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进区礼嘉中学班级文化建设方案
班级文化是班级的一种风尚、一种文化传统、一种行为方式,它自觉或不自觉地通过一定的形式融入到班集体同学的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形成一种良好地自觉地行为习惯,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的行为。班级文化的主要内容是班级形象、班级精神、班级凝聚力、班级目标、班级制度、团队意识、班级文化活动等。班级文化的核心是班级精神和价值取向,关注班级文化建设,提倡建立“一班一品”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特别是每一个班主任重要的思考内容。如何让自己的班级充满温馨,充满活力,并始终值得回味和乐道的“家”,应该是我们班主任工作的一个努力方向。为了配合学校“和文化”建设,围绕“和善德育”建设目标,培养具有君子品格的现代公民,特制订礼嘉中学班级文化建设方案:
一、班级文化建设领导小组
组 长:许昌松
副组长:谭晓春
组 员:张同江、陶瑛、丁晓春、全体班主任
二、明确班级文化建设目标
通过班级文化建设系列活动,树立健康、文明、积极进取的班风,从而形成“和而不同的”良好的校风。
三、定位班级文化建设重点
1.抓好学生干部队伍建设。明确职责,指导自主管理,提升自主管理效能。
2.拟定班级公约。要求内容全面,崇尚民主,富有激励性。
上述两项用A4纸打印张贴在班级公告栏中
3.拟定班级誓词。要求张贴在教室内,醒目美观、富于激励,体现班级精神,
并能每天利用早读课宣誓一次。
4.每位学生制定自己的高考、中考、期中、期末或学期等不同内容的冲刺书,
张贴在课桌右上角。
5.教室美化。讲台物品少而有序,抽屉里不放杂物,要整齐;课桌上书本不要超过4本书,课桌里书本摆放整齐;全班课桌各排要横竖一条线;学习园地、支部园地内容要经常更换,有针对性;教室两侧标语要简洁大方励志,富于教育意义。
6.建设班级网站,出好黑板报。要求主题鲜明,排版美观,内容丰富多彩,宣扬班级好人好事,展示班级荣誉,及时弘扬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精神,以鼓励后进,全面推进班级集体的建设。
7.开展班会活动。要求主题鲜明,目标明确,记录完整。
四、具体工作
良好的班级环境能使学生的行为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班主任在班级建设中应该努力塑造环境文化,赋予班级环境一定色彩和教育意识,增强环境育人的功能,“努力使教室的墙壁也会说话”。因此,必须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班级物质文化建设
教室是师生生活和学习空间。教室环境的状况直接影响师生的情绪。一个文明、整洁、优美的环境,无疑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学习氛围的营造。因此班主任应该精心布置文化型教室,创设文化氛围。
班级四周的布置应有讲究。干净而整洁的讲台桌、工具排放整齐的卫生角、丰富而多彩的黑板报、朴素大方的班级标语、振奋人心的班级誓词、几盆翠绿养眼的植物等,让教室的每一样东西都好像能说话。在这样的教室里,师生总会被这浓浓的文化气息所感染,自然而然地想要在其间学点什么,做点什么。
对于学生书桌,在课桌角落贴上目标书,提醒学生时时在神游中望之却步,时时在低谷中望之振作,让桌子也具有教育性。
2.班级制度文化建设
在班级集体中,我们把那些以规章制度、公约、纪律等为内容的,班级全体成员共同认可并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称为班级制度。班级制度,不仅为学生提供了评定品格行为的内在尺度,而且使每个学生时时都在一定的准则规范下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言行,使之朝着符合班级群体利益,符合教育培养目标的方向发展。这也是一种文化形态。从文化学来审视班级制度,不断赋予制度以文化色彩,在班级制度的各项条文中,突出精神风貌,价值观念等具有文化气息的条款,给制度以灵魂,使之真正实现具体规定与培养目标的和谐统一。这样更有助于规章制度的强制作用与激励作用。
班级制度主要有:班级公约、班团干部分工表、值日生制度等等。
班级公约是全班共同信守的制度,包括文明礼仪、学习常规、考勤常规、基本规范、卫生值勤等多个方面,是班级学生活动的行动指南。班级公约具有权威性,是每一个人自我监督和规范的准则。班级公约可以以“学人箴言”的形式上墙,并要求能时刻铭记在心。
制度如何实施也是班主任必须深刻考虑的一个问题。班级制度如果没有办法保证它坚定地贯彻下去,这样的班级班风不会长进。因此,在班级内绝不应当有特殊的人物或团体,或者说不能让一个人或几个人随便违背班级制度。同时必须在班级制度中有明确的奖惩条例,有合理的监督机制。班主任应是制度实施的重要监督人,在面对班级制度时的执行过程中应该公平公正。
班级内还可设立班级日志。要求值日生如实记录值日情况,以有效地保证学生每天如实遵守班级公约。
每月可评选最佳表现奖。每月至少一次班干会议,统计好每周学生的违规处罚、班级里的好人好事和班级获得的各种荣誉。这样的素材极具说服力,对于应当的处罚,学生便能更好地接受。
3.班级精神文化建设
学生大部分时间是在班集体中度过的。班级文化是学生受教育最直接、最重要影响源之一。因此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对学生产生着潜移默化的作用。班级精神是班级中全体成员的群体意识、舆论风气、价值取向、审美观念等的精神风貌的反映,是班级文化的核心。班级成员的自我规范除了制度的监督外,班级精神更是一种无形的约束。它能在班级成员的心理上产生一种内在的激励因素,从而增强班级集体的向心力和归宿感。如可在“心中有爱,支持相待”“每一天进步一点点”的班级精神文化理念指导下,对本班班级文化进行了精心的规划和设计:
首先是为制定班级誓词,内容积极向上、振奋人心,、、催人上进,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其次是班训的拟订。班训是班级文化、班级特点的一个纲领,也是班级奋斗的目标。
其三是创办黑板报。每月至少一期,要求排版美观、内容丰富多彩(内容可根据实际需要作不定期更新),宣扬班级好人好事,展示班级荣誉,及时弘扬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精神,以鼓励后进,全面推进班级集体的建设。
其四是成立学习小组。利用班会开展系列活动,开展组间竞争,促进学生自律,形成正确的班级舆论,让班级文化精神建设在实践中的延伸。
其五是评选班级中的各类优秀。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通过开展评选“班级之星”等,树立典型,鼓舞士气;设立各种“进步奖”,放大后进生的点滴进步,增强他们不断进取的自信心。
五、建立评比制度,推进工作发展
每学期,学校将组织评估组对各班的班级文化建设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评比,将结果纳入先进班集体评比中。
一、将考核标准量化,总分为100分。
二、考核办法:
1. 评比对象:全校35个班级。
2.由政教处组织人员督查打分,按照“看规范,看特色”的操作程序评定打分。
三、奖励办法:
1、评出一、二、三等奖,颁发获奖证书,得分前十名的班级确定为“优秀文化建设标兵班级”并将结果公示在校园网站。
2、评比结果作为优秀班主任、先进班集体及年终考核的重要依据。
礼嘉中学政教处
2014年9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