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作目标
总体目标
工作室将以“专业引领、同伴互助、交流研讨、共同发展”为宗旨,以教育科研为先导,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以网络为交流载体,融科学性、实践性、研究性于一体,遵循优秀教师的成长规律,通过叁年为一个周期的工作计划的实施,有效推动名师工作室成员的专业成长,力争形成在市、区、校内有较大影响的、具有引领和辐射作用的中学物理骨干教师研修队伍。
具体目标
1、打造一个有特色的教研团队。通过叁年为周期的培养计划的实施,有效推动成员综合素质的提高以及研修教师扎实的专业知识,掌握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形成具有个人特色的课堂教学风格。力求在一个工作周期内使工作室成员在师德规范上出样板,课堂教学上出精品,课题研究上出成果,实现工作室所有成员的专业成长和专业化发展,最终形成有着浓郁的物理文化底蕴的教研团队,以引领学科教学共同发展。
2、做好一个有价值的课题研究。在课余利用集体的智慧,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积极开展课题研究。
3、上好一节高质量的课堂观摩。工作室的每一位成员,每年都要在校区或区以上上一节高质量的观摩课,并邀请有关专家进行指导点评,借此机会利用工作室的平台组织召开研讨会、名师论坛,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传播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帮助成员解决教与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充分发挥名师的带头、示范、辐射作用,从而形成名优群体效应,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与倍增。
4、搭建一个多功能的网络平台。开创本工作室专题网站,及时传递工作室成员之间的学习成果,交流“工作室”的研究成果,使网络平台能成为学科教学动态工作站、成果辐射源和资源生成站。
5、取得一批有意义的科研成果。工作室教育教学、教科研等成果以论文、研究报告、案例、录像课等方式等形式向外输出,汇集成册。
二、工作任务
1、组织研修成员理论学习,快速提高专业素养
组织研修成员阅读相关书籍,除了自学以外,定期开展交流活动,谈体会、谈感悟,结合新课程理论与中学物理课程标准,更新知识结构,转变过去教学中的陈旧观点,树立符合新课标的新观点,使每个成员的专业素养以及理念都能快速提提升。
2、扎实开展课堂教学研究,积极锻造精品课堂
在课堂教学中,用心感悟教学、反思教学,扎扎实实开展教学研究,结合研修成员的实际情况,提升其驾驭课堂的能力,争取每一位成员都能上成多媒体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相结合的精品课堂。
3、有序开展课题研究,落实引领学科发展
利用工作室平台,有序开展课题究,快速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落实引领学科发展的目标。
4、时常组织开展专题培训,促进成员专业发展
针对本名师工作室教师的发展需要,除了自主研修外,还将聘请专家作专题培训,并适时组织工作室成员走出去外出培训,提升名师工作室教师的实施课程和研究的能力,促进名师团队的专业发展。
5、力求整合各种优势资源,实现资源倍增共享
整合和开发优质的课程资源,收集优秀的教学成果,建立系统的资源库,以网络形式进行辐射和推广,实现资源共享。
叁、工作措施
1、每位成员要制订个人的叁年成长计划,以及每学期的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和工作计划。
2、工作室成员积极主动与先进教育理论对话、与课标对话、与教材对话、与同伴对话,以此发现问题、拓宽视野、提升素养。同时做到根据工作室的研究项目积极收集并上传与研究内容相关的教学资源。
3、规范工作室日常管理和考勤。 每月开展一次教学研讨活动;每学年上一次观摩示范课或研究课;有机会安排进行一次外出交流学习;每年至少一次聘请专家举行专题讲座,进行理论指导。
4、合理安排网站栏目,加强网站管理,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形成有一定实效的工作室网站。
5、加强与其他工作室、研究团体的交流与互动,实现资源共享、思想碰撞、共同提高。
6、工作室的工作指导采用网络互动、集中开会等形式,领衔人要带头上示范课、开讲座,言传身教,率先垂范,每年一次检查,两年总结。
7、每学年主要由领衔人负责,对工作室成员进行年度考核,并把考核情况以及研究成果在工作室网站上公布、交流。
四、特色文化建设
特色文化是一个名师工作室品位、内涵的重要体现,特色文化建设也是名师工作室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1、本工作室会以礼嘉中学“和”文化为依托,创建自己的工作室文化特色。优秀的校园文化特色无时无刻不在浸染熏陶着教师个人教学特色,因此借助优秀的校园文化,积极开展有效的教学研究,积淀工作室的物理文化底蕴。
2、要树立以“成果分享”为目的工作室理念。不论是工作开展阶段还是成果汇报阶段,每一位成员都加强自己善于分享的意识,向向同伴学习,让成果分享,共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