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栏目列表
《基于主题语境的过程性写作法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开题报告
发布时间:2021-09-17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李珍珍

基于主题语境的过程性写作法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开题报告)

常州市武进区礼嘉中学 李珍珍、吴丹

本课题于2021年3月设计立项,并着手建立研究组织、学习理论文献等研究准备工作。2021年4月被批准为常州市备案课题。

 

一、课题概要

(一)概念及界定

主题语境是一种围绕某个中心话题而创设的学习语言的环境(厂补苍诲谤补,2006),主题语境为学习活动创设了一个接近生活中实际运用的场景,起到了链接学习场景和生活场景的桥梁作用。学生在完整的语境中感知、理解、内化、运用语言知识,方能清晰地掌握语言的使用,进而深化学习内容。主题语境必须秉持学生为本,实践至上的理念。教师通过大量理论论证与实践尝试,最终创设符合学习需求与生活实际的教学情境,既能够提升教学效率,强化知识传输;同样亦具有诙谐性,能够吸引学生关注,提升学生学习主观动力,感受学习乐趣所在(李吉林,2007)。王初明(2017)则认为语境的重要性不容忽视。语境决定了语言使用的准确性和恰当性。换句话说,真正语境中的学习者很容易理解、使用、创造和生成。主题语境的设置同时还促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学会用英语思考、用英语做事。主题语境渗透了价值观教育,通过设置语境的方式帮助学生潜移默化间提升对于“主题”的理解能力,此时教师通过定向提示与指引,往往能够在提升学生思考能力与分析能力方面达成事半功倍的效果(倪荣业,2018)。

过程性写作法将学生的写作视作一个循环往复、相互渗透、相互交叉的心理认知和创造的过程,而非一个线性的过程。它关注的是学生的写作过程,而不是学生写作活动最终产出的作品本身;它强调的是写作的认知过程和解决语境交际的行动,注重写作内容的构思和表达,突出“写作-评价-修改-写作”该循环的重要性。理论视角观之,过程性写作法肯定思维对于写作的基石意义,其真正脱离了传统教学范畴过于重视语法,修辞等固定教学模式,而是化静为动,提升思维能力与互动能力。其重点不在于死记硬背,而是重视写作整体流程,肯定互动与交流的关键意义(Rodrigues, R.J,1985)。

(二)背景与价值

研究背景新高考英语改革后,英语写作显得尤为重要。作文篇数从以前的一篇增加为两篇,分值从以前的25分提高到40分。如此一来,写作逐渐成为英语学习的一个重难点,部分学生开始对写作有畏难和抵触心理。第一老师们通常忽略主题语境的构建,只给一个写作题目,且往往忽视写作的过程。第二老师只在意写作的结果,给学生收集好词好句并汇编成学案,供学生借鉴和背诵。第叁长期以往,导致学生无法激活已掌握的英语知识来为写作服务,且写出的作文千篇一律,没有新意,削弱了学生写作的兴趣和积极性。为了解决上述写作中存在的问题,本课题计划开展基于主题语境的过程性写作法研究,为学生构建更为合理的写作思路和方法,提升高中生的英语写作水平。

研究价值:本研究以礼嘉中学高中学生为研究对象,选择将“过程性写作法”结合到主题语境中进行研究,以寻找一种更为有效的、适合高中学生学习特点的英语写作教学方法,为高中的英语写作教学提供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从理论方面看,本研究是对现有过程性写作研究,特别是高中阶段研究的丰富和补充;此外,本研究将“主题语境”理论与外语学习的写作技能相联系,拓展了语境理论在外语学习研究中的应用范围。从教学实际来看,本研究提供给教师一种新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手段,帮助教师更加有效地进行写作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态度,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认知能力,让学生学会写作的方法和技巧,从而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提高学生写作成绩。

(叁)目标与内容

1.研究目标:

1) 通过研究,帮助学生在学习语言知识的同时,培养其学习、分析、评价的能力,进一步推进学生英语学习能力的发展。

2) 通过研究,探究基于主题语境的过程性写作教学法确实是否能够提升学生写作词汇丰富度,有效提高学生写作成绩,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3)通过研究,对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分析,加深教师对主题语境的过程性写作法的理解,激发教师对写作教学的思考,更新自身教学观念,关注教学过程,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研究内容:

本研究立足于建构主义理论、交际教学法、“最近发展区”原理,支架理论等理论知识,笔者计划在自己所任教的班级中开展过程性写作教学行动研究,以期找到能够提升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写作教学方法,展开以下研究设计。有关过程性写作在实施中的具体步骤,很多国外学者提出了自己的见解,笔者更倾向于Rodrigues, R.J,1985提出的过程性写作的个步骤,包括写前准备初稿互评重写批阅交流定稿 。本研究内容如下:

1) 基于主题语境的过程性写作法的准备工作及文献研究。

a) 确定课题组成员及分工,收集理论资料,进行调查分析,起草课题研究方案并对方案进行论证,完成课题立项的申报。

b) 课题相关文献资料的学习与研究。

2) 现阶段本校学生英语写作现状的调查与分析研究。

a) 调查本校学生的写作现状。

b) 通过调查问卷,课堂实测等形式记录并分析学生的写作现状。

3) 制定基于主题语境的过程性写作法的教学模式并开展教学活动。

a) 贯彻此课题实验的精神,组织学员进行过程性写作法教学的培训。

b) 明确课题研究思路和课题组成员各自的任务制定研究计划,开展研究活动。

c) 积极安排和开展实验课的研究工作,并以理论学习、调查分析、课例研究、教学沙龙等主要形式进行课题研究。

4)  基于主题语境的过程性写作法的教学模式

补)输入阶段:重视自由联想,丰富构思形式,教师同样可以进行层次提问,梳理简单逻辑,拟定要点提纲,辅助思路理顺。

产)初稿写作阶段:学生在构思妥善基础上,尝试利用合理化的语句对于自身想法加以表达,教师起到监督以及辅助作用,确保学生能够将内心所想进行表达,不需要过分重视语法等细节。

c) 同学互评阶段:学生分成若干交流小组,对于教师给定的问题进行互动交流,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编对话等方式呈现成果教师起到引导与鼓励作用,成为助燃讨论氛围的催化剂。

d) 第二稿写作阶段:学生以同学互评阶段反馈问题作为发力点,重新审视初稿,并对于不足之处加以完善,此阶段应重视写作主体是否突出、内容是否合理、文体是否恰当、表达是否准确、细节是否典型等技术性错误。

e) 教师批阅阶段:这一阶段包含了教师对学生写作描叙、定义、一致性等因素的指导。教师应多次阅读,确保真正了解学习写作,不仅对于大概内容进行了解,同时探究其语法等细节操作,明确文章优缺点。

f) 师生交流阶段:教师与学生围绕二稿问题进行交流,详细解决问题错误原因,并对于改进措施进行良好介绍。

g) 定稿阶段:学生结合同伴互评以及师生交流两大环节的重要意见,给

出相对应的改进措施,完成写作第叁稿,并将成稿、写作提纲以及初稿等都交

给教师。教师对于可读性进行更深刻,更具针对性的细致评价。(韩金龙,2001:

12-14. 6)。

5)论证基于主题语境的过程性写作法的实操性和成果。

a) 筛选、整理、分析、加工实验资料和数据。

b) 撰写研究结题报告。

c) 举行研究成果演示会。主要以教学论文、教学总结、教学设计或教案、课件设计、学科竞赛成绩,教师获奖、结题报告等形式反映研究成果。

d) 成果鉴定。

(四)借鉴与创新

1.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国外研究现状:在对过程性写作进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很多国内外学者对过程性写作展开了实践研究。国外诸多学者率先开展了对过程性写作与高中英语教学关系的研究。典型的代表人物如下。Moore 率先开展了过程性写作教学的尝试。他在自己所任教的学生中按照“构思、草稿、学生互改、二稿、教师讲评”的步骤进行了过程性写作教学,在连续进行了五周的教学过程性写作之后,学生的写作水平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Adipattaranun(2007)跟踪观察了 9 名高中一年级的学生在过程性写作课堂上的表现,在对这些学生连续观察了一个学期后,他发现这 9 名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都得到了较大的提高。Carney(2012)在自己任教的班级中摸索出了独特的过程写作教学流程,包括写前准备阶段、初稿阶段、二稿阶段、三稿修改阶段、编辑阶段和教师评估阶段。他尤其关注其中的写前准备、三稿修改及编辑阶段,认为这些步骤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Widodo(2015)在高中英语写作课堂中采用了过程性写作,在写作过程中非常注重学生间的合作学习。通过引导学生互相交流写作构思、分享写作素材等,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水平。

研究现状: 20 世纪 90 年代开始,一些中学英语教师在了解过程性写作后,借鉴了大学英语教师的写作教学模式,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开始尝试过程性写作教学。马跃珂和陈皓磊(2002)在 2000 级的两个高中平行班中进行了过程性写作教学实验,所得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过程性写作班级的作文水平远远超过采用结果性写作班级的写作水平,尤其在拼写和语法错误方面进步明显。吴锦和张在新(2015)对 91 名高中生开展了过程性写作教学实验,结果表明过程性写作是适合在中国的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开展的。马红梅(2017)在自己所任教的高一年级学生中开展过程性写作。韦冬葵(2018)在广西钦州市第二中学高一学生,进行了过程性写作教学课例展示。在这些课例中,学生经历了小组讨论-写提纲-写初稿-小组讨论-写二稿-小组讨论-写三稿-教师反馈-定稿的写作步骤后,写作的成品质量较高。在这些教学案例中,教师都非常擅长抓住同伴反馈过程中的关键细节,把二次反馈和师生反思落到实处。孙耀东(2020)在自己所任教的两个班级开展了过程性写作教学的应用研究,结果表明过程性写作教学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2.本课题可能的创新之处

    由于当前较多采用传统范畴中的结果导向写作法,老师虽然帮助学生修改,但却忽视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因此效果往往难堪理想。相较于传统的结果写作法,过程性写作法有以下创新之处:

1) 更重视教师写作指导,主张多稿写作,一般包含以下几个环节:构思、起草初稿、小组共同讨论、反复修改、最终定稿。这一类教学方法更贴近实际需求,对于提升学生英语写作能力亦是效果显着,因此颇受教师喜爱。

2) 文献研究显示,过程性写作教学法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丰富的实践案例,在国内外均是一个广受关注的教学法,众多学者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对该教学进行了充分的验证和讨论。我国学者和教育工作者们也对过程性写作法保持较高的研究热情。但就目前的文献研究结果来看,针对高中阶段的研究还比较薄弱,研究的案例比较少。因此,结合主题语境,研究过程性写作教学在实际中的运用是一个较有新意的研究方向。

(五)思路与方法

1.基本思路

    本课题遵循“前期准备——文献研究——实验进行——总结成果”的思路开展研究。本研究立足于建构主义理论、交际教学法、“最近发展区”原理,支架理论等理论知识,笔者计划在自己所任教的班级中开展过程性写作教学行动研究,以期找到能够提升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写作教学方法。

2.研究方法

    本研究以实验研究为主,同时综合运用了文献综述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

1) 实验研究:此项为应用研究,本研究将通过SPSS 23.0 软件对实验前后的数据进行对比处理分析。探讨基于主题语境的过程性写作法对于提高学生写作成绩是否有正面效果,并进一步提出针对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建议和教学改进策略。

2) 文献综述法:笔者通过收集整理写作教学法的发展历程、过程性写作法的提出和发展、主题语境的内涵和理论基础、探寻不同阶段的、不同流派的观点和方法。通过查阅学习认知心理学、建构主义理论、交际教学法、“最近发展区”原理,支架理论等理论知识,为基于主题语境的过程性写作法教学模式的实践找到了理论依据。

3) 问卷调查法:本研究进行两次调查问卷,一次调查问卷在实验研究前,一次在实验研究后,了解基于主题语境的过程性写作教学法对学生的影响和其实施效果。

4) 访谈法:与教师、学生分别进行访谈。和老师的访谈一方面可以了解教师在写作教学上的遇到的问题以及探讨基于主题语境的过程性写作法的教学设计,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英语教师的观察,侧面了解学生的英语写作情况。通过和学生的访谈,进一步了解学生在写作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以及渴望得到哪方面的帮助。

(六)过程与计划

本课题计划3年时间完成,根据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将分下列四个阶段展开:


完成时间

责任人

分工内容

一:准备阶段

2020年12月-2021年3月

李珍珍、吴丹

1.确定课题组成员及分工,收集理论资料,进行调查分析,起草课题研究方案并对方案进行论证。

2.完成课题立项的申报。

二:文献研究阶段

2021年4月-2021年8月

李珍珍、吴丹、尹惠英

1.课题相关文献资料的学习。

2.贯彻此课题实验的精神,组织学员进行过程性写作法教学的培训。

3.调查分析本校学生的写作现状,分析所存在的问题。

4.明确课题研究思路和课题组成员各自的任务,制定研究计划,开展研究活动。

5.编制出实验所需要的相关量表。

6.落实好成员在实验中的职责。

叁:实验进行阶段

2021年9月—2022年6月

李珍珍、吴丹、徐春霞

1. 积极安排和开展实验课的研究工作,并以理论学习、调查分析、课例研究、教学沙龙等主要形式进行课题研究。

2.课题组成员每学期开设一节校级课题研究课,并争取开设对外区观摩研讨课。所有成员每个月至少撰写一篇与课题相关的反思。每学期撰写相关论文且至少开展一次有关课题的教学沙龙或教师论坛活动。

3.加强课题网站的建设,做好材料的积累和上传工作。

四:总结成果阶段

2022920232

李珍珍、吴丹

1.筛选、整理、分析、加工实验资料和数据。

2.撰写研究结题报告。

3.举行研究成果演示会。主要以教学论文、教学总结、教学设计或教案、课件设计、学科竞赛成绩,教师获奖、结题报告等形式反映研究成果。

4.成果鉴定。

 

二、前段工作

1. 积极准备,成立课题组。

课题主持人:李珍珍、吴丹

课题组员:尹惠英、徐春霞、袁莉莉、徐德友、张银燕、章爱军、丛银平、李娜、李菲、章银

为确保本课题的顺利实施,课题组员主要由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牵头,带领部分年轻教师,共同分享教学经验,攻克教学难题,潜心研究课题。课题主持人及全体组员前期已顺利完成准备工作,对方案进行了反复论证,完成了课题的申报。

2. 明确分工,钻研文献。

课题主持人精心准备文献资料给课题组成员,成员们利用空余时间和集体备课时间认真阅读和钻研文献并明确各自的分工和职责:

李珍珍、吴丹:课题主持人,全面负责课题主体设计和组织工作、做好文献收集工作和课题网站的建设和维护;

尹惠英、徐春霞、袁莉莉、徐德友、张银燕:钻研课题,分析课题的总体框架及可行性,为课题后续的实验课研究提供参考和建议;

章爱军、丛银平、李娜、李菲、章银:钻研课题,开展具体实验课的教学,并做好教学反思,形成书面总结等。

3. 分析教学现状,开展问卷调查。

李珍珍和吴丹设计了一份基于学生写作现状的问卷调查,对问卷数据进行分析和总结,此份调查报告对后续的研究活动提供了参考价值。

4. 开展实验研究,为课题的进一步推进夯实基础

李珍珍开设了一堂B5U1 Integrated skills (II) online news media写作公开课。针对本课题主题,全体课题成员围绕这堂写作课进行评课研讨活动,认真剖析“主题语境”和“过程性写作法”在写作课中的价值及后续进一步的优化。

叁、下步打算

根据本课题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根据目前进展情况,从现在到下个学期将着力做好如下几项工作:

1. 积极开展实践研究。

积极安排和开展实验课的研究工作,并以理论学习、调查分析、课例研究、教学沙龙等主要形式进行课题研究。课题组成员每学期开设一节校级课题研究课,并争取开设对外区观摩研讨课。所有成员每个月至少撰写一篇与课题相关的反思,每学期撰写相关论文且至少开展一次有关课题的教学沙龙或教师论坛活动。加强课题网站的建设,做好材料的积累和上传工作。

2. 分析数据,总结课题成果。

1) 课题组成员在实践中分析得失,总结经验,提炼思想,撰写总结报告,并着手课题中期评估报告。

2) 举行研究成果演示会。主要以教学论文、教学总结、教学设计或教案、课件设计、学科竞赛成绩,教师获奖、结题报告等形式反映研究成果。

3) 进一步建设和优化课题网站,加强交流或和成果展示。

 

《基于主题语境的过程性写作法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课题组

2021年9月16日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主办单位: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礼嘉镇    E-mail: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427731848@    电话:0519-86231234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