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办公平台登陆
您好,超级管理员!&苍产蝉辫;进入后台
网站公告: 喜讯:热烈祝贺我校晋升为江苏省四星级高中!江苏省普通高中星级评估申报公示喜讯:在2023年常州市高中音乐优质课评比中,我校陆恬老师荣获二等奖,特此祝贺!喜讯:在2023年常州市中小学生合唱比赛中,我校荣获中学组壹等奖(指导老师:戈玉燕、陆恬),特此祝贺!?喜讯:在第叁十四届省“金钥匙”科技竞赛活动中,我校余乐同学荣获高中组一等奖,李丛旭、钱宝权陈嘉宇、陈忆凡、孙灿、韩青峰同学荣获高中组叁等奖,特此祝贺!
  栏目列表
  快速连接  
04-10
  • 常州市特级班主任怀宁04-09
  • 常州市学科带头人戈玉燕04-05
  • 五云楼11-16
  • 校门11-16
  • 体能训练中心11-16
  • 六艺楼11-16
  • 问渠楼11-16
  •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课程教学>>教学管理>>正文内容
     
    礼嘉中学研究性学习课程评价方案
    发布日期:2021-10-03   点击次数:   来源:原创   录入者:施孝丹

    一、评价原则 

    1.落实学校教育理念。研究性学习课程开设要符合学校办学理念,发现和发展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成长,引领教师多元发展。 

    2.贯穿学校德育主线。研究性学习课程必须体现学校的闪光教育理念,提升学生对“以善为魂,塑美育德”的感悟,培养紧跟时代主旋律的合格中学生。 

    3.彰显区域发展特色。研究性学习课程的选择要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及学校所在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实际情况,体现区域发展特色。 

    4.把握时代发展脉搏。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提出和教学内容设计必须符合时代发展的特征,扎根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丰厚土壤,尽量体现经济发展的方向、政治民主法治建设进程、文化发展的趋势和社会发展的热点。总之,研究性学习课程要引领时代发展潮流。 

    5.坚持科学发展思路。研究性学习课程是在国家课程基础上的拓展,学生 

    能否实现知识、能力视野的拓展,能否使学生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改变,是评价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成效的重要内容。因此,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开发必须与国家课程相一致,与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相适应,与学生的兴趣爱好相一致,帮助学生认识科学规律、接受人文熏陶。 

    二、评价内容 

    研究性学习课程的评价包括叁方面的内容:教师课程方案评价、教师课堂评价、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 

    叁、评价方法 

    课程方案评价的要素主要有:课程目标是否符合学校的办学理念或者说学校教育哲学,目标是否明确、清楚;课程内容的选择是否合适,所需的课程资源是否能够有效获取,内容的设计是否具体有弹性;课程组织是否恰当,是否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的特点;课程评价的方式方法是否恰当;整个课程方案是否切实可行等等。课程实施评价主要是对教师教学过程的评定。教学研究处、教师发展处通过听课、查阅资料、调查访问等形式,对教师进行考核,并记入业务档案。主要是五看: 一看学生选择该科的人数;二看学生实际接受的效果;叁看领导与教师听课后的反映;四看学生问卷调查的结果;五看教师的教学案例、教案等。评价要有利于教师自身专业的发展。 

    学生学业成绩评价主要是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方法等方面取得的成绩作出评价,评价要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研究性学习课程不采用书面方式的考试或考查,对学生评价主要是发展性评价:一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情感态度价值观、积极性、参与状况等,可分为“优秀、良好、一般、较差”等形式记录在案,作为“优秀学生”评比条件。二看学生学习的成果,学生成果可通过实践操作、作品鉴定、竞赛、评比、汇报演出等形式展示,成绩优秀者可将其成果记入学生学籍档案内。 

    四、评价策略 

    1.成立研究性学习课程评审小组校长任组长。由外聘专家(2 )、学校校级领导(含校长,3 )、教学研究处(3)、教师发展处(2 )、学生发展处主任(3)、教研组长(12)等组成评审组成,对现有研究性学习课程进行全面评审,以此来评定研究性学习课程开展的质量。 

    2.评定研究性学习课程等级。研究性学习课程等级评定,实行“一年一评”、“逐层晋级”制度。等级评定全部从研究性学习课程起步,一次评审过关,下次再开设此课后可申请晋级,

    直至评为精品研究性学习课程。 

    五、评价程序 

    1.申报。在学校指定的时间内上缴研究性学习课程等级评定申报表,准备好相关申报必需印证材料。 

    2.初评。由学校各处室按照学校课程管理规定以及评价指标,初步确定课程等级。 

    3.终评。由学校组成的研究性学习课程领导小组审核初审过关的研究性学习课程,最终确定研究性学习课程等级。 

    4.公示。对于终审结果,将在校园公示一周。公示结束,如无异议,学校予以表彰。 

    六、评价指标 

    1.课程目标评价。课程设计的意义,开设课程的必要性、现实性和可能性,通过该课程希望达到的目标,这些课程目标与学校教育理念的一致程度等。 

    2.课程计划评价。课程计划是否具备科学性、适用性、时代性,有无完整的教学设计与教学安排,有无明确且成熟的学生学业成绩评价方案等。 

    3.课程资源评价。教师个人的知识准备、教学资料的准备、教学组织与教学安排、实验参观调查等。以课程计划、教学设计、讲义等课程资源为主要评价依据。 

    4.课程过程评价。主要是对课程教学过程的评价,包括对教师的评价和对学生的评价。教师评价侧重了解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教学水平。对学生的评价侧重了解学生的兴趣、学生的感受及收获等。主要收集信息的手段是学校“精品研究性学习课程”评审小组组织相关教师听课,对学生进行随堂问卷调查等。 

    5.课程效果评价。主要是了解课程实施以后是否达到了原来设计的教学目 

    标。收集信息的主要途径是对学生进行效果问卷调查,征询专家、教师等的意见。 

    七、激励机制 

    凡是开设的选修课被评为优秀研究性学习课程和精品研究性学习课程的老师,在职称评定和评先评优中优先。 

    八、评价实施 

    1.评价实施的组织 

    1)学校高度重视教师评价制度改革,研究教师评价、学生评价、考试评价和学校评价制度改革之间的有机联系,加强领导,成立教师评价制度改革领导小组,指导评价制度改革意见的研制和实施;建立和完善与教师评价制度改革相配套的管理、监督制度,为新评价意见实施创造条件。 

    2)学校成立教师评价领导小组,下设若干具体执行组织。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包括:拟定教师评价计划、建立本校教师评价制度、编制教师评价手册、建立和管理教师专业成长记录等。要充分发扬民主,若评价内容、指标、方法、途径等需要作较大修改完善的,需经教师评价小组评议和教代会审议通过。 

    3)教学研究处、教师发展处提高为学校和教师服务的能力,促进教师的发展和学校课程实施水平的提高,并参与教师评价等工作的研究。 

    4)学校要开展校本培训,使评价落到实处;要加大宣传的力度,争取家 

    长、社会对评价改革的认同和支持。 

    2.实施要点 

    1)制定实施细则。学校要根据实际,选择并设计评价工具和办法,有创造性地制定实施细则,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2)积累评价资料。学校应有相应机构进行教师评价资料的积累、分析和处理,总结经验,及时解决存在问题,并对教师提供适当的帮助。 

    3)给出评价结果。要综合自评和他评的结果,用激励性的语言,全面、客观、公正地分析教师的优势与不足,帮助教师明确努力方向和改进要求。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礼嘉镇    E-mail: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427731848@    电话:0519-86231234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