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做好2019年学校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通知
各中小学、幼儿园及有关学校:
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一年,做好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意义重大。为贯彻落实各级对于防灾减灾救灾工作部署,切实做好2019年全区学校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现就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切实提高思想认识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加强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明确了我国防灾减灾救灾事业的方向和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濒诲辩耻辞;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社会和谐稳定,是衡量执政党领导力、检验政府执行力、评判国家动员力、彰显民族凝聚力的一个重要方面&谤诲辩耻辞;。2018年10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叁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加强自然灾害防治关系国计民生,要建立高效科学的自然灾害防治体系,提高全社会自然灾害防治能力,为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国家安全提供有力保障。各校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于防灾减灾救灾重要论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固树立灾害风险管理和综合减灾理念,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坚持常态减灾和非常态救灾相统一,努力实现从注重灾后救助向注重灾前预防转变,从应对单一灾种向综合减灾转变,从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全面提升抵御自然灾害的综合防范能力,切实保障学校、广大师生安全和正常教育教学秩序。
二、全面加强组织领导
各校要切实提高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重视程度,将其纳入重要工作日程,克服麻痹大意思想,时刻绷紧安全弦。要按照区委区政府对于防灾减灾救灾的统一部署,加强与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协调沟通,结合实际落实得力举措,形成工作合力,扎实做好学校防灾减灾救灾工作。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构,明确责任人员,压实工作责任,建立健全应急演练、重大事项报告、值班值守、监督检查等制度,不断提高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水平。
叁、着力提升防范水平
各校一定要牢固树立灾害风险管理理念,高度重视减轻灾害风险,转变重救灾轻防灾思想。防灾减灾关系师生安危,宁可十防九空,不可失防万一。要着眼防范暴雨洪涝、台风、地震、暴雪和严寒冰冻等各类自然灾害,认真查找危险源和风险点,加强隐患排查和综合治理,更加突出&濒诲辩耻辞;防&谤诲辩耻辞;的作用。提升灾害预警能力,要加强与当地政府和气象、水利、自然资源、地震等部门沟通协调,及时了解掌握各类灾情预测预报信息,通过校园宣传载体多途径发布灾害预警信息,做到发送到人、预警到人,达到全员无遗漏。各校要结合实际,进一步修订完善各类应急预案,注重提高应急预案的实战性和可操作性,提前制定学校师生紧急疏散转移方案,提前做好人员队伍、资金物资、避灾场所等各项准备,提高灾害事故发生后的转移避险能力。强化落实自然灾害防范工作责任,要明确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完善工作机制。加强应急值守和信息报送,优化和充实值班力量,严格执行值班制度和领导带班制度,特别是加强寄宿制学校值班工作,确保及时处置险情。
四、提高基础承灾能力
&濒诲辩耻辞;常态减灾&谤诲辩耻辞;是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基础,要把各项基础工作做扎实。各校要继续加大投入,持续开展校园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着力提高防灾承灾能力。区教育局将发挥区学校安全联席会议和校园专委会作用,协调各镇、开发区、街道和区有关部门扎实开展校园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各校要坚持日常排查与集中整治相结合,协调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组织开展学校及周边各类自然灾害隐患排查和治理、校舍排查和抗震加固工作,持续提升学校校舍的安全水平。深入贯彻落实《省政府办公厅对于深入推进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建立完善校舍安全保障长效机制的意见》,构建保障中小学校舍安全的制度体系。提高农村地区义务教育学校安全保障长效机制资金的使用效益,支持农村地区义务教育学校维修改造、抗震加固等建设。有条件的地区和学校,要鼓励支持减隔震、地震预警终端等新技术在学校的应用。配合地方防灾减灾主管部门,积极推动把学校作为应急避难场所建设。主动协调规划部门,做好学校布局规划,对新建、改扩建学校选址应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避开危险地段。
五、妥善应对自然灾害
&濒诲辩耻辞;非常态救灾&谤诲辩耻辞;是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保障,要能&濒诲辩耻辞;拉得出、打得赢&谤诲辩耻辞;。遇有暴雨洪涝、暴雪、台风等灾害,学校要按照教育部门的要求,灵活调整教学计划和上学时间,必要时果断停课,并及时通知到学生和家长。一旦学校遭受暴雨洪涝、台风、暴雪等重大自然灾害,学校要按照教育部门的要求,迅速、坚决组织疏散、转移和撒离处于危险区域的师生,保障师生安全,特别是安置好住校学生。对遭受暴雨洪涝等灾害的受灾学校,教室、宿舍等校舍要暂停使用,学校要妥善转移安置师生。学校有师生受伤、校舍受损后,要积极配合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做好受伤师生救治、师生安置复课、灾后重建等工作。相关情况要及时报告当地政府和教育部门。
六、扎实开展教育演练
各校要建立健全防灾减灾救灾宣传教育长效机制,推进防灾减灾救灾宣传教育全覆盖,增强师生防灾减灾意识,提高互救能力与避险技能。将防灾减灾救灾知识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活动,确保覆盖到每一位师生。通过科普宣传、课堂教学、参观考察、体验操作等多种方式开展生动活泼的防灾减灾救灾教育。主动协调有关部门,充分利用科技馆、科普展示馆、消防安全教育基地等校外资源开展防灾减灾救灾宣传教育活动。结合本地多发、易发灾害情况和学校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演练计划和保障措施,按照中小学每月一次、幼儿园每季度一次的要求,加强紧急疏散、逃生自救等应急演练,并带动学生家长广泛参与应急宣传和演练,以提高全社会综合防御和应急处置能力,引导社会公众强化灾害忧患意识。
七、做好全国防灾减灾日有关工作
2019年5月12日是我国第11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为&濒诲辩耻辞;提高灾害防治能力,构筑生命安全防线&谤诲辩耻辞;,5月6日至12日为防灾减灾宣传周。各校要充分认识做好防灾减灾活动的重要性,要研究制定本单位防灾减灾宣传周活动方案,充分利用防灾减灾宣传周的契机和全区防灾减灾设施、场所,大力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对于应急管理和防灾减灾救灾的重要论述,精心组织开展防灾减灾主题活动,提高学校综合减灾能力和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各校要根据本地本校灾害事故风险水平和抵御灾害综合能力,围绕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开展宣传教育,要创新形式、丰富内容,利用常州市学校安全教育平台、通过传统宣传形式、新媒体传播手段、以及场馆体验等方式,面向全体师生普及各类自然灾害以及生产安全、火灾、燃气泄漏、食物中毒等事故的知识和防范应对基本技能,进一步推进防灾减灾知识和技能进学校。
各校要认真总结近年来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经验教训,针对本地本校各类易发灾害事故可能带来的威胁,聘请专家,全面、系统地排查灾害事故隐患,评估灾害风险,摸清灾害事故源。要以保障生命通道畅通为重点,开展专项宣传教育和整治,做好应急疏散和消防救援通道排查和治理。对排查出的灾害风险隐患,要全方位编制本校风险隐患清单,加大整治力度,落实整治措施,明确整治责任和时限。
各校要研究制定本校年度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实施方案和&濒诲辩耻辞;512&谤诲辩耻辞;防灾减灾宣传周活动计划,并全面开展宣传周主题活动。请各校于5月17日前,将有关防灾减灾救灾年度工作方案、&濒诲辩耻辞;512&谤诲辩耻辞;防灾减灾宣传周活动计划及工作开展情况等过程性材料及时上报区教育局安全综治科。
联系人:蒋建峰,联系电话:67897019,电子邮箱:694057497蔼调域名已经过期皑。
常州市武进区教育局
2019年5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