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迭协办船政
清同治五年(1866年),胡雪岩协助左宗棠在福州开办"福州船政局",成立中国史上第一家新式造船厂。就在船厂刚刚动工不久,时逢西北事起,朝廷突然下令左宗棠调任陕甘总督。左宗棠赴任之前,一面向朝廷推荐江西巡府沉葆桢任船政大臣,一面又竭力推荐胡雪岩协助料理船政的一切具体事务。
清同治八年(1869年)秋船厂的第一艘轮船"万年清"号下水成功。这艘轮船从马尾试航一直行驶到达天津港,当人们首次看到中国自己制造的轮船时,万众欢腾,盛况空前,连洋人也深感惊奇。
清同治十年(1871年)初,"镇海"号兵轮又下水成功。远在边陲的左宗棠得知这些消息,特别写信给胡雪岩:"闽局各事日见精进,轮船无须外国匠师,此是好消息……阁下创议之功伟矣。见在学徒匠日见精进,美不胜收,驾驶之人亦易选择,去海之害,收海之利,此吾中国一大转机,由贫弱而富强,实基于此。"
折迭功成名就
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阜康钱庄支店达20多处,布及大江南北。资金2000万余两,田地万亩。由于辅助左宗棠有功,曾授江西候补道,赐穿黄马褂,是一个典型的官商。
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11月),时任陕甘总督的左宗棠调兵遣将,准备发兵新疆。带兵打仗需要粮食。左给胡致信,请胡向上海滩的外国银行借款,解西征军燃眉之急。当时借外债很难,连恭亲王向洋人举债都被拒绝。但胡雪岩非同一般,朝廷办不成的事他办成了。他以江苏、浙江、广东海关收入作担保,先后六次出面借外债1870万两白银,解决了西征军的经费问题。胡还给西征将士送了"诸葛行军散"、"胡氏避瘟丹"等大批药材,免去了水土不服之虞。左宗棠赞曰:"雪岩之功,实一时无两。"
清同治十叁年(1874年),筹设胡庆余堂雪记国药号。
清光绪二年(1876年)于杭州涌金门外购地10余亩建成胶厂。
清光绪叁年(1877年),胡雪岩帮左宗棠创建"兰州织呢总局",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早的一所官办轻工公司。
清光绪四年(1878年),55岁的胡雪岩成立"胡庆余堂"药号,正式营业。胡雪岩在全盛时期开创的胡庆余堂将他救死扶伤的对象范围扩大到全天下所有的百姓。在胡雪岩的主持下,胡庆余堂推出了十四大类成药,并免费赠送辟瘟丹、痧药等民家必备的太平药,在《申报》上大做广告,使胡庆余堂在尚未开始营业前就已名声远播,这正是胡雪岩放长线钓大鱼的经营策略。1878年春,以上的耗费换来的是成倍的利润。
清光绪五年(1880年),胡庆余堂资本达到二百八十万两银子,与北京的百年老字号同仁堂南北相辉映,有"北有同仁堂,南有庆余堂"之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