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思想政治课基于问题学习的教学策略研究》
课题总结四
本学期,我们课题组老师兢兢业业,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自己的力量,课题研究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按照制定的课题研究阶段性计划,本学期,我们仍处在实施阶段,为了研究工作能在下一学期更加有效地开展、实施,现对课题研究情况做以下小结:
一、学研同步前行。
课题研究需要科学的教育理论支持,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而许多一线的教师在这一点上显然较为薄弱。因此,我们课题组高度重视对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以期提高我们的理论修养,更新教育观念,使课题研究工作在科学的理论指导下展开。我们课题组利用教研组集中开展业务学习,先后学习了《教师怎样做好课题研究》《课型范式与实施策略》及课题研究有关理论知识。我们采取了集体学习与个人学习相结合、集中学习与分散学习相结合,做好学习笔记,写学习心得。通过不断地反思,促进课题组成员的教育科研水平的提升,提高我们的理论水平。
二、搭建交流平台
教育教学的主战场在课堂,课题研究重点在课堂教学上,实验教师以课堂教学为切入点,把如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问题、合作交流学习作为实验研究的起点,教师对传统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与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师教学行为进行对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来获得知识,发展思维,学会学习,促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生动活泼、主动探究、富有个性地学习。
我们课题组结合学校组织的大型教研活动,“同课异构”、“优质课展示”等活动,抓住每一个有利机会,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进行研究,以活动为契机,以实验研究课为载体,精心组织,凝聚全组之力,构建“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促进学生共同发展,让学生亲身经历课堂问题的生成过程。如实验教师王学群老师执教《围绕主题、抓住主线》,秦建英、孙晔老师执教《我国的政党制度》,马继宗老师执教《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吴超老师执教《发展生产、满足消费》等。在这些实验研究中,活动方案合理可行,情境创设实用新颖,素材选取翔实可靠,着眼于探讨在政治教学活动中如何处理好“合作与探究”的内在关系,活动中教师合作探究、交流借鉴,课题研究形成了浓厚的氛围。
叁、反思中成长
每次教研活动后,教师带着反思听同仁点评,及时进行反思撰写,以领会课堂教学的真谛,每次互动交流教师都有自己新的看法和想法。实验教师带着问题质疑,听同行点评,明确学习新课标,不仅是了解,更重要的是理解和贯彻。要灵活使用教材,不仅是抓住课本的关键,更重要是适合学生发展的活动场;要突出学科的特点,不仅要有专业化教学,更重要是创造性地启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能力。在一系列的研究课活动中,课题组全体实验教师得到很好的培训和锻炼,取得了突出的教研成绩。
四、课题研究成果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课题组成员倾情投入,群策群力,潜心钻研,获得了可喜的成绩。其中王学群老师的《巧借课前预习、开启高效教学之门》发表于《新课程学习》2014.10;丁晓春老师的《谬误再向前半步就是真理——巧用政治错题有效提高正确率的尝试》获常州市年会论文二等奖;马继宗《从“不想说不会说”到“想说会说”的转变》获武进区年会论文一等奖;还有多篇获区论文二等奖。
五、课题探索方向
通过课题研究与实践,我们虽然取得了不少成果,但随着研究的深入,我们发现实际课堂教学中仍存在着诸多不足,为此,我们提出了下一阶段课题研究的重点,以进一步提升课题研究成果质量。
1、要进一步引领实验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全面促使他们自觉地、创造性地投入到课堂教学改革之中。
2、要积极调整“引探”策略,激活学生思维,努力达到让学生在质疑中探究,在探究中发现,不让学生觉得语文教学枯燥无味。
2015年1月29日
高中政治课题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