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格列佛游记》有感
初叁(1)班 滕晨 指导老师:潘丽君
假期里,我读了英国作家乔纳森·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作者用丰富的讽刺手法虚构幻想的离奇情节,描述了酷爱航海冒险的格列佛,四度周游世界,经历了大大小小惊险而有趣的奇遇。
游记中的小人国是格列佛旅行的第一站,格列佛和船长大威廉皮得查一起到南太平洋去航行。身为外科医生的格列佛随船航行到南太平洋,不幸中途遇险。格列佛死里逃生,漂到海岸上。当他苏醒过来的时候,惊讶地发现自己已被细细的绳子捆住了,而周围都是比他小十二倍的“小人”。在那里他一只手就能拖动整个海军舰队,一餐饭要吞吃大批鸡鸭牛羊外加许多桶酒。小人国的人为了把这个庞然大物运到京城,动用了五百工匠,无数绳索,九百负担起重,搬运任务的“大汉”,一万五千匹“高大”御马。在如此这般一个微缩的国度里,党派之争以鞋跟高低划分阵营,两个党派你争我斗,势不两立;相邻的国家不但想战胜并奴役对方,还要争论吃鸡蛋应该先敲头之类鸡毛蒜皮的“原则”问题。国王用比赛绳技的方法来选拔官员,于是指望升迁的满朝文武纷纷冒着摔断脖子的危险演习这种杂耍技艺。让我大感内容荒诞离奇,试想,这样一个国家如何能更长久,人民又如何能安居乐业?
文中的巨人国,与小人国恰恰相反,身高是格列佛的十二倍。格列佛与巨人国的国王交谈,想让巨人国制作火药枪炮来巩固国王的统治,可是国王不同意,他不想发起战争,他宁愿失去半壁江山,也不愿涉足这种秘密,他要以理智和仁慈来治理国家。飞岛国的奇遇也使人深感趣味盎然。
最让我震撼的是1710年格列佛泛舟北美,访问了荒岛上的慧因国,结识了仁慈、诚实和友善的慧因。在慧因国的语言中没有“撒谎”和“欺骗”这样的字眼,他们更不理解这些字的含义。他们不懂什么叫“欺骗”、什么是“不信任”,在他们的国度里一切都是真实的、透明的。我很羡慕文中的主人公有幸能到慧因国,慧因国是我们所追求和向往的理想境地,在这里你不需顾虑别人说话的真假。回想现实,多么令人可悲。诈骗案件层出不穷,人与人之间缺少信任。这有一个真实案例:2009年11月14日,万鑫独自回家。他突然听到身后一阵“哎哟”声,回头一看,两米开外一位老奶奶摔倒在地,正在痛苦呻吟。当万鑫跑过去将老人扶起,这时,老人却一把抓住他,说是他把她撞倒的。万鑫有口难辩。尽管事情最后水落石出,还了万鑫的清白,但做好事最终也落得个吃官司的的结局。所以这个案例导致现在很多人宁愿选择不扶,免得引火上身。看到这则新闻,令人深感痛心。如果没有这些道德的缺失,这个社会该是多么美满!我期盼着有一天我们的社会也像慧因国,人们们的眼中不再有疑虑,教育与现实是统一的。我愿为此付出努力,也希望大家与我一道,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开始做起,让这个社会多一点真诚、少一点虚伪。
格列佛是18世纪一个普通的英国人,同时他也是一个不寻常的鲁滨逊。与鲁滨逊不同的是,格列佛每漂流到一个地方,必然去认识那里的社会,种种形式的政治生活。从他的身上,他的故事上,我相信我们会懂得更多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