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教基〔2015〕28号
对于开展武进区中小学书香校园建设活动的通知
各中小学:
为加强学校文化建设,有效实施国家课程标准,培养中小学生爱读书、多读书、读好书、会读书的良好习惯,经研究,决定在全区中小学进一步加强和推进书香校园建设,营造良好的读书环境,让学生从读书中汲取民族文化和世界文化精华,积累知识,丰富精神生活,提高中小学生读书写作以及运用祖国语言能力,增强我区中小学生的文学素养和综合素质,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一、提高认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濒诲辩耻辞;读书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之气。&谤诲辩耻辞;李克强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叁次会议所作的政府报告中,首次&濒诲辩耻辞;倡导全民阅读&谤诲辩耻辞;,希望&濒诲辩耻辞;全民读书能够形成一种氛围,无处不在&谤诲辩耻辞;。《江苏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对于促进全民阅读的决定》明确指出:&濒诲辩耻辞;促进全民阅读,应当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有益于社会文明进步的科学文化知识&谤诲辩耻辞;。同时,国家《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在九年义务教育和高中学习阶段的十二年中,中小学生课外读书总量在700万字以上,把读书提到极其重要的位置。建设书香校园,对于中小学生进行广泛阅读、有效阅读,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促进作用,我们必须要有充分的认识,要从&濒诲辩耻辞;立德树人&谤诲辩耻辞;的高度,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角度,全力推进和做好中小学生的读书工作。
二、明确原则
(1)思想性原则。要坚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传承中华文化优秀传统,汲取有益于人类文明进步的科学知识,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通过阅读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逐步形成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取向。
(2)整体性原则。书香校园建设要全员参与,持之以恒,要发挥学校、教师的积极引导作用,积极开发、利用家庭与社会资源,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使读书活动以校园为基点,向家庭、社区延伸和辐射。
(3)课程性原则。要用课程理念建设书香校园,做到有目的、有目标、有计划、有活动、有考核、有评价。唯有课程支持的书香校园,才能真正使阅读走向深入,走向持久,成为师生的生活方式。
(4)差异性原则。书香校园建设应适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水平,适应不同年龄的学生、不同类型的学校,要关注年级差异和学生个体差异,分层要求,合理推进,使每一位学生都乐于阅读、多读好书、读而有效,阅读能力、思维能力和文化素养逐步得到提升。
(5)实践性原则。要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促进读书活动的深入开展,加强读书与学习、读书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在阅读与实践的碰撞中感受真知,领悟人生,实现读书与育人的统一。
叁、确立目标
(一)总体目标
建设书香校园,优化阅读生态,力争用3-5年时间,使全区各中小学均建成书香校园。把读书作为一种生活方式,融入到师生的工作和学习中去,成为师生的自觉需求。通过读书,让人保持思想活力、得到智慧启发、滋养浩然之气,塑造高尚人格,真正实现立德树人教育目标追求。
(二)具体目标
1.提高认识,营造氛围,让教师、家长和社会认同阅读的重要意义,积极支持和认真开展书香校园建设工作;
2.形成持续推进阅读行动的具体计划,成为学校书香校园建设的重要内容,让阅读走进课程,形成具有校本特色的阅读课程,逐步形成学校与区域的阅读文化。
3.学生广泛涉猎古今中外优秀作品,产生浓厚持久的阅读兴趣,养成崇尚阅读、自觉阅读的良好习惯,掌握正确的读书方法,全面落实课程标准的阅读目标。
4.大胆创新,探索面向全体又兼顾个体的促进措施,形成行之有效的读书策略与方法,建立富有成效的管理和考评机制。
四、工作要求
&濒诲辩耻辞;书香校园建设&谤诲辩耻辞;是全民读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将通过广泛宣传,全面启动;进而树立典型,大力推进;进行成效验收,评比表彰,并逐步形成长效机制,使书香校园建设活动成为学校工作的常规活动,不断提高读书质量和水平。
1.科学规划,有序建设书香校园
各校要明确目标,紧密结合学校德育工作、校园文化建设、课程改革和教师队伍建设等,形成书香校园建设方案。各校要进一步建立或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如图书阅览制度、各项评选考核制度等,构建书香校园建设的长效机制。
2.营造氛围,不断优化读书环境
学校要充分利用校报、校刊、橱窗、板报以及校园电视台、闭路电视系统、校园网等,营造浓郁的读书氛围,及时向师生推荐优秀读物,使校园中处处散发书卷的芳香,时时飘荡琅琅书声。
3.加大投入,持续改善读书条件
按照星级高中、义务教育现代化学校标准建好图书馆、阅览室,配齐配好专(兼)职图书管理员,图书馆藏书量、新增图书、报刊订阅量等达到省定类Ⅰ标准要求,为师生提供丰富的精品图书。提倡图书进教室,为学生阅读提供便利。设立图书漂流站,建立班级间、学生间的图书漂流机制,实现图书资源的共享。
4.专业引领,大力倡导教师读书
各校要把教师读书纳入到校本教研、校本培训、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系列活动之中,有针对性地开展阅读教学评估和教师阅读指导技能培训,通过撰写读书笔记、学习心得,举办读书报告会、交流会等,增强教师读书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专业理论水平和综合素质,努力构建一支师德高尚、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学习型教师团队。
5.制度保障,拓展学生读书空间
(1)提高图书流通率,为学生读书创造条件。图书馆、阅览室应全天开放。有条件的学校,周末、节假日要向学生开放图书阅览室。
(2)学校将阅读纳入相关课程和教学考核。学校应当把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结合教学计划,加强阅读教学,保证每周有适当课时用于阅读教学,为学生提供科学的阅读指导。
(3)要创造条件开设校本阅读课程。学校要精心组织、认真指导学生开展阅读活动,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要减轻课业负担,保障学生课外阅读时间。要引导学生加强课外阅读,不断拓宽学生阅读面,让学生在文学、科技、艺术、历史等领域有所涉猎,努力养成并发展自身的兴趣爱好。
(4)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开展校园主题阅读活动。学校要充分挖掘学校和地方传统文化的资源,依托现有的文学社、科学院、小记者站、读书俱乐部等兴趣小组和社团组织,有计划、有步骤的开展各类课外读书活动。学校要提供必要的物质支持,办好校报、校刊、校园网等,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广阔舞台。
(5)结合学段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学校应结合每年4月23日江苏全民阅读日(世界读书日),进一步宣传读书的意义,传播读书的经验、方法等。各校应每年举办读书节,要结合学校实际,丰富活动形式,通过读书报告会、演讲会、故事会、佳作欣赏会、读写大赛、读书征文、知识竞赛、朗诵比赛、读书笔记展评等,使读书活动校本化、系列化、特色化;通过开展&濒诲辩耻辞;读书之星&谤诲辩耻辞;、书香少年、书香班级等评选活动,促进阅读活动优质高效。
6.加强研究,有效提高读书质量
各校要从实际出发,围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指导学生提高阅读能力等进行专题研究,逐步探索和建立适切中小学生课外阅读的评价机制。各校要将语文教师开展读书活动指导工作列入绩效考核范围,做到有计划、有活动、有检查、有总结。要将读书活动纳入学校的活动课程计划。定期开展教师专题读书指导和学生成果评比,定期开设读书指导课和读书指导研究课。
7.典型引路,推动读书活动持久深入。
在广泛、深入开展读书活动的基础上,紧密结合新课程改革和校本教研,探索和总结有效做法和典型经验,注重成果积累与展示,定期展示读书活动成效,介绍师生的先进事迹和读书心得,树立典型,推广先进,加大宣传力度,扩大舆论影响,营造浓郁的书香校园建设氛围,使学校真正成为师生的精神家园。
五、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
区教育局成立书香校园建设活动领导小组。组长:郑全伟;副组长:张世善、谢建伟;组员:贾小南、何良、眭伟新、潘一沁、牟汉平、朱晓承、庄焕方、徐红霞、孙雨青、谭文杰、杨建芬、张立成、张新东。各校要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各处室负责人为成员的书香校园建设领导小组,并以教研组或备课组为单位,成立读书指导小组,形成书香校园建设管理网络。
2.加强资源建设
学校要为书香校园建设创造必要的条件。学校要重视图书馆、阅览室(包括电子阅览室)的建设,确保每年都添置一定量的适合学生读书的新书和电子读物、订阅一定量的报刊。图书馆、阅览室要有固定场所,每周向学生推介新书。学校要向学生定时开放图书馆、阅览室,充分发挥学校图书馆、阅览室在书香校园建设中的作用。电教中心每学期对各学段的推荐篇目要实行优先采购,以保障&濒诲辩耻辞;书香校园建设&谤诲辩耻辞;的顺利推进。
3.加强专题研究
教研部门要切实加强对学生阅读的规划与指导,加强对读书活动的研究,举办与读书密切相关的教研活动和专题研讨,介绍推广先进经验和典型做法,同时将必读书目和推荐读书内容列入考试、考查范围。语文教师评优课、基本功竞赛等,可选取学生必读书目作为竞赛内容。
4.加大考核力度。
区教育局将把书香校园建设活动开展情况纳入素质教育质量评估内容,不定期组织专项检查,对书香校园建设活动的开展情况及时通报,不断地总结经验,表彰先进,促进全区书香校园建设全面深入、持续深化。
附件1:武进区中小学书香校园建设实施方案
附件2:读书活动推荐篇目
常州市武进区教育局
2015年4月21日
常州市武进区教育局办公室 2015年4月21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