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教研组 更多&驳迟;&驳迟;
  最新更新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专题网站>>教研组>>地理学科组>>考试研究>>正文内容
地理高考高频考点-------海洋地理
发布日期:2013-11-22   点击次数:608   来源:   录入者:

地理高考高频考点-------海洋地理

1、海底主要地貌类型:大陆架:分布在大陆边缘的浅海地区;大陆坡:分布在大陆架的外缘;洋盆、海沟、海岭分布在大洋底。
2、海底地形的形成和分布规律:板块在进行碰撞挤压,板块边界处于消亡状态。
板块的俯冲带动洋底下倾,陷落,形成了地球表面最洼的地方——海沟;大陆板块受挤上拱,隆起形成岛弧或海岸山脉;在陆地上会形成海岸山脉。
3、海底扩张学说、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观点:海底扩张学说认为:洋中脊是地壳的诞生处,新洋壳不断生长,随着地幔物质的对流向两侧推开,海底不断扩张形成洋盆。
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岩石圈是由板块构成的,形成六大板块。板块内部相对稳定,很少发生变形,板块边界则是全球最活跃的构造带。
4、海洋表层温度的分布规律:低纬度海区的水温高,高纬度海区的水温低;在同一海区,夏季的水温高些,冬季的水温低些;与同纬度海区相比,有暖流流过的海区,水温高些,有寒流流过的海区,水温要低些。
5、海洋表层盐度的分布规律:从南北半球的副热带海区分别向两侧的高纬度和低纬度递减。
6.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及其对全球气候的影响
沃克环流:正常年份,在赤道附近及其以南海区,太平洋西部温度高、海面高,东部温度低、海面低状态下形成的。
厄尔尼诺现象(1)定义:有些年份,赤道附近太平洋中东部的海面温度异常升高的现象。
(2)厄尔尼诺现象的典型特征:东南信风减弱;沃克环流异常偏弱;
(3)厄尔尼诺对环太平洋热带地区气候的影响
①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上升,大气对流活动加强、降雨增多,暴雨频繁,洪涝成灾。&苍产蝉辫;
②西太平洋和印度洋一带,由于海温下降,大气对流活动减弱、降水减少,旱灾严重。
③太平洋和大西洋地区发生的热带风暴都比常年偏少。
7、海岸类型及其特点:基岩海岸:独特的岬湾地形,海岸线曲折,沿岸有众多的岛屿,常在海湾一带形成海阔水深、利于避风的天然良港。千姿百态的海蚀地貌是进行旅游开发的重要资源。
淤泥海岸:海岸带宽度大,坡度小,海岸线平直,大多数淤泥海岸土质肥沃,适宜开展滩涂养殖。
生物海岸:红树林海岸具有很强的抵御风浪侵蚀的能力;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作用。
8、海岸带开发利用方式:滩涂养殖、围海造田、 围海晒盐、围海造陆、港口建设、海洋旅游
9、长芦盐场形成的自然条件是:季风气候,降水集中,晴天多;淤泥质海岸,地形平坦
10、我国最大的渔场——舟山渔场形成的有利自然条件。
地处东海大陆架,海水浅,阳光充足,光合作用强;附近河口带来大量营养盐类;处在寒暖流交汇处,海水上泛,从海底带来大量营养盐类,促进浮游生物繁殖;处在我国最大群岛附近,岛屿众多,利于鱼类产卵。
11、填海造陆的重要性:缓解沿海地区人地矛盾;拓展人类生存空间
填海造陆的不利影响:①导致岸线资源缩减;②导致海岸动态平衡遭到人为破坏;③导致海湾属性弱化和生物多样性降低;④导致渔业资源衰退;⑤导致海洋污染加剧;⑥导致海岸景观破坏;
12、每年的8月钱江潮最为壮观,试分析该季节钱江大潮形成的有利因素有哪些?
钱塘江口外宽内窄的喇叭口轮廓;东南季风的顶托作用;天文大潮;径流量大;地势低平
13、风暴潮、海啸的危害及应对措施。
有计划地加固和修建海堤工程、完善全国海洋灾害预警系统、建立灾后应急预案……
14、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主要对策。
制定相应的海洋环境保护法律和法规,约束海洋和规范海洋开发者的行为;加强污染源控制,禁止向海洋倾倒有害废弃物;加快沿海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对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进行综合处理,达标排放;建立海洋自然保护区,对特定区域进行环境保护;加强环境保护宣传力度;
15、海洋权益: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全球144个沿海国家除拥有12海里的领海权外,其管辖海域面积可外延至200海里,作为该国的专属经济区,在此享有勘探、开发、利用、保护、管理海床上覆水域及底土自然资源的主权。
16、维护我国海洋权益的重要意义:维护海洋权益,有利于缓解对陆地环境的压力;&苍产蝉辫;
维护海洋权益,有利于增加资源保有量;维护海洋权益,有利于巩固国家安全;         
强化全民海洋意识,树立海洋国土观念。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礼嘉镇    E-mail: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427731848@    电话:0519-86231234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