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宗教工作基本方针》教学案
秦建英
【考情解读】
1.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苍产蝉辫;
2. 我国处理民主关系的基本原则
3.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4. 中国共产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
【复习重点】
1. 我国处理民主关系的基本原则
2.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
【构建知识体系】
【复习过程】
一、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一)我国民族概括
1. 56个民族,55个少数民族
2. 我们伟大的祖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
(二)我国民族关系
1. 我国已经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主关系(新型民族关系)
(注意:各民族间经济、文化等发展不平衡的状况依然存在,难以在短期内消除。)
2. 巩固社会主义民主关系,我们该做什么
①十分珍惜、不断巩固和发展民族关系;
②自觉履行宪法规定的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
③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实际行动共同维护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二、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一)民族平等原则
1. 地位平等
2. 权利义务平等(注意:平等≠相同)
(二)民族团结原则
民族团结的重要性:民族的团结、民族的凝聚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社会稳定的前提,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是国家统一的基础。
(叁)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
必要性:是由社会主义的本质决定的,是国家实现现代化和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易错点辨析】
民族平等是民族团结的前提。
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
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物质保障。
【注意】:注意选择题选项故意颠倒它们的关系。
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一)是什么
1.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
(1) 前提:国家统一
(2)区域: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注意:“聚居”的地方不等于“居住”的地方)
自治地方: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注意:没有自治乡这一概念,自治地方不包括民族乡;某某省、某某市虽然有少数民族,但也不能叫做自治地方。)
(3)自治机关: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监察委员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不属于自治机关)
(4)自治权:是(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根据本地方实际情况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政策,自主(注意:不是高度的自治权,也不是完全的自治权)
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这句话是高频考点,防替换)
2. 地位:我国的基本民族政策,也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二)为什么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 必然性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必然选择,是由我国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决定的。
2、优越性
(1)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
(注意: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国家统一为前提和基础。)
(2)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
(3)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4)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蓬勃发展
【比较】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能够把少数民族的特殊利益与国家整体利益协调起来。
【典型例题】
1.(2019年全国卷1)某市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中,把民族团结教育纳入国民教育、社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全过程,在颁金节、古尔邦节等民族节日期间举行多民族的联谊活动,把少数民族风俗、民情等融入舞蹈、声乐剧目之中,创建活动取得显著成效。上述做法( )
①促进了各民族的和睦共处 ②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共同体意识
③开创了经济文化融合发展的新局面④是民族自治地方自主管理教育文化事业的体现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2019年全国卷3)2018年,西藏自治区开始实施以“神圣国土守护者、幸福家园建设者”为主题的乡村振兴工程,将边民脱贫致富和守边固边相结合,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短板,加快边境地区发展。边疆民族地区实施乡村振兴工程( )
①是充分发挥民族地区资源优势的要求 ②保障了自治区少数民族人民的自治权
③是保证边防安全、维护国家统一的重要举措
④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激发各族人民的爱国热情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 (2019年江苏卷)2019年是西藏民主改革60周年。60年来,西藏社会实现了由封建农奴制度向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性飞跃,西藏发展实现了由贫穷落后向文明进步的伟大跨越。这些成就的取得是因为( )
①始终坚持了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②民族区域自治提供了根本制度保证
③西藏人民充分享有当家作主的权利④民族间发展不平衡的状况已经改变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 (2018年全国卷2)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2015年启动,近三年时间有519名内地医疗专家接力进藏救死扶伤、传道授业,430项区域内医疗技术领域空白得到填补,285种大病不再出自治区治疗,533名西藏本地医疗骨干获得培养……守护高原生命与健康的接力棒正在世界屋脊传递。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是( )
①改善西藏民生,促进平衡发展的有力举措②实现西藏经济社会与内地共同发展的基础
③推动西藏医疗事业跨越式发展的有效路径④维护西藏各民族平等健康权利的根本保障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 (2018年江苏卷)毛南族人口较少,主要分布于广西西北部的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历经30年扶贫开发,该县贫困发生率已由77%减少到目前的15%,2017年地区生产总值和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分别是1987年的27倍和40倍。这表明( )
A.扶贫开发是解决民族问题的关键叠.我国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
C.我国民族自治地方充分享有自治权顿.民族区域自治保障了少数民族利益
6. (2018年江苏卷)毛南族人口较少,主要分布于广西西北部的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历经30年扶贫开发,该县贫困发生率已由77%减少到目前的15%,2017年地区生产总值和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分别是1987年的27倍和40倍。这表明( )
A.扶贫开发是解决民族问题的关键叠.我国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
C.我国民族自治地方充分享有自治权顿.民族区域自治保障了少数民族利益
四、中国共产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
(一)我国宗教概况 我国是多宗教的国家。
我国信仰宗教的人数占总人口的比例不大,但绝对数字不小。
有的民族几乎全民族都信仰宗教。
我国主要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和基督教五大宗教。
宗教的本质是唯心主义世界观。(注意:不能说宗教的本质发生了变化,仍然是唯
心主义世界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宗教状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宗教成为信教群众自办的事业;
宗教团体成为爱国组织;宗教界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爱国统一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教群众成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积极力量。
宗教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社会主义为发挥宗教的积极因素、抑制其消极
因素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
1. 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既保护信仰宗教的自由,又保护不信仰宗教的自由。
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注意:不是保护一切宗教活动。宗教活动在内容与形式上都要合法,如宗教活动要在宗教活动场所内进行、不得利用宗教活动反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等)
2. 依法管理宗教事务
宗教信仰自由不意味着国家不管理宗教事务。
邪教不是宗教,邪教的本质是反人类、反社会、反科学。
3. 我国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坚持宗教的中国化方向)
不受外国势力的支配。(但可以开展正常的交流)
4. 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注意】“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这一表述是错误的,宗教的本质是唯心主义世界观,因此不是与社会主义相适应。
(叁)弘扬科学精神
要遵循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宗教。
【注意】“消灭宗教”“鼓励宗教”等表述都是不科学的。
【典型例题】
1.(2018年天津卷)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召开前夕,全国政协委员十一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杰布前往青海、西藏八个地市州调研,通过和农牧民接触,细致调查,结合数据和实例为参加政协会议准备提案。十一世班禅的做法( )
A.说明佛教能够与社会主义相适应叠.表明宗教信仰自由是公民的基本权利
C.行使了政协委员对国家大事的决定权顿.表明爱国宗教人士是国家建设的积极力量
2.(2017年江苏卷)门巴族主要分布在西藏东南部的门隅和墨脱地区,解放前仍过着刀耕火种的生活。西藏解放后,实行民族区域自治,门巴族人民逐渐摆脱经济落后状态,生活有了显着改善。这说明
①我国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②我国实行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具有优越性
③我国消除了各民族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状况
④我国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课后练习】《优化方案》 配套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