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英语阅读教学 提高学生人文素养
常州市武进区礼嘉中学 袁莉莉
摘要:当今社会的信息化和经济的全球化对我国公民的人文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英语是了解世界的一个窗口,在教学中加强文化意识的渗透,提高人文素养成为大势所趋。本文主要探索如何在阅读拓展教学中挖掘语言所包含的文化内涵,渗透文化意识和世界意识,感受其中的真善美,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
关键词: 文化 阅读横向拓展 纵向拓展 人文素养
文化,作为一个专门术语,富有弹性。有人把文化说成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19世纪英国人类学家泰勒 (Edward Tylor)在《原始文化》一书中,给文化下了一个比较经典的定义:"文化是一个复合体,其中包括 知识、信仰、艺 术、法律、道德、风俗以及人作为社会成员而获得的任何其他能力和习惯。"交际的过程是人们运用语言知识和社会文化知识传递信息的过程,所以学习语言与了解语言所反映的文化背景知识是分不开的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又是文化的载体,任何一种语言的使用,都不能脱离一定的社会文化,文化对语言的发展起着重要的制约作用。如果不了解某一外语的文化,就无法正确理解和运用外语。东西方人的生活环境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在思想、信仰、习俗,社会制度、道德标准、生活方式、人生观、价值观等许多方面都具有相当大的差异,这些差异都不可避免地在语言中反映出来。
例如,有人说“You speak very good English.” 。对称赞的回答,中国人往往会自谦甚至自贬一番, 说“My English is very poor”。 中国人的“贬己尊人”其实反映了儒家“谦虚忍让”的思想;而西方人则会乐意地说声“ Thank you! ”,欣然接受,避免伤对方的面子,也体现了西方人为人直率,独立平等和对自我价值的肯定。
由此可见,语言凸现文化,根植于文化。To be bilingual, one must be bicultural. 要掌握两种语言,就必须掌握两种文化。文化是语言教学的核心之一,文化意识是精通一门语言的关键所在,英语教师在传播语言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也应该是文化知识的传播者。
叁.拓展英语阅读教学 提高学生人文素养
一、阅读的横向拓展
1).多管齐下,大量输入课外读物
“真实材料”( authentic material ) 是学习语言技能和获取丰富文化知识的重要来源。《 多文化沟通-----英语综合阅读与写作教程 》不失为一本融会了多元文化,尤其是英美文化的原汁原味的英语读物。该书让我们了解外国的价值观念,性格心态,风俗习惯,习语谚语,社会关系等文化现象。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多种文化的差异,引导学生关注全球人口与环境,西方的婚姻与家庭,世界的文明与进步等问题,开阔学生们的视野,学到了许多课本上没有涉及到的知识,如The “Unsinkable” Titanic 使九十年前的“泰坦尼克号”的沉没历历在目;A Look at the Presidency使学生对美国总统的职能有了初步的了解;Living in Two Worlds 和 It’s All in How you Say It向我们揭示了美国一些白种人对土着人的成见以及土着人对自己传统文化的珍视,Haiwaii使我们了解了夏威夷最早的居民及其生活方式、信仰及传统文化等;通过Career Pioneers一课,我们认识了体育专栏作家Joan Ryan和电气工程师LeEarl Ann Bryant这两位西方的巾帼英雄如何克服当时不雇用妇女的偏见和重重困难,成为该行业的女先锋,她们的胆识、勇气、自强不息以及全球意识不但对女生,对男生也是触动很大;在Thomas Edison, Move Over!中,一个叫Akhil Rastogi的小学生意识到生活中的问题和困难,然后想办法解决,从中成就了他的发明创造,这使我们看到发明其实离我们并不远,关键是要有创新意识。可以说,《多文化沟通》中的每篇文章,都能让学生也从中受到人文的熏陶。大量的语言输入使他们扩大了视野,丰富了中西方文化知识。
2) 网上阅读也是我们拓展阅读的其中一个深受学生喜爱的途径。
老师每一或两周分班组织学生到网络课室上网络阅读课,而且每周一至周五下午五点至五点半是对全校学生开放时间,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开阔视野平台。其好处甚多:
①可以补充课本教学的内容。
如学习Martin Luther King时,学生通过上网,能够查阅到美国的黑人运动及黑人领袖马丁.路德.金的更多情况,了解最近的马丁.路德.金纪念日的活动情形, 这对课堂教学是一个很好的补充。
②便于学生阅读世界和了解世界,培养世界意识。
如:学生通过上网,可以及时了解国际动态和时事,增强对WTO的了解、认识中国加入WTO的利弊以及如何面对挑战;通过网上大量有关伊拉克战争的报道,学生们了解全美乃至全球的反战情绪,还从字里行间得知:自越南战争的大型群众反战示威以来,这次伊拉克战争引发了全球影响最大的示威游行。活生生的事实让同学们感受到爱好和平是世界人民的共同心声。
③增加词汇量。
由于网络课室里的每一部电脑都安装了金山词霸电子词典,通过网上阅读,学生可以扩充大量词汇和一些热门词语,如 terrorist attack(恐怖袭击),Mouth-and-foot Disease(口蹄疫),IT (information technology信息技术),APEC (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亚太经济合作组织),IELTS [ai`elts](International English Language Testing System 雅思), SARS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非典型性肺炎)。
网上阅读提供给同学们以最真实的语言材料,增强其英语学习的兴趣和用英语获取信息的成功感, 扩展其文化视野。
2. 阅读的纵向拓展
所谓纵向拓展,我们可以理解为对文章进行深层的理解,提高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挖掘其隐含的深刻的文化内涵和社会意义,发现不同文化中的真善美,以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品格,提高人文素养。
1) 挖掘词句的历史文化背景知识,增进跨文化理解。
在英语里,有相当多词句(特别是习语、谚语)与历史文化背景是紧密相连的。因此,我们在阅读教学过程中,除了对文章进行整体理解,还注意挖掘词句的文化背景知识。
例如我们的阅读材料曾出现 go Dutch(个人自己付钱),学生纳闷“各自付款”怎么扯上荷兰人呢?原来英国和荷兰自十七世纪起就相互有贸易与殖民上的利益冲突,英国人处处看荷兰人不顺眼,他们觉得荷兰人胆小、吝啬、粗鲁不知礼,在交往活动中各人自己付帐。下列的习语也充分反映了这一点:Dutch courage (酒后之勇),double Dutch(胡扯),Dutch treat(各自付费的餐会或活动) ,talk like a Dutch uncle(不留情面地批评),学生明白这一历史渊源,就能轻松地掌握一组与荷兰人有关的习语了
而在Do in Rome as the Romans do( 入乡随俗 )、 All roads lead to Rome( 条条大路通罗马 )、 Rome was not built in one day(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这些谚语中,我们引导学生们管中窥豹,他们不难感受到罗马帝国的辉煌及其对英国人留下的影响。
2)挖掘篇章的文化内涵,比较中西文化的差异 ,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例如《多文化沟通》The Explosion in the Parlor 是一篇中国学生的获奖习作,讲述了一对中国父女去做客,因为地不平,热水瓶突然从桌上自己掉下来摔烂了,父亲平静地承担起责任说是他碰掉下来的, 女儿很不解,父亲告诉她说:“有些东西你越辩解,人家越不接受;讲得越真实,听起来就越不真实。”充满了哲理。老师除了让学生去分析父亲的人物性格,还引导学生挖掘其中的文化内涵:中国人顾全大局,待人处世“温良恭俭让”,强调忍让与和谐,相信“忍一忍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然后,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扩展“假设父亲是西方人,他会怎样回应这事?”从而把西方人的坦率直言、追求真理却也富有同情心的一面展现出来,让学生体会两种不同的处事方式。
3)把相关文化背景知识与阅读材料进行分析比较,揭示文化内涵不是一尘不变的,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例如《多文化沟通》Passage 16 How Old is “Old” ,Passage 28 Still Studying After All These Years都谈到了老年人的话题。老师利用这个机会,告诉学生中西方对于“年老”的价值观:中国人是尊老敬老,用“寿比南山” 来恭维别人“长寿”;西方人怕别人说自己老, 因为年老意味着无能和孤独,这也是西方人把年龄看作隐私、说自己“always twenty-nine”的原因。因此,“senior citizens” 也就成了 “old people” 的委婉语。但是上述两篇文章反映的却是一个全新的观念“年老与否只是心态的问题,一个人可以三十岁老死也可以八十岁还可以活得青春” “年老并不等于老弱病残、无能或思想僵化”, Rosalie Warren八十岁获得学士学位,八十三岁获得硕士学位就是铁证。老师把阅读材料和相关文化背景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展示英美人某些观念的更新,揭示出文化也会随时间的变化而更新,学生们还可以感受到“英美人终生学习,追求个人价值实现”的文化氛围, 并且也会受Rosalie Warren “Never too old to learn”的感染。
4)在解题过程中挖掘文化知识,提高理解能力和判断能力。
根据图式理论,读者已有的知识将有助他们从阅读获取的东西中重构已有的图式。在解题过 程中 老师引导学生挖掘已有的文化知识,有助于学生作出正确推断。
例如在一篇阅读文章中讲到:一个母亲对乖巧听话的女儿进入危险的年龄阶段感到很不放心。一个周末,她破例让女儿去看电影,在忐忑不安的等待中,她意外发现一个男生送女儿回家,装着若无其事的母亲最后还是忍不住问了女儿“那个男孩是谁?”,第二天,母亲看到女儿的日记上写着:妈妈,是爱使你问了我,但是如果你没问,更表明你理解我。拿着笔记本,母亲陷入沉思。
要给这篇文章选个标题,相当多学生选了“Mother’s true love” 只有叁分之一的学生选对“To Ask or Not To Ask”为标题。这部分同学中大多数读过《王子复仇记》。当老师把《王子复仇记》中的这句着名台词“To be or not to be------that is the question.”的来龙去脉简单介绍后,那些顽固地选“Mother’s true love”为标题的同学也心服口服地接受了答案。
5)有机结合课本教材和拓展材料,引导学生关注环保,增强社会责任感。
SBII(A) Unit 9 Saving the Earth 和《多文化沟通》Passage 22 Our Earth Out of Control 都介绍地球面临的严重破坏及其原因,老师借助多媒体辅助手段,向全班展示了一个倍受伤害的地球,同学们都发出了嘘叹声。老师随后给出两道讨论题:① What’s your views on how to protect the earth? ② In your daily life, what can you do to protect the environment? 同学们都踊跃发言,提出自己的建设性意见,如:
① The government should do more to bring the pollution under control. For example, to make laws to punish those who cause any pollution and to encourage factories to make electrical buses or cars.
② The government should encourage people to use more public transportation instead of private cars and try its best to explore new energy to take the place of petrol.
③ We should plant more trees instead of cutting down trees without permit and protect the wildlife to keep the balance of nature.
④ 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sorting out the rubbish and recycling it.
⑤ Protecting the environment is to us as food is to us. We should do our part to protect the environment, for example , we should change our habits and stop using polystyrene containers, plastic bags, disposable chopsticks and the like.
谁能说这仅仅是一节语言课?谁能说同学们在各抒己见中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没有得到升华?
6)通过文章去挖掘文化的真善美,寓美育和德育于阅读教学中。
大量的阅读使学生们接触到丰富多彩的语言材料,可以感受到五彩缤纷充满了真善美的世界文化,有助于其养成良好的价值观、人生观,取得良好的美育和德育效果。
如我们不但可以从Disneyland , The sea, Australia 等文章中享受到风光景致美,还可以从Walt Disney, Madame Curie, Gandhi, My Teacher, Captain Cook等人物身上感受到永不言败、献身事业、坚忍、勇于探索、自信、无私奉献等内在美,课堂上老师引导同学们从一件件鲜活的事例中挖掘他们的闪光点,比起干巴巴的说教,可谓“润物细无声”,德育美育水到渠成。
如在学到Madame Curie时,老师精心设计下列问题:
① What is special about Madame Curie?
(Ss: She’s the first woman who won two Nobel Prizes in the world.)
② What do you think led to Madame Curie’s successes?
(Ss: Her hard work, determination, confidence, perseverance, unselfishness, love of her motherland and so on.)
③ Which of the above impresses you most? Why?
④ Which scientist had a lot in common with Madame Curie?
⑤ Madame Curie had very good viewpoints of success, do you know ?
( Let Ss read and recite Madame Curie’s famous remark)
⑥ Have you found “this something” yet? What’s your goal?
⑦ Do you want to go to a famous university such as Qing Hua University or Bei Jing University ? How will you achieve your goal?
老师通过精心地层层设问,让同学们深入地领会 居里 夫人的闪光的品质,激发同学们对理想的追求,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品格。
综上所述,在横、纵向的阅读拓展教学中, 我们从丰富的话题和语言素材中挖掘所包含的文化内涵,渗透文化意识和世界意识,增进学生跨文化理解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并从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增进其社会责任感,较好地提高了学生人文素养。但是在教学中一定要正确处理好文化知识传授与英语技能提高的关系以及正确对待本国文化和外国文化的关系,不能有所偏薄,本末倒置。
主要参考书目:
1.胡泓主编 《外语素质培养概论》 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
2.林立主编 《英语新课程与学科素质培养》 中国纺织出版社,2003
3.Claire Kramsch Context and Culture in Language Teaching, 2000
4. Ron Scollon & Suzanne Wong Scollo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A Discourse
Approach, 20003
本文发表于《学英语》报教学研究2015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