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在尝试教学法中:
首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因为在尝试(先学后教、先练后讲)活动中,学生是尝试的主体,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尝试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他们大胆尝试,积极思维,才能保证尝试教学的成功。
其次要发挥好教师的指导作用,学生的尝试不能是盲目的,应该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的有目的有步骤的尝试,教师不但要在学生尝试中进行指导,还要在学生的尝试前和尝试后,都必须认真指导。
&苍产蝉辫;尝试教学理论的实践优势:尝试教学理论很好地体现了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很好地保证叁维目标的实现;正确地处理好了师生地位;完全改变了学习方式;重视评价方式的改进;重视学生交流合作能力培养;是当前很有实验价值的教学理论。
(1)有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减轻课外作业负担。
注入式教学,教师的讲授占去了一堂课的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练习和思考的时间就不多了。尝试教学一开始就向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己先尝试一番,在这基础上教师再有的放矢进行讲解。尝试教学的起点是放在学生已经学会的基础上,这种方法开门见山,花时少,效果好。
(2)有利于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全民族的素质。
十多年来,来自全国各地的几千份实验报告表明,实验工作都取得了积极的效果反应,不管城市还是农村,不管沿海还是边疆,都是大面积提高了教学质量。
(3)&苍产蝉辫;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尝试精神、探索精神、创造精神和合作精神,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交流能力,养成独立和合作解决问题的习惯。
尝试教学理论冲破了注入式的传统教学方法的束缚,大胆地让学生自己去尝试练习。这样从小培养儿童&辩耻辞迟;试一试&辩耻辞迟;的精神,长此以往,逐步形成一种敢于探索的精神。他们长大以后,对于不懂的事物,不会做的工作都能有&辩耻辞迟;让我试一试&辩耻辞迟;的精神。这种敢于尝试的探索精神是极其可贵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需要大批敢于探索的闯将。古往今来无数事实证明,人们探索精神的强弱,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兴旺发达与否的重要标志。
&苍产蝉辫;(4)有利于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师素质
尝试教学理论的推广应用,将有力地促进教师的教育思想转变。从&辩耻辞迟;先教后学&辩耻辞迟;到&辩耻辞迟;先试后导&辩耻辞迟;,&辩耻辞迟;从先讲后练&辩耻辞迟;到&辩耻辞迟;先练后讲&辩耻辞迟;,虽是一字之差,但恰恰会引起教育思想的根本性转变。
尝试教学理论的实质是让学生在尝试中学习,在尝试中成功。它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不是先由教师讲解,把什么都讲清楚了学生再做练习,而是先由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在旧知识的基础上,自学课本和互相讨论,依靠自己的努力,通过尝试练习去初步解决问题,最后教师根据学生尝试练习中的难点和教材的重点,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在现代的教学条件下,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的尝试活动取得成功。尝试教学理论的基本观点是:学生能尝试,尝试能成功。为什么说学生能尝试?这是因为学生有原有的知识结构,又有对新知识的同化和顺应的思维属性。学生在学习新课时,头脑里并不是空的,他们已经储存了许多旧知识和生活经验,也就是说新课对学生来说并不完全陌生,而是七分熟,叁分生。这样学生便可以利用“七分熟”的旧知识作为基础,去探索尝试“叁分生”的新知识。由此可见,作为教师必须懂得一个简单而重要的道理,即“学生是人,而人是有意识和自我意识的”。学生的头脑里不是空白的,已经具有错综复杂的知识结构,已经积累了许多生活经验,这是学生能尝试的基础,因而应该相信学生能尝试。这就是尝试教学的基本点。为什么说学生的尝试能成功呢?在前面对尝试教学的界定中已经阐明,尝试教学是一种特殊的尝试活动和教学活动,它有教师的指导,是有指导的尝试;尝试任务仅是完成教材中一定的教学目标,而教材是按照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编排的,这就为学生在原有的知识基础上尝试解决新课题创造了条件。因此,在尝试教学过程中,只要创设一定的教学条件,学生的尝试活动便能够取得成功。当然,尝试也有可能发生错误,关键在于是否创设了一定的教学条件。在学生发生错误的时候,教师要及时矫正和指导,给学生第二次尝试机会使其成功。所以,从总体上看尝试是能取得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