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武进区礼嘉中学 &苍产蝉辫;高 中部 叁 年级 数学 学科教学计划
2017-2018学年第 一 学期 2017年9月
执笔: 白奕波 教者 谭晓春、庄常澄、庄晓、周艳清、沉蓉
周
次
|
课 题
(或章节单元)
|
教学时数
|
教学目标
|
重点难点分析
|
配合活动
|
备注
|
第
1-2
周
|
1.数列的概念
2.等差数列
3.等比数列
|
8
|
1. 掌握数列的通项公式及递推公式,会由递推公式求通项公式。
2. 掌握等差、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求和公式。
3. 了解数列与函数的关系。
4. 掌握等差、等比数列的简单应用。
|
1.等差、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求和公式。
2.等差、等比数列的性质及简单应用。
|
每周1-2次限时训练(下同)
|
|
第
3
周
|
1.数列求和
2.数列的综合应用
|
8
|
1.掌握等差、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
2.掌握等差、等比数列的几种特殊求和方法。
3.能结合方程、不等式、解析几何等知识,解决一些数列综合题。
|
1.等差、等比数列的几种特殊求和方法。
2.数列的综合应用
|
练习
|
|
第
4
周
|
1.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
2.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
|
5
|
1.理解合情推理、演绎推理的含义。
2.掌握合情推理、演绎推理的基本模式。并能运用他们进行简单推理。
3.掌握直接证明的两种方法——分析法和综合法。
4.了解间接证明的基本方法——反证法。
|
1.合情推理、演绎推理的基本模式及运用。
2.直接证明、间接证明的基本方法。
|
|
|
常州市武进区礼嘉中学 &苍产蝉辫;高 中部 叁 年级 数学 学科教学计划
2017-2018学年第 一 学期 2017年9月
执笔: 白奕波 教者 谭晓春、庄常澄、庄晓、周艳清、沉蓉
周
次
|
课 题
(或章节单元)
|
教学时数
|
教学目标
|
重点难点分析
|
配合活动
|
备注
|
第
5
周
|
1.不等关系与一元二次不等式
2.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
|
5
|
1.掌握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2.了解二元一次不等式的几何意义,能用平面区域二元一次不等式组。
3.掌握简单的二元线性规划问题。
|
1.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2.简单的二元线性规划问题。
|
|
|
第
6-7
周
|
1.基本不等式极其证明
2.基本不等式的应用
|
5
|
1.掌握基本不等式。
2.能用基本不等式证明简单不等式和求简单的最值问题。
3.会用基本不等式解实际应用题。
|
1.基本不等式求简单的最值问题。
2.基本不等式解实际应用题。
|
小练习
|
|
第
8
周
|
1.空间几何体
2.叁视图与直观图。
3.平面、空间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
8
|
1.认识简单几何体的结构特征。
2.掌握空间图形的叁视图,会用斜二测法画直观图。
3.理解空间直线和平面的位置关系。
4.能用公理、定理和一些已知结论证明空间图形的简单位置关系。
|
1.空间图形的叁视图、斜二测法。
2.平面、空间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
|
|
常州市武进区礼嘉中学 &苍产蝉辫;高 中部 叁 年级 数学 学科教学计划
2017-2018学年第 一 学期 2017年9月
执笔: 白奕波 教者 谭晓春、庄常澄、庄晓、周艳清、沉蓉
周
次
|
课 题
(或章节单元)
|
教学时数
|
教学目标
|
重点难点分析
|
配合活动
|
备注
|
第
9
周
|
1.直线与平面平行
2.直线与平面垂直
|
8
|
1.掌握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
2.掌握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
3.能用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证明简单的线面关系。
|
1.直线与平面平行、垂直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
|
概念、定理默写
|
|
第
10
周
|
1.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
2.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和体积
|
8
|
1.掌握空间两平面平行和垂直的判定定理和有关性质。
2.了解球、棱柱、棱锥、棱台的表面积和体积计算公式。
|
1.空间两平面平行和垂直的判定定理和有关性质。
2.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和体积计算公式。
|
概念、定理默写
|
|
第
11
周
|
1.直线的斜率和直线的方程
2.两直线的位置关系
|
8
|
1.理解直线的的概念,掌握斜率的计算公式。
2.掌握直线方程的五种形式。
3.理解两直线的位置关系。
4.掌握两点间距离公式、点到直线距离公式和两平行直线间距离公式。
|
1.倾斜角和斜率的关系。
2.直线方程的五种形式。
3.两直线的位置关系。
|
|
|
常州市武进区礼嘉中学 &苍产蝉辫;高 中部 叁 年级 数学 学科教学计划
2017-2018学年第 一 学期 2017年9月
执笔: 白奕波 教者 谭晓春、庄常澄、庄晓、周艳清、沉蓉
周
次
|
课 题
(或章节单元)
|
教学时数
|
教学目标
|
重点难点分析
|
配合活动
|
备注
|
第
12
周
|
期中复习
|
8
|
1.做好期中复习和迎考工作,
2.做好考后总结、评价工作
|
|
综合练习
|
|
第
13
周
|
1.圆的方程
2.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
8
|
1.掌握确定圆的几何要素。
2.掌握圆的标准方程和一般方程。
3.会判断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4.能利用直线和圆的方程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5.初步了解用代数方法处理几何问题的思想。
|
1.圆的标准方程和一般方程。
2.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
定义、标准方程、一般方程的默写
|
|
第
14
周
|
1.椭圆
2.双曲线
|
8
|
1.掌握椭圆的定义、几何图形、标准方程及简单性质。
2.掌握双曲线的定义、几何图形、标准方程及简单性质。
3.了解椭圆、双曲线的简单应用。
|
1.椭圆、双曲线的定义、几何图形、标准方程及简单性质。
2.椭圆、双曲线的简单应用。
|
定义、标准方程的默写
|
|
常州市武进区礼嘉中学 &苍产蝉辫;高 中部 叁 年级 数学 学科教学计划
2017-2018学年第 一 学期 2017年9月
执笔: 白奕波 教者 谭晓春、庄常澄、庄晓、周艳清、沉蓉
周
次
|
课 题
(或章节单元)
|
教学时数
|
教学目标
|
重点难点分析
|
配合活动
|
备注
|
第
15
周
|
1.抛物线
2.直线与圆锥曲线
|
8
|
1.掌握抛物线的定义、几何图形、标准方程及简单性质。
2.掌握圆锥曲线的共同性质。
3.掌握直线和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
4.理解数形结合思想。
|
1.抛物线的定义、几何图形、标准方程及简单性质。
2.直线和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
|
定义、标准方程的默写
|
|
第
16
周
|
1.算法的含义、流程图
2.基本算法语句
3.框图
|
8
|
1.了解算法的含义和基本思想。
2.了解流程图的叁种基本的算法结构并能解决相关的简单问题。
3.了解几种基本算法语句并能用他们解决简单的问题。
4.了解流程图、结构图并能进行简单的绘制。
|
1.流程图的叁种基本的算法结构、几种基本算法语句。
4.绘制简单的流程图、结构图。
|
|
|
第
17
周
|
1.抽样方法
2.总体分布的估计、总体特征数的估计
|
8
|
1.掌握几种抽样方法。
2.掌握频率分布表,频率分布直方图,频率分布折线图,茎叶图。
3.理解样本数据的平均数和标准差的含义。
|
1.了解几种抽样方法。
2.利用样本数据进行总体分布的估计
|
小测试
|
|
常州市武进区礼嘉中学 &苍产蝉辫;高 中部 叁 年级 数学 学科教学计划
2017-2018学年第 一 学期 2017年9月
执笔: 白奕波 教者 谭晓春、庄常澄、庄晓、周艳清、沉蓉
周
次
|
课 题
(或章节单元)
|
教学时数
|
教学目标
|
重点难点分析
|
配合活动
|
备注
|
第
18
周
|
1.线性回归方程、统计案例
2.随机事件及其概率
|
8
|
1.会作散点图,会求线性回归方程。
2.了解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方法及简单应用。
3.了解概率的意义,频率与概率的区别。
|
1.线性回归方程。
2.概率的意义,频率与概率的区别。
|
|
|
第
19
周
|
1.古典概型
2.几何概型
3.互斥事件
|
8
|
1.理解古典概型及其概率计算公式。
2.理解几何概型及其概率计算公式。
3.了解互斥事件的概率加法公式及对立事件的概率乘法公式,并能简单应用。
|
1.古典概型、几何概型及其概率计算公式。
5.互斥事件的概率加法公式及对立事件的概率乘法公式。
|
小练习
|
|
第
20-23
周
|
综合复习
期末考试
|
11
|
综合复习查漏补缺
|
|
综合练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