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英语教学成效
新课程标准提倡采用既强调英语学习过程,又有利于提高学生英语学习成效(即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的语言教学途径和方法。经过教研活动、多年初一教学、循环教学、公开课、教材分析、免费导学、基本功竞赛、五级梯队评比等活动的洗礼,我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有计划地、有步骤、严格地训练学生,旨在实现过程严肃不失活泼,结果充满成效。下面我从以下几方面给各位同仁谈谈自己近期教学的心得体会。由于个人水平有限,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第一,采取措施应对中小学衔接中产生的问题。
1、理解初一教材,分析学生特点。以语法教学为例,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体验、实践参与、探究和合作等方式,发现语言规律,逐步掌握语言知识和技能。对于表意功能的理解与运用,我往往要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思考空间。我比较欣赏过程性教学,即提供可理解性输入,让学生接触大量的目的语形式;加强性输入,吸引学习者注意语法结构;及时反馈、启发学生分析推断语言规律形成对于语言形式的外显表征;创设语言输出机会,帮助学生内化语法规则,培养语感。英语教师不仅需要培养学生的语言素养,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渗透一定的人文精神,更需要提高教学质量,实现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效的统一。初一学生来自于不同的学校,学习基础不一,而且仍保持着小学生的特点,喜欢直观形象的事物,好表现,有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我认识到他们这一特点因势利导,每天课堂都给学生至少5分钟左右的时间进行表演,给他们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例如谤辞濒别-辫濒补测,模仿秀,英语歌曲演唱,质疑勇士评比等等。
2、严抓语音学习,把关音形义性。新教材增加了音标部分的学习,这一信号提示我们必须十分重视良好英语学习习惯的培养,科学地从音到形去记单词就是良好的、正确的学习英语的方法。多数学生起初不知道英语单词的拼写跟发音之间的联系,而是从字母到拼写形式去死记硬背,造成恶性循环。初一不打好语音基础,英语学习永远谈不上“扎实”二字,后果就是学生缺乏自学能力,学习兴趣锐减,最后导致放弃不学。所以说要使拼读单词能及早过关,还是要重视音标教学。因此我们班其实是最差的同学我给他的底线就是单词不能放松,音标不能放松。我采取了音标小报评比、默单词必默音标词性和中文、班级四十多位同学人人取一音标名从而提高使用率、用音标编chant(多数为我教学初期创作,好在学生还算洗喜爱), 绘音标墙等方式反复加强音标学习,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音标学习的成效。
3、重视分层评价,激励学生情感。对于课堂上学生的发言,对于学生的作业本的评价,我使用的比较多的评价语是“Hope your voice will be louder”, “Come on, and you will be better”, “Hope your hand-writing will be better”, “You did a great job”等等。对待不同层次的学生要以不同的方式去关爱。对他们取得的进步,我能在评价语中表现出发自内心的赞赏;对学生的过错和疏忽,我能诚心诚意的以恰当的方式指出;对成绩落后的学生我非常想要帮助他们,对他们的批评比较委婉,主要以鼓励为主。
4、设置多重岗位,加强合作学习。由于我们学校正在进行轰轰烈烈的自然分材教学,座位由传统的秧田式变成马蹄形,每个小组都配备相应的行政小组长、副组长、英语组长、英语导师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作业通过学科导师、学科小组长、行政副组长、行政组长、课代表层层把关。书写特别糟糕的,我亲自指导学生进行规范的书写,书写的习惯特别能反映学生对于英语学科的学习态度;抄袭作业的,找其谈心,坚决杜绝抄袭现象。
第二, 采取措施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1存在的问题。我总结了一下实验初中的部分刚入七年级孩子存在一以下学习习惯方面的问题:缺乏课前自主预习以及课后自主复习,书写潦草不规范,课堂表演欲虽强但不知道开口前要举手,盲目听信小组意见缺乏个人思考,背书拖拉要求不高,没有大声朗读的习惯,没有听磁带的习惯,缺乏大胆质疑的精神等等。
2采取的措施。
对于多元评价。我设计积分单并对其使用细则在家长会上详细通报给家长,将背书、默写、课堂效率、课作、家作、小测验、发言等方面按照不同积分加减对学生进行多元评价,纳入平时成绩。每周将学生按小组将积分发至家长蚕蚕群,对于每人的得分有详细的明细。这样操作之后,不少家长会主动跟我联系,商讨在哪个方面家校合力。加减分环节除了发言和课堂效率在课堂上操作以外,其余部分在课间完成。
对于背诵课文。我认为,大声朗读和背诵课文对于学生的听、说、读、写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经过一学期的深入推进,颇具成效。背书一定要对学生进行策略上的指导。为此,期中考试后,我们专门有一节课被用来展示采取何种有效的方式提高背书效率,而不是死记硬背。首先,我指导学生寻找背诵的支撑点,在背诵之前我们一定会找出段落的topic sentences,过渡句,反映层次关系的主导句;其次,我会帮助学生编织背诵网络图,对于相似的同义词、反义词、单复数、同句型等形式加以系统组织纳入背诵信息结构网中;然后,试图回忆记忆法也是不错的方法,特别是在我校推进自然分材教学后,通过小组合作为单位,当小组同学都能掌握方法在课堂上展开记忆时,我根据学生翻红绿牌所反映的学习进度决定授课进度。最后,学生与我一起探讨了最近颇具争议的人物李阳在其疯狂英语中所提倡的背诵十六法。我们觉得可以为我们所用的是:人物法、情境法、延伸法、问题法、提纲法、点线法、还有我最推崇的耳听法等等。
对于作业习惯。在刚开学时,我就在书写方面向学生提出严格的要求,不允许用修正带,不允许出现墨团,不允许使用透明胶布,不允许使用可擦笔。对于书写特别好的同学采了取默写或作业附加分的办法,以及将部分正确率高,书写漂亮的作业进行全班表扬并传阅,及时在家长群和校信通上表扬书写端正的同学。一学期下来,撇开正确率,所有同学作业的书写可以说是让阅卷教师都认为不存在争议。即使是班级英语最薄弱的孩子,我也不允许其不交作业,我采取了作业收交连续率的做法,即小组全部成员能按时尽力完成各项作业,满60次者,商老师请全组吃饭。学生很期待,很努力,至今最高纪录者20次,他们确实是舍不得老师花钱。
对于纠错习惯。传统的纠错是哪题错了订正哪题,这确实非常必要。我要求我的学生一定要分析错误产生的原因,纠错者要将错题讲给小组至少两名该题正确者听(如果是错误率较高的题目,则讲给英语组长和行政组长),由两名同学签字算完成任务,可以由英语课代表画勾,完成任务的小组可以根据次序先后全组进行不等加分。如果组长确实不能解决的问题,问老师后明白的也可以加分。
第叁, 采取措施将英语教学融入合适的情境。我在教学中乐于为学生创设他们喜闻乐
见的合适的情境,情境的创设充分具体。我乐于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记忆效率,以达到最终的教学目的。如果一味地采用传统的讲授法进行讲授语言规则,让学生脱离语言环境去做大量机械、枯燥乏味的知识训练,学生学习兴趣会受到挫伤。在课堂上创设情境,我有以下一些做法。
1、实物演示情境。我通过实物演示情境能使学生边学习边体会所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同时培养学生直接用英语思维的习惯。如:教学“There be”句型、人体部位、方位词、形容词的比较等级都可用事物来演示教材内容;在wh-questions教学时,利用教室内的物品让学生进行猜测游戏。讲到”the fashion show”时,带领穿着不同颜色衣服的同学进行走秀,而其他同学进行相应操练;在going shopping的综合技能教学中,我带了若干件衣服至班级,分给不同小组,让学生进行实物操练。在这些道具的帮助下,师生互动更加幽默,课堂气氛轻松,学生在角色扮演中更能融入情境。同时,学生的责任感、道德感与合作意识也得到了强化。这种方法从我教学生涯的第一节汇报课开始贯穿至今。
2、语言描述情境。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课文创设问题情境。我常向学生提出富有启发性
的问题,制造悬念,创设问题情境,有时甚至连续提问,或者设置“突如其来的提问”,如果学生回答不出时,我会适时提示。突如其来的提问可以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能引起学生的课堂表现更加活泼,获得成功感,增强学习的兴趣与信心。
3、表演体会情境。运用角色扮演,能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在愉快的情趣中体会学习,提高课堂效率。在教学过程中就某一个内容创设一个情境,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从易到难、由浅入深地学习,最终学生不仅能牢固地掌握课本知识,还能根据教师所给的情境,从自己的水平出发,编出更切合生活实际的会话,在情境中学,在情境用。但是教师要注意所设置的情境要与所学内容、学生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而且自然。练习的方法也要灵活多样,体现出练习充分、广泛、有深度的特点。
4、课外创设情境。英语的情境教学的时空必须由课内延伸到课外,把学习迁移拓展到我们的生活中。在创设情境时应注意以下几点,我始终认为,培养学生兴趣为前提,诱发学生主动性;指导观察为基础,强化感受理解性;以发展思维为中心,着眼培养学生创造性;以陶冶情感为动因,渗透德育教育性;以训练英语能力为手段,贯彻实践交际性。
第四,采取措施提升英语学习能力,实现叁维目标。
1、阅读、写作能力培养。首先,在英语课堂上我能够尽量用英语组织教学,并要求学
生在课内外大声诵读英语,坚持听磁带;根据课文情景需要,要求学生多操练英语,多用英语表演。其次,在阅读教学方面,除了使用略读、泛读、寻读、精读等策略外,我鼓励学生坚持每天至少完成一篇阅读理解,限时完成,当场反馈答疑。阅读其实就是输入的过程,加强输入也有利于写作的输出。然后,在写作教学方面,我注重渗透句子结构,基本上学生对基本的句型以及主谓宾定状补语有了一定了解。对于范文,不仅要求学生背诵积累语篇,还通过更换时间、地点、名称、人称让学生通过联想、类比方式内化拓展词块,帮助学生扫清类似话题作文的障碍,从而实现较好输出。最后,我鼓励学生互批作文,遵循双同桌互批-双组长挑错-教师把关的顺序,不仅节约了时间,还提高了成效。
2、情感、价值观的引导。我认为,在英语课的教学中,教师的情感、态度对于学生有
着直接的感染作用。我们要怀有积极的教育情感,从如何处理好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等方面,时时刻刻准备着传递正能量,只有与学生在情感上相融,处处为学生着想,并用恰当的方式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学生才会具有持续的对于英语学科的强烈的兴趣。离开学生的兴趣,英语教学成效会大打折扣,学习成绩也得不到提高。最后,我用夸美纽斯的一句话结束今天的发言。他说:“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