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水土,一处小所
金秋十月,我们乘着秋风,踏着落叶,来到了武进水稻研究所。展厅上介绍了许多专家组和他们的研究成果,而他们的领头羊——钮中一老先生,已经是古稀之年,在工作上,他力求做事亲力亲为,尽管身患帕金森和肿瘤,他都坚持工作。黝黑瘦弱苍老的他,手握果实时,笑容也似孩子那般天真快乐,手也似青年人一样稳健有力,几十年如一日的努力,换来的是老百姓饭桌上的优质米。
“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从展厅出来后,我们便去试验田里参观新品种。试验田里的水稻都已成熟,等待着人们的收割。我们漫步在田间小路上,感受着花香和稻香。“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我蹲下身子,抚摸着一株株稻穗,它们颗粒饱满,金黄喜人。据说,这些稻子煮出来会有一股奶香味,晶莹香甜,回生慢。这个品种还没有被推行上市,现在我摸得可是个“秘密”,而这个“稀松平常”的小路,也是很多着名的学者走过的,我的心情不再平静,现代生活随处可见的便利与舒适,不知是多少人的通宵研发出来的,不知是多少人的辛劳培育起来的,不知是多少人的汗水浇灌起来的。我又有什么理由寻求安逸舒适?
古有江南大开发,使经济重心难移,今有一处小所,用一方水土,养育全国人。
赵苏林
礼嘉中学高二6班
指导老师:牛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