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试卷总体评析
本次试卷命题科学严谨,贴近中考,题量合适,难度堪比中考。试题覆盖面较广,具有很好的导向性。试题选材广泛,体裁多样、生动有趣,贴近学生生活,并富有思想性。在注重考察学生英语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以及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前提下,突出了语言的交际性,灵活性、开放性及综合性。
二、试题评析及教学建议
1. 第一部分:听力
听力部分选材语言真实、地道;内容广泛,形式多样,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口语化特点显着。整体来讲,这一部分较为理想。这和平时的训练是分不开的。也总结出一些教学心得:
1)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听的习惯, 培养其预测和捕捉关键信息的能力
2)仔细分析试卷,将易错听力题进行分类,对学生进行有的放矢的强化训练。
3)在平时课堂上要不断加强听力训练,尽量多使用录音机,让学生多听多练,要坚持用英语组织教学,培养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
2. 第二部分:单项选择
单项选择题内容覆盖面广、重点突出,强调了对语言基础知识的考查。单选题遵循知识的运用与语境密切相连这一命题原则,考试除了考查学生是否具有扎实的词法和句法基础知识外,还考查学生是否有善于通过语境来分析、判断、归纳和筛选信息的能力,一些题更是让学有余力的考生有了充分发挥的空间,从而加强了考试的区分度。
如单选第21题,主要考查的是冠词的用法;第25题,主要考查的是不定代词的用法,第29题,主要考查学生在一定语境中的应变能力,这些题综合性都很强。
这也要求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正确处理好语言知识的教学和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关系。尽可能加强语言知识的理解,摒弃死记硬背的教学方式,突出语言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我们在教学中要善于创造真实的语言环境,在语境中教授语言知识,让学生掌握在不同的语境中使用的不同的语言知识,在学中用,在用中学,而不是单纯地教授死的语言规则。
3. 完形填空
完形填空通过讲述我与一位故人相遇的经历,来告诉学生什么才是真正的幸福,极富生活的哲理。但我们大部分学生显然情商不高,实在不能领会作者的意图,造成失分较多。
所以,这也给我们提了醒:完形填空既有对语法规则、习惯用法和词语搭配的考查,又有对文章内容的通篇理解。在教学过程中,不要一味地以语法为主,一味追求字、词、句和结构的精讲,使原本完整的语篇显得支离破碎。应侧重于基础语言知识的积累。课外要让学生多读一些阅读材料,提升情感意识。
4. 阅读理解
阅读理解主要是考查学生对于不同体裁或不同题材语言材料的理解能力,以及通过材料的阅读,对材料中信息的捕获能力,面对生词,如何根据上下文和词义关系进行猜测的能力,通过对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考查,了解学生是否能正确理解文章的内容大意。推理判断类问题在阅读理解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它需要学生在细读全文的基础上,进行逻辑思维,推理和判断并深层理解文章的意境,否则很难从文章中获取作者蕴涵的信息。
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与训练中,我们要始终将语篇教学贯穿于阅读理解的教学中,从而提高学生从篇章整体入手概括语篇意义的能力,培养其预测下文,推断隐含意义,筛选信息等能力。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应用科学的阅读方法,适当进行限时阅读训练,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分析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 阅读表达
题目以表格的形式出现,将整篇文章做了很好的梳理,脉络清晰,要求学生在理解全文的基础上,获取有效信息,并对文字材料进行归纳和转换表达方式的能力。考查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知识的能力。如第56、58、59题,都需要学生转换表达方式,这对学生的理解、归纳和总结的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很好地体现了试题的区分度。
所以,我们要注重对文章篇章结构的分析,帮助学生理清脉络,培养学生抓取主要信息的能力和表达能力。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有意识的训练学生的信息转换能力,注重训练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
6. 单词拼写
要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教学,在教学时要重视培养学生分析句子结构和正确理解句子含义的能力和搞清楚词根和在词根基础上进行词形变化后各种词的词性和用法,并逐步渗透到平时的教学中去。
7. 动词填空
英语中的动词是学生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动词填空题侧重了本学期所学的知识点,要求学生在做题时一定要做到根据语境、习惯搭配、修辞及句子结构的要求来决定动词的正确形式。在平时的练习过程中,加强学生的时态和语态意识,圈点勾画出句中的关键词或短语,并和他们一起归纳出做这类题的一些解题步骤。
8. 句子翻译
句子翻译源于课本,综合性强,考查的重点是考生“句型结构”的掌握情况,因此固定句型掌握是否牢固成了翻译成败的关键。同时还需注意一些解题技巧。
在平时的教学中,注意提升学生句子翻译中时态选择以及固定短语、句型等在具体语境下的运用能力,并鼓励学生运用所学词组和句型进行组词造句,加深他们对语言知识的理解。同时,在平时的默写中出了默写出书上的原文外,可适当对句子做些改动,培养学生归纳和举一反叁的能力,使他们在考试中能沉着应对。
9. 书面表达
书面表达是各种语言知识、各种语法现象、各种句式结构的综合表达运用。本题立意较新,结合课文内容又结合实际生活,也具有教育性。要求学生针对好友的青少年问题给出自己的建议。由于本篇书面表达和课本第叁单元结合紧密,提示比较详细,其中不乏闪着智慧光芒的好篇章。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① 审题不清,遗漏信息。②拼写错误、句型结构使用错误。③词性概念薄弱、名
词单复数误用、介词冠词误用④时态语态误用⑤句式单一,结构布局混乱。
所以,我们要教会学生怎样仔细审题,看清写作要求,判断好时态;其次要教会学生通览要点,列出提纲;最后训练学生遣词造句,正确表达自己的意思。在教学中,可让学生自己列出平时在写作过程中碰到的一些困难,我们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汇总后进行写作方面有针对性的指导。
通过对这次考试试题的分析,进一步了解了我们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要多思考,多实践,多总结,从而使我们的教学进一步明确了方向,也使今后的教学更具有了导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