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日和风,杨柳飞红,啼莺舞燕。3月10日下午,常州市高中语文城乡牵手行动暨省“十四五”规划课题研讨活动在礼嘉中学举行,市城乡牵手成员、省课题组成员、戚墅堰高中赵洁工作室及礼嘉中学部分语文教师参加了此次活动。
本次活动围绕“基于情境,呈现深度——同课异构教学中的个性化设计与思考”的主题展开,范玉彬、赵洁和张佳佳叁位老师开设了叁节同题异构课《项脊轩志》。
范玉彬老师通过设计“在项脊轩中拍人物特写镜头”情境,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让学生在任务驱动下品析文本中的环境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继而揣摩作者的思想感情。情境贯穿课堂始终,与教学内容融合度高,体现了以生为本的课改要求。赵洁老师创设了“拍摄《昆山归有光之项脊轩》纪录片”任务,和学生一起探寻具有深层含义的人、事、物,归纳出作者闭门苦读的多方面原因。赵老师立足教材和文本,课堂把控游刃有余,课堂气氛活跃,师生互动融洽,取得了极佳的教学效果。张佳佳老师用“她”字导入,别具一格,同时紧密联系文本,先让学生思考课文中女性角色的影响,然后结合补充资料来分析男性角色缺席的原因,最后和学生共同研讨“家”文化对中国人的影响,落实了课标要求。
针对这叁节研讨课,市城乡牵手行动导师、省常中王超老师进行了评价与指导,首先充分肯定了叁位老师以课标为纲领,从不同角度诠释自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呈现了叁节风格各异却同样高效的课堂。接着,王老师从《项脊轩志》所属的“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任务群角度出发,与参与研讨的老师们探讨了如何让学生通过学习古代散文佳作,来深度领会文章承载的文化观念,以增进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同。市特级教师后备人才、语文工作室领衔人赵洁老师结合自身的教研经历,充分肯定了同课异构的研讨价值,强调了观摩学习和及时反省对青年教师的重要性。随后,赵老师部署了省级课题研究的相关工作,对课题组成员提出了教学和科研相结合的要求,并围绕课题开展了深入研讨。
城乡牵手展教师风采,同课异构显育人匠心。本次活动为教师互助学习搭建了很好的平台,老师们在教学思想上进行了深度碰撞。我们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开拓进取,不断提升,永不止步。(撰稿:牛蕊 摄影:曹兰 审核:怀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