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下午,2016年江苏省民盟“烛光行动”农村初中校长高级研修班学员一行十多人,在区教师发展中心朱建红主任的带领下,来到礼嘉中学进行参观学习活动。礼嘉中学尹副校长代表学校热情接待并全程参与了高研班学员们考察活动。
高研班学员们首先参观了校门口的“和文化”广场。学员们被大气磅礴的中华文化墙所吸引,纷纷驻足浏览石刻诗文;当学员们看到桂花园中巍然屹立的校训石时,纷纷询问“和”的文化内涵。尹副校长为学员们作了深入浅出的讲解:“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理念,长期以来,我校以“和”为文化建设之魂,引领学校发展。“和”,有和谐、和美、和善、和顺、和合等涵义,是一种和谐统一、通达融合的境界,是一种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精神,是一种和衷共济、和合共生的态度,是一种团结互助、合作共赢的能力。学校以“和”为训,逐渐形成了“和而不同”的校风、“诲人不倦”的教风、“学而不厌”的学风,尽力实现“促每一位学生成功、让每一个家庭放心”的办学宗旨。
接着,学员们来到田径运动场,参观我校的体育馆、篮球场、标准塑胶运动场地,以及各种体育设施设备。有的学员说:我校的体育设施不仅齐全,而且实用,全天开放,专人负责,利用率也很高。当看到操场边上的两条横幅标语时,有学员开始探询:你们学校连续两年夺得市、区高中组田径锦标赛冠军的秘诀在哪里?尹副校长给他们介绍了我校每天锻炼一小时的阳光体育运动和田径、篮球、足球等运动队训练的情况。学员们听后表示获益匪浅。
学员们边走边看,来到我校的社团活动基地——“小记者活动中心”。有关负责人向学员们介绍了我校学生的社团活动的情况:学校着眼培养学生兴趣爱好,发展学生技艺特长,组建了小记者、风筝社、五云戏苑、瑜伽等共二十多个文化社团,各学生社团活动做到“叁有叁定一反馈”,即:有组织、有管理、有考勤;定时间、定内容、定方式;反馈活动记录,制度化地开展活动。近几年,学校被评为常州市小记者示范学校;小记者、笔翱笔、播音与主持等社团被评为区十佳或优秀社团,棋类等社团获区团体总分第一、二名;在征文、摄影、机器人等各类比赛中,学校更有近千人次获奖。学员们对我校学生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赞不绝口。
学员们又来到了具有深刻历史文化底蕴的五云广场,参观考察江苏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五云戏楼。坐落于礼嘉中学校园内的五云戏楼,古朴端庄,绿树掩映,叁面环水;古戏楼建于清朝嘉庆年间,是原本地居民赶庙会、唱大戏的繁华之所,可以说在古时是本地的文化娱乐中心。上世纪50年代,这里的社会贤达利用五云戏楼这块宝地创办学校,传道授业,化育乡民子弟。这里民风淳朴,兴教办学蔚然成风,60多年来,“礼乐为先、和善和美”的礼嘉文化薪火相传,历久弥新,学校办学规模不断壮大,由原来的一个补习班20多名师生,发展成为目前具有初、高中30多个班级近1900多名师生的农村完全中学,这正是一代代礼中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传承和弘扬“自强不息、和衷共济”的学校精神的见证。在参观古色古香的五云戏楼时,学员们赞叹说:这真是一座镇校之宝啊!这是开发戏曲文化等校本课程的绝佳资源!
学员们还观摩了高中美术兴趣班的学生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专注绘画的场景。最后,在学校接待室,尹副校长对学员全面深入地介绍了学校的创办、发展、初高中课程设置、教学管理和办学特色等情况。朱建红主任在总结时对我校的办学理念、办学业绩作了充分的肯定,并赠送给学校两句话,以此祝愿我校和谐发展、蒸蒸日上:家国天下礼,嘉和万事兴!
本次考察活动,为省民盟“烛光行动”农村初中校长高级研修班的学员们打开了一扇别开生面的窗,那就是作为一所农村普通中学,应当如何针对现有的生源基础,立足本土,融合资源,着眼未来,开发并实施适合学生发展的课程文化,培养出社会需要、家庭满意的人才,从而实现“低进高出、全面提升”的办学目标。在这方面,我们学校已经有了一定的探索和尝试,也取得了一些成绩。衷心希望我校的办学经验能够给本次来校考察的学员们有所启发。(文:校办&苍产蝉辫;图:马继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