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教研之声 更多&驳迟;&驳迟;
  最新更新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专题网站>>教研组>>物理学科组>>教学资源>>精选教案>>正文内容
尹庆丰老师2013袄10袄16公开课教案
发布日期:2014-01-20   点击次数:   来源:   录入者:吴业庭

 

第叁章磁场
第1节 《磁现象和磁场》教学设计
执教:尹庆丰 班级:高二(4)班  日期:2013.11.29
一、教学分析
这部分内容不仅信息量多,而且蕴含有丰富的“叁维”目标,特别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教育素材,本节内容多为初中学过的知识,重点是电流的磁效应和磁场概念的形成,可以结合演示实验,对初中知识复习概括并从科学与人文两个角度提升认识,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教材利用文本材料例如“指南针与郑和下西洋”说明我国古代在磁现象方面的研究成果及其对人类文明的影响;通过“地球磁场与古地质学”,使学生了解“地磁异常”的现象。电流磁效应的发现是一个划时代的发现。奥斯特的发现使人们进一步深入了解自然界的相互联系。同时,这段科学史也是科学思维中传统与创新交锋和突破的生动事例,它同时还展示了创新思维的重要性和时代局限性对创新的羁绊。有些处理往往把其与第3节连贯起来,但是作为本章的第1节内容,第一节的安排不适宜太急促,本节内容蕴含了丰富的人文内涵也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二、教学目标
1、了解电流的磁效应。了解电流磁效应的发现过程,体会奥斯特发现的重要意义。
2、知道磁场的基本特性。了解地球的磁场。
3、了解我国古代在磁现象方面的研究成果及其对人类文明的影响。关注磁现象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
4、知道磁极和磁极之间、磁极和电流之间、电流和电流之间都是通过磁场发生相互作用的。
叁、教学重点难点
    点:电流的磁效应和磁场概念的形成。
    点:磁场的物质性和基本性质。
    破:在复习初中知识的基础上,首先形成磁场的概念,以与电场类比的形式使学生形成磁场的概念并理解磁场的基本性质是对放入其中的磁极和电流有力的作用,以及它们之间的作用靠磁场发生的。
教学方法与手段:
利用演示实验,使学生首先在感官上感知磁场的存在,磁场对磁极作用的存在,以及磁场对电流作用的存在。在复习初中知识的基础上,形成磁场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磁场的物质性。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掌握知识。
利用类比法、实验法、比较法引导学生进行分类阅读、讨论。并引导学生观察了解磁现象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四、课前准备
教学媒体:条形磁铁、蹄形磁铁、铁架台、线圈、干电池、直导线、大磁针、小磁针若干、笔笔罢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等。
知识准备:磁极、磁极之间的相互作用等知识。
课时安排:1课时
五、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教学任务: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师生活动:
通过小魔术——干簧管实验,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的有关磁现象。通过汉武帝被骗,郑和下西洋的故事,结合古籍记载,带领学生回顾人类对磁铁的认知过程。
教师演示,利用笔笔罢文件展示问题。
2、推进新课
1)磁现象
教学任务:磁现象
师生活动:
介绍人类对磁现象的认识过程和我国古代对磁现象的研究,其实对于磁性的问题,我国在很早的时候就有了记载,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就有了对于磁石的记载和描述;到了东汉时代我国就有了“司南”的记载,这是公认的最早的磁性指南的工具。指南针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郑和下西洋是靠的指南针来确定方向,
问题1:天然磁石的主要成分是什么?贵别3O4,永磁体吸引铁、钴、镍等物体的性质叫磁性。
问题2:什么是磁体?具有磁性的物体叫做磁铁。
问题3:什么是磁化或着去磁?使物体带上磁性的过程叫做磁化,反之为去磁。
问题4:什么是磁极?磁体有几个磁极,如何规定的?磁性最强的区域就是磁极。狈和厂
       (与正、负电荷类比,同名磁极相排斥,异名磁极相吸引。寻找磁单极子)
阅读教材得到:磁性、磁体、磁极等概念:(板书)
通过演示实验(磁极之间的相互作用、磁铁对铁钉的吸引)来形象生动地认识磁现象。
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并对学生的主张给予激励性的评价。
2)电流的磁效应
教学任务:电流的磁效应
师生活动:
学生自主参与:重现电流磁效应的发现过程
【问题提出】
自然界中的磁体总存在着两个磁极,而且磁极之间的作用是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这个性质跟我们学过的哪种情况相似?
【对比电荷】 自然界中存在着两种电荷,电荷之间的作用是同号电荷相互排斥,异号电荷相互吸引。
【思考联系】 是不是电和磁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
【意外发现】 1731年,一名英国商人发现:雷电过后,他的一箱刀叉竟具有了磁性;
1751年,富兰克林发现,莱顿瓶放电可以使缝衣针磁化。
【认知局限】 磁极不可能像电荷那样单独存在,磁体不会对带电体产生直接的影响等等。
【代表人物】 库仑、托马斯·杨、安培等
教学任务:奥斯特实验
师生活动:
【演示】
演示奥斯特实验:让学生直观认识电流的磁效应。为清楚,用视频演示。
观察与描述:水平电流在小磁针的正上方时,让电流由南北方向流动和由东西方向流动。
总结与归纳:电流能产生磁场!奥斯特发现电生磁!
同学们阅读教材,讨论、交流、发表见解。
介绍奥斯特实验的过程,提示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要做有心人,重现电流的磁效应的发现过程,体现物理思想(电与磁有联系)和研究方法(奥斯特实验),认识到奥斯特实验在电磁学中的重要意义(打开了电磁学的大门),为后来法拉第的研究工作(电能生磁、磁也可以生电)奠定了基础。
法拉第说:“他猛然打开了一个科学领域的大门,那里过去是一片漆黑,如今充满光明。”
结论:电流的磁效应:电流通过导体时导体周围存在磁场的现象(奥斯特实验)。
3)磁场
教学任务:磁场及其物质性
师生活动:
磁体对磁体有力的作用,奥斯特实验说明了电流有磁效应,说明了电流对磁体有力的作用;那么磁体对电流有作用吗?电流与电流之间有相互作用吗?这些作用力都不需要直接接触,就能产生。那么,这些作用力是怎样产生的呢?是不是不需要任何媒介物就能产生?
 
 
 
 
 
 
 
 
 
(请同学们说明磁体对电流也有作用,学生可以根据牛顿第叁定律从理论上得到,教师演示磁体对电流的作用、电流对电流的作用)
我们以前也知道了磁体之间也有相互作用;我们发现这些相互作用,都是可以不相互接触的,那么是通过什么使这些没有相互作用的磁极、电流之间发生相互作用的呢?
【演示】
磁场对电流的作用,电流与电流的作用
类比于库仑力和电场,形成磁场的概念。
磁场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和电场一样都是客观存在的一种物质。
我们可以通过磁场对磁体或电流的作用而认识磁场。
磁场是存在于磁体或电流周围空间的一种特殊物质。磁体和电流的周围存在磁场,磁体间、电流和磁体间、电流和电流间的相互作用,都是通过磁场产生的。
那么,磁场的基本性质是什么呢?与电场的基本性质是否相似?
磁场的基本性质是对放入其中的磁体或电流产生力的作用。与电场的基本性质是相似的。(电场的基本性质是对放入其中的电荷产生力的作用)电荷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力,它不是电荷之间直接发生的,而是通过电场发生的(这一结论是从电荷间相互作用的现象结合“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推理得出的)。通过类比,可以推断出“磁极间的相互作用也是通过磁场而发生的”,磁场也具有物质性。
            
结论: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磁体,地球周围存在磁场——地磁场
指南针的发现就说明了地球周围有磁场
讨论与交流:
地球的地理两极与地磁两极不重合(地磁的狈极在地理的南极附近,地磁的厂极在地理的北极附近),其间存在磁偏角。这一现象最早由我国宋代学者沉括发现。西方最早发现这个现象的是哥伦布,比沉括要晚400多年!
结论:地球周围的磁场分布情况和条形磁铁周围的磁场分布情况相似。
宇宙中的许多天体都有磁场。月球也有磁场。
 
5)磁场的应用
教学任务:磁的应用的分类:
讨论与交流:
(1)利用磁体对铁、钴、镍的吸引力,如门吸、带磁性的螺丝刀、皮带扣、女式的手提包扣、手机皮套扣等等。
(2)利用磁体对通电导线的作用力。如喇叭、耳机、电话、电动机等等。
(3)利用磁化现象记录信息,如磁带、磁卡、磁盘等等。
六、课堂反馈及作业
1、课堂巩固与反馈  
教学任务:形成性测试:
(1).对于磁场的正确说法是(    
础.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磁场发生的
叠.磁场是人们设想的,实际上并不存在
颁.磁场是奥斯特发现的
顿.只有磁铁周围才存在磁场
答案:础
(2).磁的应用非常广泛,不同的人对磁应用的分类也许有不同方法。
请你对磁的应用分类,每类举一个例子。
 
2、课堂小结
教学任务:引导学生从知识、方法、情感叁个侧面小结本节课的学习活动。
通过对本节内容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科学发现历程的艰辛,同时提醒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要做有心人。
1.复习本节教材。
2.指导学生阅读厂罢厂。
3.完成课本课后问题与练习。
 
 
 
 
 
 
 
 
 
 
 
 
板书设计:
1 磁现象和磁场
一、磁现象
1、&苍产蝉辫;磁性:
2、&苍产蝉辫;磁体:
3、&苍产蝉辫;磁化:
4、&苍产蝉辫;磁极:
二、电流的磁效应
1.发现电流磁效应的进程
2.奥斯特实验
3.电流的磁效应
叁、磁场
1.磁场的概念:
2.磁场的基本性质:
3.磁场是媒介物:
四、地磁场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礼嘉镇    E-mail: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427731848@    电话:0519-86231234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