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江苏语文模考小说阅读经典题型汇编
一、形象题目
1、分析人物形象
l 《苍蝇》模考(五)
14.简要概括你对小说中苍蝇形象的理解。(6分)
①苍蝇代表着竭力与命运抗争却终究难免一死的弱小生灵;
②暗指战死沙场的那些牺牲者;
③也指在命运的摆布下无能为力的伍迪菲尔德、经理等人;
④象征无法预知未来和掌握自己命运的人们
(每点2分,答满6分为止,共6分)
l 《拿枪的人》模考(六)
l 《老妇与猫》模考(常州卷一模)
13.简要概括小说中“老妇人”的形象特点。(4分)
善良、顽强、能干、追求独立自由、爱(体谅)子女。
(每点1分,4点即满分,共4分)
l 《老屋》模考(十一)
14.简要概括文中乔的形象特点。(4分)
热爱家庭,甘于牺牲,体贴细腻,不善表达。(4分,每点1分)
2、人物生活状态
l 《江底之夜》模考(二)
15.简要概括女主人家庭的生存状态(6分)
活在战乱年代,家庭贫穷,丧夫多子,饱受掠夺,被迫苟且偷生,
孩子活在暴力下。
(每点1分,共6分)
l 《苍蝇》模考(五)
12.从人物关系的角度,简析伍迪菲尔德的生活状态。(4分)
①单调无聊,孤独寂寞(2分)。
②和家人的关系:平时妻女把他禁锢在家里,周二放他出去也不关心他
在外面干什么,可见他得不到亲情的温暖(1分);
③在经理朋友那儿,朋友只是向他炫耀自己的成功,让他羡慕,可见他
得不到朋友的关心(1分)。
l 《叁年级往事》(常州二模)
14.简要分析作品中严彩萍的生活状态。(4分)
①亲妈死了,后妈待她不好;
②成绩不好;
③受人歧视(大家看不起她,用谐音起绰号);
④独孤,有点扭曲。
(每点1分)
3、人物内心活动、精神状态、情感活动等
l 《江底之夜》模考(二)
14.试推断文章画线句中女主人生气的原因。(4分)
①没在包袱里找到值钱的东西而失望:
②通过叱骂儿子来掩饰心虚;
③嫌儿子多嘴,自曝家丑。
(1点2分,2点3分,3点4分,共4分)
l 《老谈的江湖》模考(四)
14.文中画线句表达了“老谈”什么样的心理?(4分)
(1)老谈轻声“嗯”了下,脸上浮起些许红晕。(2分)
①自得(自豪);②不好意思(害羞);(各1分)
(2)老谈眉眼微蹙,依旧低声悄语地说,“副业,副业,”然后又添上一
句“专业也是操刀,不过是把大刀”。(2分)
① 谦逊(自嘲);②酸楚。(每点1分)
l 《苍蝇》模考(五)
13.文中两处画线句分别表现了经理什么样的心理?请简要分析。(4分)
(1)“我的儿子啊!”
对儿子在战争中遇难感到遗憾、无奈、伤痛;
希望自己能为儿子大哭一场。(2分)
(2)“你这能干的孩子……”
对苍蝇遭遇不幸的同情;
对苍蝇努力抗争的赞赏(肯定);
也期待它能克服困难,好好地活下去。(2分)
l 《老妇与猫》模考(常州卷一模)
14.文章画线句表达了老妇人赫蒂怎样的心理?请简要分析。(4分)
对爱孩子却得不到回报的不解委屈、抱怨。(每点2分,共4分)
l 《叁年级往事》(常州二模)
15.文中两处画线句分别表现了严彩萍什么样的心理?请简要分析。(4分)
第一处,想用帮我扫地的方式表达歉意。(2分)
第二处,希望和解,没被接受的急躁、失望和无奈。(2分)
二、作用题
1、环境的作用
l 《江底之夜》模考(二)
13.简要分析第一段在文中的作用(4分)
①环境描写,描写了江底的自然景象,暗示动荡不安的社会时局;
②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
(每点2分,共4分)
l 《拿枪的人》模考(六)
2、情节的作用
l 《叁年级往事》(常州二模)
13.作品用很多文字(二词四段)叙写妈妈不管“我”是一件好事情,这样写
有什么作用?(6分)
①具体表现为我的懵懂状态;
②与后文我对严彩萍的激烈反应形成对比,增添了作品张力;
③为作品结尾表现我的内心成长怍铺垫。
(每点2分)
l 《老谈的江湖》模考(四)
13.请简要分析文章第一段的作用。(4分)
①运用场面和肖像描写,突出了老谈的另类;(2分)
②为下文具体叙写老谈的另类作铺垫;(1分)
②&苍产蝉辫;照应标题。(1分)
l 《叁年级往事》(常州二模)
13.作品用很多文字(二词四段)叙写妈妈不管“我”是一件好事情,这样写
有什么作用?(6分)
①具体表现为我的懵懂状态;
②与后文我对严彩萍的激烈反应形成对比,增添了作品张力;
③为作品结尾表现我的内心成长怍铺垫。
(每点2分)
3、次要人物(或物象)的作用
l 《老谈的江湖》模考(四)
15.文中为什么多处写到老谈刻的印章?请简要分析。(6分)
①<>①②<>⑤<>①④&苍产蝉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