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研组区级课题
《中学地理坚持以学为本的教学策略研究》
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阶段总结
一、总体研究情况
新课程改革以关注人的发展为目标,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核心。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教学应该为学生的学习服务。传统的教学观将学生当作知识接受的容器,传统的教学模式又是以“教师讲、学生听、记”的形式为主,严重忽略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久而久之,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越来越低,兴趣缺乏,养成了严重依赖教师,自己不愿动手动脑的局面。同时教师对学生主动学习的不放心,进一步加剧了这种情况的发展。那么如何在日常教学中以学为本来实施教学,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呢?&苍产蝉辫;
尝试教学法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与新课程理念相一致,以先练后讲,先学后教的教学思想,突破了传统模式,先让学生尝试练习,把学生推到主动位置,然后教师针对学生尝试练习的情况进行讲解。本学期课题研究工作主要是在上学期学习邱学华教授的“尝试教学论”,并作初步实践的基础上,作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同时组织组内教师认真学习《课型范式及实施策略》一书,结合本校实际情况,针对学生实际特点加以实践,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
在本学期全组教师系统性地运用尝试教学法在日常教学结合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加以实践,启发学生动脑用脑,进一步给予学生空间和时间,突出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主动去追求知识,而不仅仅是现存的知识灌输给学生。以尝试教学论为指导,在教学中尝试尝试在教学过程中先由学生去尝试理解教材,经过头脑的思考,产生疑问,再在教学的指导下寻求答案。
教学不仅要使学生掌握知识,而且要发展他们的智力,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本学期以尝试教学论为指导,突出“以学定教,以学导教”的教学规律,改变“重结果,轻过程”的传统观念,重视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重视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让学生去尝试学习,重视过程,给学生留有思考的空间和时间。改变传统的“先讲后练”的课堂,强调学生的主体性,把学生放到教学的主体地位。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高效,有序地进行。
二、具体研究动态
1、坚持理论学习,提高科研水平
本学期全组在业余时间自己主动学习订阅的专业杂志还有教研组的《地理教学》,并在教研组活动时间,共同学习与新课程相关的理论文献和书籍,如《尝试教学策略》,从教育教学理论思想角度进一步提高课改的必要性、紧迫性的认识,增强课题研究的必须性认识,推动平时课堂教学的变革。通过开设课题研究课,课后研讨、反思,总结,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技能,要求教师在充分分析学生的基础上,优化课堂教学的“以学生为本、以学习为本、以学生的学习发展为本”的思想,并且及时总结和反思。
2、稳步、扎实推进每位教师的课堂教学方式变更
学校大力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为推动课题扎实进行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在本学期组织全体教师学习邱学华教授的《尝试教学策略》,在课堂教学中积极运用这一理论指导课堂教育教学实践。
做好课题研究课的开设、评价工作。课题研究作为课题研究过程中,教师个人独立研究展示的重要机会和窗口,同时也是课题组成员相互交流研究心得、看法和做法、相互取长补短的重要平台,切实做研究课的开设、评价对促进课题整体的研究有着重要意义。要求每位开设研究课的老师要认真做好教学设计、备好教案、学案,课后要有相应的教学反思。课题组要及时做好电子文稿的资料收集工作,形成备案。
3、定期课题交流研讨会。
因为学校办公室安排的缘故,课题组成员分散于各教学楼的部分办公室,不是能时常聚在一起进行课题的交流和探讨,故需定期开展课题交流与研讨,集中研讨课题研究过程碰到各类问题,总结上一阶段课题研究的情况,同时安排下一时段课题研究应当做的工作,或是集中进行理论学习,提升理论水平。
闭门造车式的内省反思活动,如果不与他人进行交流,往往是比较模糊、难以深入,而且容易囿于自我,因此,课题组将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地组织教师,提倡课题组在平时、集体备课和教研组交流时间进行教学反思的交流对话。
4、研究课开设情况
本学期,课题组内教师结合校公开课和区公开课积极开设课题研究课,并撰写课后反思。毛丽菊老师开设了高叁一轮复习课《地球运用---晨昏线的判读》、王小春老师开设《人口的空间变化》。
5、阶段性成果
期初制订好了课题研究成果,平时课题组成员积极撰写教育教学论文,王小春老师在《新课程》2014年第5期发表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促进地理探究活动》一文,毛丽菊老师在《新课程》2014年第2期发表了《幽默教学 活跃地理课堂》一文。同时王小春的《以学为本,激发高中生的主动学习意识》和毛丽菊老师的《幽默教学 活跃地理课堂》获2013年中国教育学会地理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评比三等奖。
叁、存在问题与今后措施
1、课题组管理方面&苍产蝉辫;管理不够严密,相对较为松懈,已制订的研究制度和规章没有很好的得到落实,还有很多问题值得反思和总结。如如何在集体备课时间更明确地进行课堂教学某一方面的讨论、研究,更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地位,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等。
2、理论素养和水平不足,对于教育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没有很好的解决思路和方法,需要我们不断学习,提高理论水平,提高课程实施水平。同时要注意的是要加强理论学习的针对性并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