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嘉中学“强师工程”实施意见(修订稿)
一.指导思想:
为落实省评估院对于“江苏省星级普通高中复审材料评审反馈意见”,提高我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努力打造一支教育理念新、教学水平高、科研能力强的教师队伍,促进学校更快、更好地发展。现根据上级教育部门对于“名师工程”建设的相关文件精神和学校叁年主动发展规划,制定本实施意见。
二.行动目标:
以提高全体教师专业发展水平为总目标,以建设学习型、实践型、研究型教师团队为抓手,进一步健全引领教师主动发展的校本研修机制。大力提升全体教师的教科研能力,每年发表论文的教师达到专任教师的30%以上。大力促进和鼓励教师参加学历进修,增加硕士生学历的教师数量,力争到2015年普通高中硕士学历(学位)的比例达到20%。启动和推进“强师工程”,通过“学术沙龙”、“教师论坛”、“课堂教学展示”、“青年教师评优课”、“名师讲座”等多种形式,搭建教师成长舞台。在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基础上,力争到2015年新培养区级以上“七级阶梯教师”15名。
叁.组织机构
学校成立以校长任组长,副校长为副组长,各部门负责人和教研组长为成员的“强师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加强对“强师工程”的领导和管理。
组长:许昌松
副组长:盛建锋、尹建文、谭晓春
成员: 陆惠芳、庄常澄、陈京疆、宋建锋、各教研组长
四.行动措施:
1.制定相关制度,提高学历层次。目前,我校专任教师硕士学历比例距目标要求仍有一定差距,今后叁年中,学校将积极开拓教师硕士学历进修的渠道,加大学历高移的工作力度。在岗位聘任、职称评审、年度考核、评优评先等工作中,把学历提升作为重要内容,同等条件下向高层次学历教师倾斜。凡35周岁以下未达到硕士学历的教师均要在个人叁年发展规划中,明确学历提升目标。学校落实上级相关培训经费补贴规定,凡完成硕士进修学业,获得硕士学历的老师,凭学历证书报销叁分之二的培训费。学校另给予3000元奖励。
2.采用“请进来”“派出去”的方式,加大教师培训力度。“请进来”指从高校、科研单位、上级教科研部门、出版社等,聘请教育专家,大学教授,出版社主编等来校讲学,帮助全体教师提高理论水平。“派出去”即派出教师参加周边学校的公开教学活动,参加省内名校教学观摩活动,参与高校、省考试院组织的高考信息发布会、研讨会,参加学术团体、教育研究院组织的着名教育家学术报告活动,派教师赴国外参加国际学术专题培训班等,学校承担派出教师参加培训的全部培训和交通等费用。外派培训的教师要撰写培训总结或在校内作交流讲座。学校逐年增加教师培训经费,每年用于教师学习培训的经费占学校教师工资总额的6%以上。
3.深入开展基本功竞赛,提高教师教学能力。提高教师教学能力是“强师工程”的首要目标。学校将通过集体备课、微型课题研究、课堂教学展示、学术沙龙等活动,深入教材教法研究,磨炼教师教学基本功,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每年组织40周岁以下的中、青年教师,开展专业知识考核、师德征文、说课、上课等基本功竞赛,为青年教师施展才华搭建舞台,让具有才华的青年教师脱颖而出。综合素质大赛结果与年度考核、岗位聘任挂钩。成绩突出者,优先推荐参加区级以上竞赛,学校对区级以上基本功竞赛、优质课评比活动中获奖教师进行奖励。
等次
级别
|
一等奖
|
二等奖
|
叁等奖
|
省级
|
2000
|
1500
|
1000
|
市级
|
1000
|
800
|
600
|
区级
|
500
|
400
|
200
|
4.加强课题研究,发表研究成果。全体教师应以建设“和谐课堂”为目标,以国家、省、市、区、校级课题为载体,积极开展对和谐课堂、生本教学的设计与研究,贯彻“以学定教、少教多学、先学后教、学导结合”的教学策略,努力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富有智慧和文化。全体教师要通过校园网办公平台开展评课交流、教学反思、论坛研讨等活动,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借鉴他人的先进教学理念和教学经验,反思个人的教学行为,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学校行政人员要做教科研工作的带头人,每年在市级以上刊物上至少发表一篇教学论文或教育管理类文章。获校级骨干教师以上荣誉的老师,每年至少在市级以上刊物上发表一篇教育教学论文,作为年度考核的必备条件。学校将加大对教师发表文章的支持和奖励力度。凡在具有国家正式刊号的市级以上报刊杂志上,发表教学论文或教育管理类文章,学校每年给予最高金额的一篇论文进行奖励。奖励金额如下:
公开刊物级别
|
奖励金额
|
||
800-1500字
|
1500-3500字
|
3500字以上
|
|
市级
|
200
|
300
|
400
|
省、国家级
|
500
|
600
|
800
|
专业核心期刊
|
800
|
1000
|
1500
|
5.加强名师工程建设,发挥名师引领作用。要求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努力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在自身专业发展的同时,带动青年教师加速成长。学校将在教师个人申报、同行推荐、学校考察的基础上,排队摸底,确定一批重点培养对象,作为学校“名师工程”预备队,在教育教学工作、教育科研、课程建设、学习进修等方面为其提供更多的实践锻炼机会,创造更多的成长条件。学校对新获得常州市教坛新秀和教学能手、武进区骨干教师、武进区学科带头人、常州市骨干教师、常州市学科带头人、特级教师后备人才的教师进行奖励。对已获得校级骨干教师以上荣誉的教师,每年进行考核奖励。
荣誉
类别
|
特后
|
市学带
|
市骨干
|
区学带
|
区骨干
|
市能手、新秀
|
校骨干
|
新获得
|
3000
|
1500
|
1000
|
1000
|
750
|
500
|
300
|
考核
|
1500
|
800
|
500
|
500
|
400
|
300
|
150
|
注:特级教师按上级相关规定考核奖励。
常州市武进区礼嘉中学
&苍产蝉辫; 2014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