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法国总统戴高乐的座右铭所说的那样“保持一定的距离”,适当的距离可以让我们的人际关系保持得既和谐又恰当,在朋友圈中也是如此。
朋友圈中的刺猬法则
禾 沐
友人跟我抱怨,一个她自认为是最好的朋友,在发某条朋友圈消息时,竟然屏蔽了她。其实,这种事在朋友圈中非常常见,很多人却为此焦虑不堪。
科技的发展在给我们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冲突。虚拟交际正逐渐取代面对面的现实交际。让我们原本可以保持的人际距离和私密空间,因为即时沟通工具的出现变得狭促、捉襟见肘。转发、点赞、回复,成了界定人与人之间关系亲疏远近的新标准。“你没有给我点赞!”“你没有回复我晒的齿齿齿”“你发这样的东西不是明显针对我吗?”“他屏蔽了我的朋友圈?”“他拉黑了我?”……从而引发出了种种的焦虑、紧张、猜忌,让原本可以相安无事的朋友关系,变得刀光剑影。
中国有句老话叫做“熟不讲理”,大意是朋友好到一定的程度就没有什么道理可讲了,并把这种不讲理,当成关系亲密的一种表现和证明。所以,我们要求亲密关系是零距离的、没有间隙,甚至要从灵魂层级产生一种共鸣。但是,如果冷静下来思考的话,显然就会发现这种关系的界定是超现实理想状态,同时也超越了我们每个人能够承受的极限。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交际边界,不存在无边际的人际状态。就像刺猬在天冷时彼此靠拢取暖,但保持一定距离,以免互相刺伤的现象,我们称之为——刺猬法则。刺猬法则强调的就是人际交往中的“心理距离效应”。人们在渴望亲近的同时,必须保持足够的距离,这样才能让双方都感觉到舒服。
就像法国总统戴高乐的座右铭所说的那样“保持一定的距离”,适当的距离可以让我们的人际关系保持得既和谐又恰当,在朋友圈中也是如此。
(选自2017年11月《今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