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头要句句夺目
元人乔梦符说文章要有“凤头、猪肚、豹尾”。凤头者,开篇小巧、鲜亮、精美之谓也。林纾也说:“文之用起笔,所能引人入胜者,正以不自相犯,譬甲篇是如此起法,乙篇即易其蹊径,丙篇是如此起法,丁篇又别有其用心……盖匠心运处,自有不同之同。”(《春觉斋论文·用起笔》)那么,写作考场作文,怎样开头才能做到亮丽精巧、“引人入胜”呢?
特级教师喻宜发将近几年高考优秀作文和名家名作加以梳理,归结出如下十四种开头方法,简单易学,以资同学们借鉴。
方法1:置疑开头法(略)
方法2:描写开头法
描写开头法,指通过或描绘环境,或描写人物,或描写景物的方式,以达到或烘托气氛,或突出人物,或暗示心情之目的的开篇方法。
比如雨果的作品《悲惨世界》的开头:
珂赛特体瘦面黄,她已经快八岁了,看上去还像个六岁的孩子,两只眼睛深深地隐在一层阴影里,已经失去了光彩,这是由于经常哭泣的缘故。她嘴角的弧线显示着长时间的内心的痛苦,叫人想起那些待决的囚犯和自知无救的病人。
这个开头重点描绘了人物的肖像,表现了其形象特征,为读者提供了珂赛特的初次印象。
再如2014年高考重庆卷优秀作文《风儿化为点滴雨露,滋润林间的净土》的开头:
巍巍青山,迎来陌生风儿的问候,风儿化为点滴雨露,滋润林间的嫩芽;瑟瑟荒原,迎来陌生冰雪的洗礼,冰雪化为点滴雨露,滋润沙间的枯草。
这里使用描写景物开头,展示了“风儿化为点滴雨露,滋润林间的净土”的题旨,营造意境,极富诗情画意,为下文张本。
再来看下面的开头:
夜,乌云笼罩着月亮,黑漆漆一片,帐篷里奶奶虔诚地在酥油灯下凝望着佛像,嘴里呢喃着“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西藏”,便陷入了回忆中。
这是“2014年武汉国际中学生楚才作文竞赛”中西藏籍选手高二年级学生嘎玛贡觉·卓玛的获奖作文《长辈那句话》的开头一段,既暗扣文题,又自然地导出下文。
使用描写开头法,可以通过对具体场景的描述、人物形象的刻画,或特定景物的描写,为读者营造出一种身临其境的现实感,以唤起读者如临其境、如见其人的情感体验,及时而准确地传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方法3:开门见山法(略)
方法4:引用开头法(略)
方法5:排比开头法(略)
方法6:比较开头法(略)
方法7:剖题释义法(略)
方法8:比喻开头法(略)
方法9:交代导入法(略)
方法10:故事导入法(略)
方法11:巧设题记法(略)
方法12:对话开头法(略)
方法13:转折开头法(略)
方法14:异峰突起法(略)
结尾要回味无穷
清人沉德潜在《说诗晬语》中说:“一篇之妙,全在结句。”结尾是作文的最后环节,如果完成得好,可以使文章平添亮色,给读者留下强烈而又深刻的印象。故而大凡有经验的作者,无不重视文章结尾的写作。明人谢榛在《四溟诗话》中说:“结句当如撞钟,清音有余。”近人林纾则说:“大家之文,于文之去路,不惟能发异光,而且长留余味。”
那么,考场作文怎样才能做到“清音有余”“长留余味”呢?我们不妨采用下面十个方法。
方法1:置问结尾法
置问结尾法,即在前文记叙、议论或抒情的基础上,以问句的形式结束全文,以达到或延续感情,或延宕意思,或发人深思之效的结尾方法。
例如2014年高考辽宁卷优秀作文《令人期待着的美景》的结尾:
广阔的蓝天,悠悠的白云,茵茵的绿草,青山绿水,还有那远离功名利禄的心……这难道不是现代人所向往的桃源美景吗?这难道不是人们期待已久的精神家园吗?
作者用置问的方式收束全文,再次强化观点,引人思考。
譬如下列叁篇高考优秀作文的结尾:
1. 在人生这张大考卷上,问题看似简单,答案看似丰富多彩,但要真正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远非想象中那么简单。你会如何作答呢?(《人生也是一张答卷》)
2. “东隅已逝,桑榆非晚”,轰轰的逝去是必然的,高潮过后必是低潮,黄昏也不是那么可怕。这黄昏引出的思考不也是人生的一大财富吗?(《众说纷纭话黄昏》)
3. “横看成岭侧成峰”,不同的立足点和视点可以得出“岭”和“峰”两种结论,而生活阅历、职业、道德素质,正是这些“立足点”的基石,“视点”的起点。面对不同的答案和结论,我们何不冷静思考,得出我们的“岭”和“峰”呢?(《横看成岭侧成峰》)
上述叁篇文章的结尾,均新颖独到,掷地有声,且第二篇、第叁篇是引用与置问综合运用,更使文章的结尾韵味十足。
再如魏巍《我的老师》的结尾:
什么时候,我能再见一见我的蔡老师呢?
一句置问,思念之情,溢于言表。笔者以为,运用置问结束文章,可收到耐人寻味之功效,远胜于用陈述等方式收尾,同学们不妨灵活运用。
方法2:补笔明意法(略)
方法3:比喻结尾法(略)
方法4:引用结尾法(略)
方法5:卒章显志法(略)
方法6:祝愿希望法(略)
方法7:首尾呼应法(略)
方法8:意境营造法(略)
方法9:对比结尾法(略)
方法10:悬念设置法(略)
完整版阅读须订阅《特级教师喻宜发支招考场作文开头&补尘辫;结尾》音频栏目。定价:10元。点击文章末尾“阅读原文”或识别下方二维码,即可订阅。
名师介绍
喻宜发,武汉市第四十九中学语文教师,湖北省特级教师,华中师大硕士研究生导师,华中师大“国培计划”培训专家,湖北省新课程暨“农村素质教育提高工程”培训专家,武汉市学科带头人。已发表论文90余篇,出版专着《语文教学拾穗》《初中建构作文大突破》两种,主编或参编《高考丢分题·语文》《高中语文导写教程》(第一册)等教学用书20余种。
主编推荐
语文高考阅卷工作中最最艰苦是作文阅卷!阅卷老师在几十秒里要判断出作文的叁六九等,快速给出自己的分数。阅卷组的大小组长不停地催促速度,一天下来,作文阅卷教师那是相当疲惫!电脑阅卷后,将作文扫描变成图片,阅卷效率上去了,阅卷者的眼睛却要承受电脑辐射的折磨,头昏了,眼花了都很正常。一篇优秀的、能让阅卷老师打高分的作文,你觉得最重要的是什么?
切题?必须的!
中心明确?必须的!
表达明白?必须的!
切题、中心明确和表达明白,阅卷老师从何处来判断?对,开头和结尾!
开头要句句夺“目”,谁的“目”?阅卷老师的“目”!
阅卷教师对什么两眼放光?首先是切题,其次是观点鲜明,进而才是言通字顺、构思巧妙、有文采、有创新。
“开门见山”是老生常谈,但确实是考场作文保住基本分,继而登堂入室的不二法门。文章开头一定要紧扣作文题给的材料,叁两句话“引”出自己的观点,清晰明确,不要在开头抖包袱、装深沉!若要让阅卷老师在你喋喋不休的开头中找你的立意,猜你的观点,那可就太危险了。
结尾要回味无穷,“回味”的是作文题中的相关材料、作文标题和开头。新材料作文的结尾建议再提一下材料,点题并与开头呼应;如何做到回味“无穷”呢?首先结尾要干净利落,拖拖拉拉没完没了只会令人生厌;其次要深化观点,给“读者”留下思考下去的空间,言已尽,而义无穷。
《特级教师喻宜发支招考场作文开头&补尘辫;结尾》栏目中,喻老师会具体教我们作文如何开头,如何结尾,招招实用!
——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