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嘉中学“梯队教师”管理暂行办法(修订稿)
为建设一支高水平、高素质、高质量的教师队伍,加快教师专业成长,壮大我校“名师队伍”群体,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校和谐发展;进一步加强对校级青年骨干教师、武进区骨干教师、武进区学科带头人、常州市教坛新秀、常州市教学能手、常州市骨干教师、常州市学科带头人、常州市特级教师后备人才、特级教师(以下简称“梯队教师”)的管理,充分发挥“梯队教师”的积极作用,特制定本《办法》。
一.认定与评选:
第1条:“梯队教师”是指具有高尚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较高的教育教学水平,教学成果显着,在学科教学中积累了成功经验,有一定的科研能力的优秀教师。
第2条:校级青年骨干教师的评选对象为在职教师中30周岁以下,参加工作3年以上的各学科在编在岗教师。
第3条:校级青年骨干教师每两年评选一次,由学校“梯队教师”管理和考核领导小组组织评选,对经评选确定的校级青年骨干教师颁发证书。
第4条:市教坛新秀、教学能手,市、区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市特级教师后备人才、特级教师的推荐,原则上依据市、区申报条件自下而上,逐级推荐、选拔。充分尊重群众意见,充分考虑被推荐者的师德表现、教育教学实绩。
二.职责:
第5条:“梯队教师”必须担任本学科的教学任务,增强课程意识,刻苦钻研业务,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每学年在校及以上范围开设研究课和示范课应不少于1节。
第6条:特级教师后备人才、学科带头人、市骨干教师和区学科带头人每学年在教研组以上范围内,至少开设1次以上纳入学校工作计划的专题讲座。
第7条:“梯队教师”应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参与辖市(区)级科研课题并承担子课题或主持校级以上科研课题1-2个。
第8条:“梯队教师”每学年要在市级及以上刊物上公开发表教育教学论文至少1篇。男55周岁、女50周岁以上的“梯队教师”不再作硬性要求。
第9条&苍产蝉辫;35周岁以下的“梯队教师”,应不断提高专业知识和水平,积极参加硕士研究生进修。其他教师应积极参加省、市、区的各级各类专业培训,完成国家规定的每年72学时继续教育培训。
叁、管理和考核
第10条:学校成立“梯队教师”管理和考核领导小组,组长由校长担任,成员由副校长和各部门负责人组成。
第11条:学校教科室负责组织校级青年骨干教师的评选,学校建立“梯队教师”档案,各部门负责对“梯队教师” 的主要业绩进行学年度考核。
第12条:每学年学校对“梯队教师”进行一次考核,学年度考核内容包括师德和教育工作、教学工作、教科研工作、学习提高等方面内容。
第13条:年满35周岁的校级青年骨干教师、常州市教学能手和教坛新秀,如未晋升市、区级骨干教师,则不再进行年度考核奖励。
四、待遇和奖励
第14条:学校要为“梯队教师”教师提供必要的学习、工作条件,帮助解决梯队教师在学习、工作和生活等方面存在的实际困难。并有计划地为“梯队教师”提供外出学习、进修、参观、考察等机会。
第15条:属于上级教育部门考核范围内的梯队教师,根据上级教育主管部门考核情况发放奖金;其他梯队教师,学校根据学年度考核结果,依据《学校“强师工程”建设意见》予以奖励。考核“优秀”得100%,
考核“良好”得80%,考核“合格”得60%奖励,不合格不奖励。
常州市武进区礼嘉中学
2014年6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