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进区礼嘉中学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
高二语文备课组工作总结
本学期围绕语文新课程改革的大方向,以及学校对于“和谐课堂”建设年的中心,狠抓教学常规,突破课堂教学,做了不少积极有益的探索工作。
一、立足学情,分析教材,狠抓常规,突破课堂,寻求教学的高效。
高二阶段是高中阶段比较关键的一年,从教材上来看,难度较高一有了很大的提升。本学期学习必修五和《史记》选读并穿插《现代散文阅读》选读,着重培养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和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从阅读教学的角度来看,对学生的要求已由一般的阅读理解上升到品味鉴赏。写作上着重培养写作议论文的能力和初步的文学创作能力,要求学生学习写作的发展等级和应对话题作文的能力。口语方面,培养双向互动的口语交际能力:劝说、讨论、辩论和演讲。
据此,落实了以下工作:
1、狠抓常规:(1)学生方面:课前预习、课上听讲、课堂笔记、作业完成、课外积累以及课外练笔等一系列环节都制定了相应的要求及落实措施;(2)教师方面:预习的设计、教案设计、作业设计、作业批改以及听课学习等方面,都按教导处及教研组要求认真落实。
此外,加强了集体备课的力度,让集体备课落得更实。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有效地整合了课程资源和教学资源。
2、突破课堂:(1)精心设计、科学实施高二上学期的语文教学任务,提高语文能力,强化语文素养。(2)在教学中,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方式,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继续探求学校提出的“先学后教、少教多学”的课堂教学模式。
二、夯实基础,重视阅读,勤勉写作,延伸拓展,探索素养的提升
1、夯实基础,强化古诗文和文言知识的积累。丰富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具有进一步的文学鉴赏能力和阅读课外文言文的能力,掌握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养成自学语文的习惯,为高叁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2、以“阅读”和“写作”教学为抓手,带动其它方面的教学工作。运用各种方法,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和能力,拓展学生语文学习空间,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叁、具体工作的落实
1、统一教学计划、教学进度。
2、形成备课组教学自控机制。
(1)每周五上午进行集体备课,定人定课交流备课设想。
(2)组内经常轮流听课、评课,做到目标明确,研讨有效。
(3)备课组内经常检查学生作业,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3、积极开展语文学科活动:利用学科自习时间或周末进行知识充电,如观看《百家讲坛》《叁国演义》等。
4、作业批改坚持创新,练习设计重科学。大作文8篇(双周),详批详改,小作文以作业练笔的形式出现,每周至少一次,查阅,打等第。鼓励学生自我创作和课外积累。
5、做好优秀生的辅导,抓好成绩差的学生的具体指导工作,使班级稳定。
6、每单元教学之后,根据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及文体特征,做小专题复习,为高叁复习打下了基础。教学进度适当加快,为高叁复习提供了更多的时间。
四、积极参加教科研工作,用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提升理论,从而推进教育教学工作上新的台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积极组织本备课组教师参加学校各项培训活动,并积极参加教科研活动。潘少波老师申请了常州市“十二五”规划课题,袁莉娜老师承担了国家级课题《“少教多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策略与方法研究》,袁莉娜老师的论文《巧设情境激趣语文课堂》获区论文评比二等奖,冯丽亚老师论文获蓝天杯二等奖,此外潘少波、詹志清、袁莉娜和冯丽亚老师有多篇论文发表
我们高二语文备课组是一个充满活力,团结互助,朝气蓬勃,奋发向上的团体。回顾整个学期的工作,我们付出了心血,洒下了汗水,做出了一些成绩,当然也有一些不足。当此学期结束之际,我们尤其感谢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感谢学校教务处的科学部署,感谢高中语文教研组的精心指导,正是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我们备课组才能够有序、高效的完成了本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努力,勇攀高峰,为高叁的教学,为自身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