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苍产蝉辫;尝试教学评价的策略
在尝试教学的理论体系中,尝试教学评价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尝试教学实践发挥着举足轻重的助推作用。所谓尝试教学评价,就是对尝试教学实践过程及其效果所进行的评价,它是以尝试教学的基本理念为指导方针,由评价主体运用可操作性强的科学手段,按照尝试教学的评价指标对课堂教学的各个要素及其发展变化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
尝试教学评价渗透于尝试教学实施的全过程,既影响着教师教学行为的选择,又影响着学生学习活动的开展,更关系着师生互动的关系和方式。只有掌握了尝试教学评价的策略,我们才能在尝试教学实践中把尝试教学评价的功能最大化,为尝试教学的成功保驾护航。
第一节&苍产蝉辫;尝试教学评价的功能
尝试教学评价的功能是指尝试教学评价所具有的,能产生实际效用的能力。它的功能最主要涵盖以下四个方面:检测一诊断功能;反馈一调控功能;导向管理功能;激励一发展功能。
一、检测一诊断功能
任何教学评价都是依据观察到的事实和测定的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得来的。检测功能是教学评价其他功能的基础。事实上,尝试教学评价系统为尝试教学的具体设计、课堂实施、教学效果提供了一系列的评价指标,无论是对于教师的自检,还是相关教研部门的他检都发挥着检测标杆的作用。在检测的基础上,我们就能更为确切地了解影响尝试教学过程的各种因素,判断各种因素对教学效果的影响,发现教学过程中的优点、缺点、矛盾和问题,从而判别教学的质量和水平。通过对检测得来的信息深入剖析、综合考量就会形成更具科学性和说服力的教学诊断,从而使教师更好地认识自己的教学,为改进教学提供新的努力方向。
尝试教学评价有助于教师全面了解每个学生的教学起点和发展状态。在教学开始前,通过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检测评价,就可以判定他们是否具备了进行尝试学习的起点水平,便于教师有针对性地分层设计和组织实施教学。这样,对于起始水平低的学生,能够避免他们由于缺乏尝试学&驳迟;2迟的准备条件无法有效参与到教学中而徒生挫折感,对于起始水平高的学生,可以避免因重学已会内容而感到的厌烦。“以学定教”不再是一句空话,而是变得有根有据。
尝试教学评价有助于教师检测学生的尝试效果,诊断学生的发展水平。如果没有达到尝试教学目标,就要诊断是由于“教”的原因,还是由于“学”的原因造成的,这为后续的教和学提供了改进的依据。
二、反馈一调控功能
反馈一调控功能是指通过尝试教学评价获得的教学进程中的相关信息,教师可以及时了解自己的教学情况。比如,学生通过自学课本是否已经具备了独立解决尝试题的能力,是否还需要进行小组讨论交流;学生在解决尝试题时出现了哪些不一样的解题方法,尝试正确的有多少,尝试错误的有多少,教师指导的重点是否需要有所调整;学生交流、教师指导后还有哪些学生没有学好,组织第二次尝试练习需要注意什么,如何加强个别指导;根据学生完成课堂作业时暴露出的问题,教师在巡回指导、课堂总结时还要强调些什么……通过反馈回来的教学新信息,从而为教师和学生调整教与学的行为提供客观依据。了解并根据返回的信息对教与学进行二次调控,使课堂教学能达到预期的目标和功效。
评价的结果是一种信息反馈,这种信息可以帮助教师深入分析影响学生学习的各种因素,进一步调整教学目标、修改教学计划、改进教学方法、完善教学指导;学生可以根据反馈信息明确自己对相关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找出学习中的薄弱环节,从而改进学习方法、调整学习进度、端正学习态度,完善自己的认知结构。
叁、导向一管理功能
尝试教学评价有它的评价标准,这些评价标准对尝试教学活动的开展具有导向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教师教学目标、内容、方式、方法的导向;二是对学生学习目标、内容、方式、方法的导向。导向功能是尝试教学评价的本体功能(评价标准本身具有导向的机制),它对学科教学活动起着潜在的制约作用。一方面,根据尝试教学倡导的“先练后讲、先试后导”的价值取向而制定的中小学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客观上就为教师的教学活动指明了方向,给教师提供了一个可参照的奋斗目标;另一方面,通过教学评价过程中被评价者现实的教学状况与评价标准之间存在差异程度的信息反馈,也可以让教师了解自己的教学存在的问题与不足,通过改进和完善,使教学活动不断地向价值目标靠近。导向功能的实质在于使教学活动既以教学目标和规范标准为起点,又以教学目标和规范标准的达成为归宿。这种导向作用落实到教师的教学行为中就会体现为一种管理功能,它对课堂教学的运行是否符合预期发挥着约束功效和矫正功能。
尝试教学评价是融于尝试教学为学生尝试成功服务的,其本身就是一种教学活动。在这种活动中,它规范学生的学习行为,保持正常的教学秩序,引导学生的努力方向,剔除那些有害正常教学的因素,培植新的教学生长点。
四、激励一发展功能
尝试教学实践证明,如果没有教学评价措施的适时跟进,学生的尝试热情会发生自我抑制的现象,随着教学时间的延长,他们的尝试主动性、积极性都会逐渐衰减。而一旦有了教学评价措施的跟进,学生的尝试热情都会迸发得更热烈、更持久。可见,尝试教学评价具有激励功能,能刺激和引领学生的自主发展。倘若运用适当,肯定的评价必然对学生产生积极的作用,使他们看到成绩,增强自信,产生积极进取的动力和行为。否定的评价虽然有可能挫伤学生的积极性,但通过引导,也会使他们看到自己的不足和与别人的差距,以便对症下药,及时矫正,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被评价者的竞争意识,激励每一个被评价者按照更高标准去规范自己的行为,主动地完善自己。
第二节&苍产蝉辫;尝试教学评价的特点
尝试教学评价是尝试教学的导向和服务系统,目标就是提高尝试教学的质量,从而提高学生的尝试能力,陶冶学生的尝试精神,培养学生的尝试习惯。它有如下几个突出的特点:
一、评价目标的发展性
尝试教学评价注重“双基教学”的质量,但不以“双基扎实”作为教学评价的最高目标,而是以“双基”为载体,致力于发展学生的能力,陶冶学生的精神,培养学生的习惯,塑造学生的创造性人格特征。在进行尝试评价时,教师往往将评价的“甄别”功能淡化而着力发挥其“识别”功能,注意从学生不同的表现中发掘那些可贵的尝试潜质,哪怕只是一个尝试的苗头。
比如,有个学生把尝试题做错了,但他采用的是一种很有新意的解法,体现了其思维的开放性和大胆尝试的品质,这时教师的评价是:“很可惜,你的做法不完全正确,有一个小地方你考虑得还不够精细,再认真点就好了。不过,老师必须由衷地祝贺你,因为你的解决问题的思路是最特别的、最有新意的,你的方法对老师和同学们都很有启发。谢谢你!”其他同学听了很是羡慕,认真研究这位同学的做法,希望学其长,改其错,更上一层楼。这位同学就更加高兴了,看到了自己的长处,也找了新的努力方向,既风光又有收获。这样的评价,不仅保护和弘扬了学生的尝试积极性,认真的态度也会悄无声息地培养起来。倘若教师采取“一棒子打死”的评价,学生尝试的火花被掐灭,主动尝试的精神被压抑,对所有学生创新素质的发展都会造成很消极的影响。
二、评价主体的多元性
传统的教学中,评价过程往往是教师一个人说了算,教师是评价者,是绝对的权威,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评价。哪怕学生对评价结果存有异议,也只能私底下议论,没有为自己“辩护正名”机会。尝试教学评价改变了这种不合理的状况。除了教师,学生本人、其他同伴、学生家长都可以行使评价权。采取评价主体多元介入的方式,使学生摆脱了单纯评价客体的被动地位。学生自评,使他们能够有意识地反思自己的发展状态和发展水平,学会调控自己的学习;同伴评价,能够使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在群体中的位置和交往质量,学会调整自己日常的学习方式;家长评价,则让学生既感受到家长的殷殷期望,获得一些合理化的学习建议,同时,还增进了亲子互动的质量;教师评价,除了给出客观的评价结果外,则更多地体现为对各类评价的整合性评价,为学生的后续发展提供更具针对性的建议。多主体评价,让原本封闭的评价体系有了开放的活力,有利于班级尝试文化的形成,有利于各方教育力量形成合力共促学生的健康发展。
叁、评价内容的综合性
传统的教学评价内容,主要是学生对已学知识的掌握情况。考试评价的所有内容几乎都是针对于此。即使是日常课堂教学中,教师最在乎的还是学生学会没有、学会多少。尽管多数教师已经认识到能力发展、情意发展更加重要,但因为拿不出可操作性强的实际评价措施,结果使“叁维”评价落到实处的只有“一维”。
尝试教学评价为此做了一些实实在在的工作,开发了一些具有综合性的评价手段。除了知识与技能评价表,我们还有尝试态度评价表、尝试准备评价表、尝试过程评价表、尝试成果评价表,表中所设指标充分考虑到了对过程与方法(如自学能力、提问能力、规划能力、表达能力、交流能力、评判能力、反思能力等)、情感与态度(如学习兴趣、努力程度、合作意识、尝试精神、尝试态度等)的评价要求。只有学生意识到只掌握知识已经算不上全面发展,无法得到更高的评价等级,追求全面、和谐的发展才会成为他们自觉自愿的行为。
四、评价方式的多维性
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中纸笔测验占了统治性的地位,这种评价方法的主要优点在于其编制快捷,客观性强,易于操作,能在评价过程中尽可能地保证评价的公正性,但是它的弊端也是非常明显的,如评价内容主要是书面知识的记忆和再现能力,无法真正考查学生的高级思维能力,更不适合于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的评价。
尝试教学实行多维评价方式。既有总结性评价,也有诊断性评价和形成
性评价,不同的评价分居尝试教学的各个时段;既有他评为主的方式,也重视自评和互评结合的方式,能为尝试教学提供立体的、完整的、多侧面的教学信息;既有纸笔测验这种重视客观、量化的评价方法,也有观察、成长记录袋、真实性评价等主观、质性的评价方式,有助于完成尝试评价从“现状评定”到“发展指引”的教学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