灶膛旁散落的几根稻草,灶台上搓不掉的油腻,随意放置的案板和刀具,滚落在地上裹着土的山芋。这里,我来过,我怀念着。
还未到上学的年纪,所谓时间概念,只是看到炊烟从烟囱里袅袅升起,便知道该回家吃饭了。我蹿进厨房,灶膛里的火忽闪忽闪,赶紧往里面塞了把稻草,火又蓬勃起来,那是稻草的火,又红又亮,随着“风箱”拉杆的一进一出,有节奏地映红了厨房。奶奶在灶前忙活着,布满丘壑的手上粘着菜叶,还未来得及冲干净,又拿起勺子挖了勺油,凝脂如白玉,那是“春雨贵如油”的油,是地道的猪油,倒入锅中,它们融化,翻滚,腾起浓烈的烟,呛人的香,还有骄傲的吟唱。仅热一个锅,便已如此欢天喜地了。菜下了锅,翻炒,香味便和屋子一样大了,余香绕梁,久久不散。我馋了,望着锅里,眼睛闪着亮光,奶奶早就洞悉我的想法,用锅铲拨给我一口,我砸吧着嘴,露出心满意足的表情,这时,奶奶的喜悦便从嘴角溢了出来。爸爸妈妈回来了,厨房就更热闹了,大家簇拥在一起,大人们觉得小孩子碍脚,小孩子也嫌大人碍脚,在这样的忙乱中,每个人的眼里却都闪烁着流光溢彩,那是以家人为名的光芒。在火光,气味和油烟的包围中,大人和小孩子都忙碌着。他们进进出出,爱却有增无减。一姿一容总关情,一脏一乱却是家。
后来,家里装修了,灰扑扑的水泥地铺上了瓷砖,陈旧的灶头被拆了,安置了一台新的煤气灶,小饭桌变成了大气的八仙台。厨房进行大改造后,一切都变得那么明亮整洁。没有磨圆的桌角,没有花花绿绿的桌布,所有线条都那么理性,所有色彩都那么规矩,连藏着污垢的细缝都无处可寻了。
看看现在的厨房,一尘不染。它整洁,卫生,却永远失去了召唤力,失去了蛊惑人心的力量。到吃饭的点,走进厨房,打开冰箱,取出一袋速冻饺子,来到煤气灶前,转动开关,升起一成不变的火焰,没有灵魂的速冻饺子在锅中翻腾,孤独,无趣,我不禁纳闷,这里我真的来过吗?充满现代感的厨房,带给我的只有温饱,我开始怀念那个土气且脏乱的厨房,在那里,一铲一勺都是家的温情。
这个,我来过,但这份现代化的冰冷却不属于我,转身离开,家的温情却在心里愈存愈浓。
高二(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