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评》为导,精准施策
--新高考背景下高叁地理备课组建设
常州市武进区礼嘉中学 王小春
【摘要】新高考背景下第一年的高叁地理复习,有着不同于以往的挑战。备课组如何尽快地形成高叁地理复习教育教学合力呢?笔者是主要从复习的导向、教研活动的开展、教学调整、分工协作、作业设计、精准讲评上阐述了高叁一年来备课组的一些主要做法。
【关键词】备课组 教育教学 作业设计 教研活动
备课组是学校基层的管理实体,是直接面对一线教学的是教学研究的组织,又因为备课组往往是同年级同学科的教师组成,因此面对共同的教学问题多,在教学研讨过程中更有共同的话题,更易产生思维碰撞的火花。江苏省已进入新一轮的高考改革,与以往相比,取消高考考试说明,取而代之以《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以下简称《评价》)作为考试的导向,因此高叁备课组在新的高考形势下,面临更多的教育教学问题。教学质量作为学校办学的生命线,体现学校办学的质量,这恰恰与教师的教学水平有着直接密切的关系。备课组作为最贴近一线教师的管理单元,其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教师水平的提升、教学合力的形成。
如何在新高考背景下,备课组迅速形成教育教学的合力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
一、钻研《评价》,明确导向
高考是国家为高等院校输送人才的选拔性考试,《评价》点明了要“引导教学”,所以高叁备考复习必须以《评价》为导向,才能使不偏离方向。在平时备课组研讨时,注意随时翻阅《评价》,以校正备课中出现的偏差,提高备课的精准性,提长复习的效率和效果。比如在复习《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和差异性》一节中的垂直地带性分异时,为了突出《评价》中的“四翼”特点,我们选取了“林线和雪线”作为这一节中的小专题来进行复习。以“雪线”为例,首先帮助学生明确其概念;其次是给学生“世界雪线随纬度变化的高程”图,让学生来读出世界雪线高程分布的大致规律;第叁,引导学生来思考和讨论影响雪线高程变化的大致因素,并由学生来进行总结,完成雪线知识框架的建构。但是在“四翼”的要求,很突出的一条是“创新性”,同时课标的学业水平要求中对应高考要求的水平叁和水平四,即要求能在给定的复杂地理事象和现实中解决地理问题。因此光是完成框架的建构还不足以应付高考,需要更进一步让学生学会应用和迁移,所以接下来精选往年高考出现的涉及雪线的真题作为例题,帮助学生完成应用与迁移,实现知识的内化。
二、依托网络,发挥特长,对照《评价》,定随结合二次备课
本校为了促进教研活动的开展,在课务上尽可能为备课组安排了一周一次的集体备课活动,但是因为每位教师课务量都大,集中活动确实存在困难。为保证教研活动的开展,要充分利用零碎的时间。一是利用课间休息时间,讨论一些具体的教学细节,如作业中某题答案的解析、讨论某个知识点评讲方式等;二借助网络展开集备工作,现在网络通讯发达,为备课组教师间随时随地就某一具体细小教学问题展开讨论提供了极为便利的条件。备课组长专门建了微信群,每周的集备先指定一名主备人员或是先集体商定下个星期或阶段上什么内容,将电子稿或手写稿拍照上传到群里,其他教师提出修改意见,然后各班任课教师再根据班级的学情,对照《评价》进行二次备课。叁、其中要注意发挥每位教师在学科上的优势,如本组中的王老师信息技术能力强,让其负责将收集到的好的专题文本稿转化为的电子稿、文档的排版、课件制作;时老师带高叁的次数多,经验丰富,主要负责对教学案等内容质量的审核,根据《评价》的要求,对教学案作出适当的调整;卞老师思想活跃,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快,教学思维灵活,让其负责重要教学情景的设计和材料的收集。
叁、以《评价》为准,精研模考,及时调整
高叁的重大考试资次数多,采用试卷均是各大市对高考导向和最新信息潜心研究的结晶,对于一线教学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每次对重大考试的试卷,备课组都坐下来静心研讨。以《评价》为准,分析每一题体现了出来的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以及对学生核心素养的考察。对照平时教学中,在同类知识点复习上存在的问题及差距,及时调整教学。同时归纳多份本省各大市模拟卷,列出考试中的高频考点、原理、过程等主干知识,将其作为后面一阶段的教学导向,同时及时调整原有的教学安排,减少非重点和低频知识的复习强度和时间。
四、分工协作,提前预设,及早安排
高叁复习的时间紧、任务重,面对新形势,不可能照排以往的复习经验,在复习教学的同时还需要不断地研究新高考信息。所以备课组在进入高叁时就订下了初步的总体复习计划,分学期计划、月度计划、周计划,细分到每一节课大体上哪些内容,以确保复习的进度。在每次重大的考试结束后,根据考试的具体怀情况再次进行微调。
在一轮复习还在进行的同时,就着手开始收集和整理、编制二轮复习时需要用到的资料。备课组教师每人分配具体任务,确定好任务完的时间,保证在进行相关内容复习前,有完备的资料可以使用。
五、分类汇总、分层设计、典变结合、明确作业要求
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完全统一的作业和要求,并不能保证和促进每个学生都取得发展,因此我们在布置作业时对作业分了基础、中等、难叁个等级,要求基础部分全部完成、中等部分尽量完成,难的部分同学尝试完成(以上次重大考试成绩作为划定的依据)。作业设计过程中,典型题和变式训练放在一起,促进学生的知识迁移。在教学之余,将学生做过的大题分类汇总,帮助学生进行类型的复习,建立自己的答题模板,并作针对性的拓展训练。
六、大数据分析,关注痛点,打通难点
重大考试常州地区已经实现了信息化阅卷,同时很多学校也购买了了信息化阅卷的服务,为教师平时信息化批阅作业也提供了便利条件。在重大考试中和平时作业中,用好信息化阅卷服务提供的小题分析分,可以很清晰地知道在试卷和作业评讲过程中,哪些题需要精讲精练,可以明确了解学生涉及知识点的理解程度,关注到学生痛点,通过针对性讲解和训练,打能学生学习上的难点。
另外还可通过截屏功能,将答题规范导致的失分情况呈现给学生,加强答题规范训练。
备课组工作细碎而烦琐,有时难觅其中的系统性工作。以上仅为一年来高叁地理备课组工作的一些主要做法,敬请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