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下午,武进区高中语文必修教学专题研训活动在礼嘉中学举行。此次活动旨在搭建交流平台,充分发挥区域办学优势,促进成员校同心向力发展。武进区学校和教师发展中心杨建芬主任、各校备课组长及年青教师参加了活动。
围绕“让学习真正发生的课堂教学策略研究”的主题,礼嘉中学的戚玉燕老师和省前中的杨虹老师就高一语文下册第六单元《促织》一课进行同课异构教学。两位老师均立足课标,指向语文要素,采用了不同的教学策略,“构”出了各自的精彩,为此次教研活动提供了优秀的教学范例。
戚老师从探究悲剧喜剧精神内核是否一致的问题出发,通过让学生“故事新编”改编《促织》结局,比较蒲松龄《促织》与汪曾祺改编的《蛐蛐》结局的不同。师生课堂气氛融洽,小组合作交流高效。戚老师深入浅出,让学生感悟文本,拓展思维,理解了“变形”的根源。
杨老师从培养学生理解性阅读,创造性阅读和评价性阅读能力出发,设计“异化的悲与喜”连环画创作活动。真实的情境调动了学生兴趣,启发了学生思维,杨老师循循善诱,亲切鼓励,重点突出,注重学生知识和经验的积累以及思想方法的提炼和总结。
评课议课环节,两位上课老师阐述了此次上课的设计理念。杨主任高度肯定了两位老师勇挑重担的可贵精神,赞许了她们的认真与付出,肯定了两节课中各自的亮点。同时,杨主任也在课堂的设计与情境的创设,学生课堂的自主和高效,学生学习行为的规范和思维能力的培养等方面提出了具体建议,老师们都收获颇多。
各校高一备课组年轻教师代表评课并交流自己教学上的想法与困惑。杨建芬主任建议老师们从课程标准出发,将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单元目标融合,从而体现新课标的大单元整体教学意识。在新课改背景下,我们的课堂应是多元课堂让语文课堂有趣有效,让学生爱上语文。学生要有新的发现;课堂要扣住“核心素养”和“学科核心素养”,明确教学目标,让“学习”发生,让学生“动”起来。各校备课组长还进行了工作交流,明确了下阶段的工作重点和思路。
此次活动促进了教师对们教材教法的钻研,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和有效性。优势互补,集思广益,使更多的教育教学思想能够自由地交流与碰撞,推进教师对现代教育理念与教学方法的学习和运用,促进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更新,加快教师专业成长。(撰稿:韩知慧 摄影:吴燕玉 审核:怀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