没有系统性的把握和理解。
3、缺乏有效的复习策略。大部分的学生复习,还停留在老师教,学生做,没有主动性和方向性,随大流现象比较严重,导致老师辛苦,学生辛苦而没有太大的成效。
4、课本知识与热点、重点问题的联系空泛。对于热点问题,学生的分析往往是泛泛而谈,没有把理论与实际、与课本知识有效的结合起来。课堂上一讲都会做,但再遇到问题,又不会分析了。
叁、工作目标:
1、针对学生成绩参差不齐的状况,对个别学生要指导他们制定适合自己的复习计划,以提高复习的效率。
2、加强教研,研究高考和高考试题,把热点与教材知识的有效结合,注重知识的迁移与运用,精选习题,避免陷入题海中。同时以课本和课程标准为基本,充分研读考纲,从整体上把握复习的要求。让学生详读教材,记忆和理解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严把基础关。
3、改变教学观念,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给予学生以思考和消化的时间和空间。要充分利用有限课时,努力提高课堂效率。重点突出,难点讲透。要积极创造条件,充分运用各种形象、直观和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教学,以期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思想实际,充分利用各种丰富的教育资源开展教学活动。
4、认真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将教材中的基本知识、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学生思想认识的问题有机结合起来,做到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观察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5、加强学习,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主性。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研究和思考获得结论。同时做好后进生的较换工作。
6、在认真学习、备课、讲课的基础上,积极参加有关教研活动,互相学习,有意识地捕捉教学和教育的信息,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提高自身的素质,以适应教学改革的新要求。
四、教学安排(实际根据教学进度略做调整)
周次
|
日&苍产蝉辫;期
|
教 学 内 容
|
测验与考试
|
备注
|
1
|
9.2-9.6
|
《经济生活》第六课第七课
|
课时训练
|
|
2
|
9.9-9.13
|
《经济生活》第八课&苍产蝉辫;单元复习
|
单元整合
|
|
3
|
9.16-9.20
|
《经济生活》第九课第十课
|
课时训练
|
|
4
|
9.23-9.27
|
《经济生活》第十一课&苍产蝉辫;单元复习
|
单元整合
|
|
5
|
9.30-10.4
|
|
|
国庆节
|
6
|
10.7-10.11
|
《经济生活》综合复习
|
综合练习
|
|
7
|
10.14-10.18
|
《政治生活》第一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
|
单元整合
|
|
8
|
10.21-10.25
|
《政治生活》第二单元为人民服务的政府
|
单元整合
|
|
9
|
10.28-11.1
|
《政治生活》第叁单元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
单元整合
|
|
10
|
11.4-11.8
|
《政治生活》第四单元当代国际社会
|
单元整合
|
|
11
|
11.11-11.15
|
《政治生活》综合复习
|
综合练习
|
期中考试
|
12
|
11.18-11.22
|
《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
单元整合
|
|
13
|
11.25-11.29
|
《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
单元整合
|
|
14
|
12.2-12.6
|
《生活与哲学》第叁单元联系与发展的观点
|
单元整合
|
|
15
|
12.9-12.13
|
《生活与哲学》第叁单元发展的观点和矛盾的观点
|
单元整合
|
|
16
|
12.16-12.20
|
《生活与哲学》第叁单元矛盾的观点与辩证否定观
|
单元整合
|
|
17
|
12.23-12.27
|
《生活与哲学》第四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
单元整合
|
|
18
|
12.30-1.3
|
《生活与哲学》综合复习
|
单元整合
|
元旦
|
19
|
1.6-1.10
|
期末综合复习
|
综合练习
|
|
20
|
1.13-1.17
|
期末综合复习
|
综合练习
|
期末考试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