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我读&濒迟;叁国&驳迟;》&苍产蝉辫;校本课程纲要
一、基本项目
&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课程名称:《跟我读&濒迟;叁国&驳迟;》&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
&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课程类型:&苍产蝉辫;语言文学类课程&苍产蝉辫;
&苍产蝉辫;&苍产蝉辫;授课教师:&苍产蝉辫;高中老师&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
授课对象:&苍产蝉辫;高中学生
二、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基于高中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
&苍产蝉辫;&苍产蝉辫;(二)具体目标:
&苍产蝉辫;1.读原文,在阅读中养成文言语言建构能力。
2.在小说阅读中,理解文学表现技巧,提升文学审美鉴赏能力。
3.从文化主题,思考人物命运,理解传统文化,培养学生思辨能力。
叁、课程内容
由于《叁国演义》有120回,内容庞大,线索繁复。必须对其内容进行针对性选择与整合,适应课程时间与主要内容的需求。课堂关注内容以作者本意为主的“刘关张”方面,重点关注史上流传经久不衰的故事。比如“温酒斩华雄”“错杀吕伯奢”“凤仪亭”等等章节。
整合120回章节分11板块。1-9回“董卓之乱”,10-23回“徐州战局,”24-33回“投袁绍”,34-42回“依刘表”,43-50“赤壁大战”,51-57回“周瑜之死”,58-65回“夺益州”,66-73回“取汉中”,74-85回“刘关张死”,85-90回“七擒孟获”,91-104“六出祁山”。到诸葛亮死结束,以刘蜀的发展为线索依托。
四、课程实施
“学历案”模式。
11板块,课前会让学生花一个星期时间先阅读相关板块内容。阅读过程中会完成“学历案”的“作业纸”。学生被要求在课堂上讲本板块情节故事,提出自己最感兴趣的故事情节,提出不太理解的文字语句理解。当然大部分文字问题可以通过查字典解决。不懂的部分提交课堂小组解决,或提交课堂解决。关注学生对板块内容的文学反应与文学分析。
课堂环节,教师要重视学生对情节掌握程度,以来检查学生阅读完成的情况。应要求组内互讲故事。可以开展讲故事大赛,看谁把故事讲得吸引人。可以适当看一些《叁国》评书,让学生归纳讲故事讲得好应有那些要素,让学生模仿讲。
让学生谈谈自己最感兴趣的环节,这是进一步深入思考板块内容的环节。可能会涉及到人物性格与文化背景。所以在这个环节中,要是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它往往是学生思想火花的开始。
语言文字问题也要拿到小组或班中通过讨论解决,在探讨与研究过程中解决问题。
理顺文本语言,掌握故事情节。
在课堂中特别要注意到的是不要以偏带全,把部分学生的回答与提问当成全体学生的思考,尽可能让大多数学生参与其中,在课堂教学中大家享受其碰撞与思考的愉悦。
五、课程评价
文本阅读的考查方式不必拘泥于试卷模式。我们采用的是小论文式的考查。也就是学生在学完《叁国演义》课程后,以一篇论文的形式来呈现学习成果。由于是高中生论文,所以我们对字数的要求不少于2000。选题来自于学生本人对小说中最感兴趣的某一方面。可以是对某一人物的解读,也可以是对某一事件的看法。但必须符合论文形式。
论文考查也是“以人物为核心的审美阅读”的继续。它的范畴更大,更系统。且落实于文字。
虽然是小论文,但我们按大学课题论文行程来制作整个过程。前期对学生进行选题辅导,中期辅导学生修改论文,一般要求学生叁次修改。主要考虑让学生养成自我修改文章的习惯。让学生明白文章是越修改越好的,在修改中学习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