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教育动态 更多&驳迟;&驳迟;
  最新更新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专题网站>>教研组>>语文学科组>>优秀教案>>高二年级>>正文内容
2018-2019第一学期公开课:《鉴赏家》(吴燕玉老师)
发布日期:2018-09-29   点击次数:   来源:   录入者:冯丽亚

 

《鉴赏家》教案
授课时间:2018.9.28   授课班级:高二(3)班    执教:吴燕玉
【教学目标】
1、细读文本,挖掘“鉴赏家”的深层意蕴。
2、咀嚼、品味语言,体味小说的意趣风格。
3、挖掘隐藏在人物背后的作者的情感意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小说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讲故事。莫言在诺贝尔文学奖颁奖仪式上低调地说:我只是一个讲故事的人。而汪曾祺先生却说:我不太会讲故事。那我们就来看看,这个不太会讲故事的人给我们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文章的标题是“鉴赏家”,那么,在大家的心中鉴赏家是怎样的形象?
(鉴定、欣赏艺术品、文物等)
二、品读探讨
1、文章开头说“第一个鉴赏家是叶叁”。文中哪些地方让我们看出叶叁是个鉴赏家?
明确:(1)季匋民画的时候,他站在旁边很入神地看,专心致志,连大气都不出。有时看到精彩处,就情不自禁地深深吸一口气,甚至小声地惊呼起来。凡是叶叁吸气、惊呼的地方,也正是季匋民的得意之笔。(看画:看出精彩之处
(2)有一天叶叁给他送来四开李复堂的册页,使季匋民大吃一惊:这四开册页是真的!季匋民问他是多少钱买的,叶叁说没花钱。他到叁垛贩果子,看见一家的柜橱的玻璃里镶了四幅画,一一他在四太爷这里看过不少李复堂的画,能辨认,他用四张“苏州片”跟那家换了。(辨画:鉴出真伪优劣
(3)叶叁说:“紫藤里有风。”“这是一只小老鼠。”“四大爷,你这画不对。”“‘红花莲子白花藕’。你画的是白荷花,莲蓬却这样大,莲子饱,墨色也深,这是红荷花的莲子。”(评画:赏出好处不足
(4)季匋民认为叶叁真懂,叶叁的赞赏是出于肺腑,不是假充内行,也不是谀媚。(侧面描写)
 
追问:叶叁的鉴赏眼光符合专业鉴赏吗?
不符合。他是以生活常识为依据来进行鉴赏的,并非专业艺术的眼光。
 
 
2、叶叁常识的眼光来源于哪里?(来源于卖果子,来源于生活。)
明确:
(1)他的道具:金丝蔑篮,篮子上插一把小秤,把果子秤好,放在八仙桌上,这些装饰非常的考究,这说明他对果子的敬畏心情是一般人不具备的。原装的,不是闷熟的,果子得四时之鲜,个个都是精品,个个都是“果子画”。(得天时。得四时之先。
(2)他经常出外,出去买果子比他卖果子的时间要多得多。很喜欢到处跑,到处走,看到很多好景致,知道各地乡风……(守地利。经常出外买果子。
(3)他卖果子是送到人家家里的,都是这说明他是一个不带功利、光明磊落的小商人,同时还具有审美的眼光,是果子的鉴赏家。并且在买果子、送果子中扩大了视野,提高了鉴赏能力,也增加了接触名流的机会(专给大宅门送果子)。
他从不说价,卖果子的人家也不会亏待他。有的人家当时就给钱,大多数是到节下再说。这说明他是为人厚道、受人信任的人。(讲人和。送到家里,从不说价。
 
【由此可见】:
对生活的感悟,对绘画的理解,源于长期的卖果子生涯。这一切不仅丰富了叶叁的个人阅历,也为他成为鉴赏家提供了基础。看似与鉴赏家无关,其实反映的却是鉴赏家的特质:在某件事情上肯下功夫,有别于其他人,有艺术家的特质。而且,我们还看出:叶叁是一个真诚、善良、质朴、直率的人。
 
追问:大画家季匋民为什么这么善待一个卖果子的呢?
明确:
对于季匋民来说,叶叁是一个真正的“鉴赏家”,因为他心地纯正,襟怀坦白,重情重义,不慕虚名,不图功利。叶叁是现实中的有心人,他能用最纯真的眼光去欣赏画作,不掺杂任何的私心杂念与功利色彩,而且能用最简单、最直接的语言进行评论。
    (1)叶叁不须通报,由一个小六角门进去,走过一条碎石铺成的冰花曲径,隔窗看见季匋民,就提着、捧着他的鲜果走进去。
(2)对叶叁可例外,他很愿意有这样一个人在旁边看着,他认为叶叁真懂,叶叁的赞赏是出于肺腑,不是假充内行,也不是谀媚。
(3)季匋民最讨厌听人谈画……但是他对叶叁另眼相看。
(4)果贩叶叁是我师。
【由此可见】:
季匋民也很尊重叶叁。季匋民身边缺少的不是高亢的吆喝声,而是真正能鉴赏他和他的作品的鉴赏家。他旷达超脱,洁身自好,但又孤独忧伤。他最需要的就是像叶叁的人。季匋民也是懂叶叁的,也是鉴赏家。
 
3、文章结尾与开头的关系。
叶叁有两个身份,果贩子和鉴赏家。其实,我们读到这里会发现,叶叁卖果子是副业,他是为了季四太爷而卖果子的,当然他心里真正所属的是季四太爷的画。最后,季四太爷死了,叶叁就不卖果子了,叶叁死了,他也把画一起带走了。
结尾:叶叁把画带进了棺材。
开头:第一个鉴赏家是叶叁。
结论:这个“第一个”,其实也是“最后一个”,也是“唯一的一个”。
反复品读第一段和最后一段,这样想来,“第一个”里的伤感和无奈越来越浓,这“第一个”,平淡中有深远之致,说的是判断,讲的是结论。结尾“叶叁死了,和季匋民的画一并埋了”,说的是结局,讲的是永恒。
开篇第一段,看似平淡又真有千钧之力。细细品味,真如王安忆所说:“轻轻松松带了读者走一条最最平坦顺利简单地道路,将人一径引入,人们立定了才发现:原来是这里,诱敌深入一般”。
【由此可见】:
他们的相遇、惺惺相惜,实际上是一种特殊的心灵选择和文化选择的结果,这是对美好人性、人情的赞美,但也多少“暗含着一种知音难觅,雅士难寻的无奈,一种现代社会中难容不慕名利、闲适高雅、不落俗流之古风雅韵的无奈。
 
叁、探究作品意蕴
 风格的统一性就在于作家自己。……万变不离其宗,风格的多样性离不开作家的同一性。文如其人,每篇作品都会带有作家自己的印记。……风格是作品的外观,但这外观不是包装,而是作家灵魂的显现。——《王蒙谈小说》
【人物背后隐藏的作者的情感:】
我国的传统文化是重文轻商,强调文藏于民。果贩为小商人,终究是登不上“大雅之堂”的,叶叁作为一个通晓人情事理的果贩,自然是明白这个道理的。尽管是小商人,但在多年的经历中,他的品位、见识、修养,都让他更接近于当时社会的文化人,他的内心,应该也期待着一个社会普遍认可的身份。
    汪曾祺所处的时代,所经历的波折,都是与他的文人气质与淡泊个性相抵触的,这些经历一定会让他的内心有不少的委屈,思考和期待。
一个果贩成为一名鉴赏家,更始终坚守着传统文人的气节,这不就是汪曾祺曾经的心路历程吗?
 
汪曾祺在《菰蒲深处》自序中说:“我的小说多写故人往事,所反映的是一个已经消逝或正在消逝的时代。”
 “汪曾祺这个被称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的作家、文人、以一个外表美丽、内核感伤的故事,将这些复杂的情怀巧妙而委婉地传递给了我们。”
 
四、课堂总结
汪曾祺笔下的人物,大多显露着本真的人性美与纯净的心灵美,他们肝胆相照,真诚磊落。汪曾祺的小说展示给我们的是一片纯美的天地,流连在这样的一片天地中,让人感知到一个个曾有的鲜活的生命的存在,这样的存在充满了人生的美丽。这样看来,汪曾祺又何尝不是一位高明的鉴赏家呢!让我们去细细咀嚼,于凡人小事中体会人生哲理,于平庸琐碎中感知真善美,并弘扬这种生活中的美与欢乐,成为生活中的鉴赏家。
 
五、课后拓展
1、有人认为这篇小说应在“到季匋民坟上供一供”后就收尾。汪曾祺曾说过:“我的调色碟里没有颜色,只是墨,从渴墨焦墨到浅得像清水一样的淡墨。”可以看出,文章的结尾让情节越发伸向远方,使作品的内容和主题都得到了大力的深化和提升。
 如果让你来给这篇小说重新设置结尾,你会怎么写?
2、关注“写意” 这种新的阅读图式。
汪曾祺在《谈谈风俗画》一文中说:“我对风俗有兴趣,是因为我觉得它很美。”他以为风俗“反映了一个民族对生活的挚爱”,“保留一个民族的常绿的童心,并对这种童心加以圣化”。作者对风俗情有独钟,势必会在他的作品中借助于各种不同的方式表现出来。请在文中找出来。
 
 
 
 
【资料链接】
1、其人其文
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著有小说集《邂逅集》,小说《受戒》《大淖记事》,散文集《蒲桥集》,大部分作品,收录在《汪曾祺全集》中。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 “文革”中参与样板戏《沙家浜》的定稿。
80年代以后写了许多描写民国时代风俗人情的小说,受到很高的赞誉。所作《大淖记事》获1981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比较有影响的作品还有《受戒》、《异秉》等。所作小说多写童年、故乡,写记忆里的人和事,在浑朴自然。清淡委婉中表现和谐的意趣。他力求淡泊,脱离外界的喧哗和干扰,精心营构自己的艺术世界。自觉吸收传统文化,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显示出沉从文的师承。在小说散文化方面,开风气之先。
 
2、对于“写意”
长期以来,进入语文课程的小说选文都属于传统的写实主义作品,我们所学的知识,脑海里既有的解读图式,主要是围绕“情节、人物、环境”之类来展开,所以普遍形成了以“故事”和“人物”为基本解读图式来阅读小说的惯性。有时候,读能读懂,但读不出什么特别的意思,有时候,就读不懂而无所适从了。
因此,建构新的阅读图式就非常必要,主要有:“心理”、“荒诞”、“象征”、“反讽”、“写意”。
写意,本是国画的一种画法,用笔不讲究工细,注重神态的表现和抒发作者的情趣。是一种形简而意丰的表现手法
写意小说中人物性格单一,类型化,情节上也无新奇可言,却有大量的风物描写,而且粗看还与人物、情节关系不大。倘使没有读“写意”的图式,我们可能会觉得这些描写多余,使小说“拖沓”、散漫、缺乏统一的“中心”。会读“写意”了,我们就不仅读得懂,而且会读得好,能细细欣赏到,其实“风物”和“意境”才是写意小说最有魅力的部分,写意小说才是最有中国味的小说。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礼嘉镇    E-mail: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427731848@    电话:0519-86231234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