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栏目列表
《核心素养视角下高中生语文学习力的提升策略》课题申报评审书
发布时间:2023-11-14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吴燕玉

附件2

 

 

武进区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

2023年度课题申报评审书

 

 

 

 

 

 

 

 

课题名称:  核心素养视角下高中生语文学习力的提升策略                              

研究方向:               课程与教学研究                                    

课题主持人:         吴燕玉、戚玉燕                     

所在单位    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申报日期         2023年9月                    

 

 

 

 

常州市武进区学校和教师发展中心

O年一月

填报说明

 

1.“研究方向”栏按“课题指南”中“选题与领域”的分类填写,如选题隶属于“教育综合改革研究”,则研究方向栏填写“2”,如选题隶属于“课程与教学研究”,则研究方向栏填写“5”,其它类别课题以此类推。申报自选课题者,研究方向栏填写“自选课题”。“课题主持人”不得超过两人。

2《申报评审书》栏目二“课题研究设计与论证”总字数不宜超过5000字,各栏目空间填写时可根据实际需要调节。《申报评审书》“叁、四”两栏需保持在同一页面内。

3.《申报评审书》一律用础4纸单面打印或复印,一式份,左侧装订成册。

 

 

 

 

 

 

 

 

 

 

 


一、课题研究人员基本信息

课题主持人基本情况(不超过2人)


 (1)

吴燕玉

 

出生

年月

198110 


行政职务


专业技

术职称

中一

研究专长



最后学历

最后学位

学士


工作单位

 

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手机(必填)

13775111913

 


E-mail(必填)

7129804蔼调域名已经过期皑

 


 

(2)

戚玉燕

 

出生

年月

1983 04 


行政职务


专业技

术职称

中一

研究专长



最后学历

本科

最后学位

学士


工作单位

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手机(必填)

 

13511679170


E-mail(必填)

 

270177545蔼调域名已经过期皑


课题组成员基本情况(限填10人,不含主持人)


 

专业技术职称

研究专长

在课题组中的分工

吴燕芬

武进区礼嘉高级中学

中高

课堂展示

开设示范课

韩知慧

武进区礼嘉高级中学

中一

理论研究

理论学习资料的搜集

赵文萍

武进区礼嘉高级中学

中一

教学设计

理论学习资料的搜集

张佳佳

武进区礼嘉高级中学

中一

教学设计

开设示范课

  

武进区礼嘉高级中学

中一

课堂活动

开设示范课

詹志清

武进区礼嘉高级中学

中一

课堂活动

开设示范课

 

武进区礼嘉高级中学

中二

理论研究

理论学习资料的搜集

徐樱樱

武进区礼嘉高级中学


理论研究

理论学习资料的搜集











课题主持人“十以来教育科研情况


课题名称

立项部门

立项时间

任务分工

完成情况


《高中语文核心素养视域下批判性思维的养成研究》

区级

2018.6

资料收集

课堂展示


《高中语文教学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策略研究》

区级

2018.6

课堂展示资料收集


《农村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施课堂观察的行动研究》

区级

2017.3

资料收集

课堂展示


《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建构研究》

校级

2022.9

资料收集

课堂展示


《新课程标准下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研究》

校级

2018.9

资料收集

课堂展示


作(限填10篇)

论文或着作名称

发表刊物或出版单位

发表或出版时间


《关注核心素养发展,优化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探究》

《教育新教育创作》

2023.1


《高中语文教学中学习力培养初探》

《家庭教育报教师论坛》

2022.10


《在高中语文小说阅读中培养学生审美素养探析》

《教研博览》

2021.9


《高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教研博览》

2020.5


《文本细读,让课堂弥漫智慧的芬芳》

《大众科学》

2019.11


《论高中生语文学习策略体系的思考与构建》发表于

《教研周刊》

2019.8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语文写作教学探讨》

《教研周刊》

2022.5


《高中语文教育中传统文化的渗透研究》

《教学与研究》

2021.4


《微课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运用分析》

《教学与研究》

2020.5



二、课题研究设计与论证

(一)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核心素养视角下学生学习力的内涵 

“学习力”一词最早由美国教授佛睿斯特于1965 年提出,当前国外研究对学习力的定义多指向一个人的学习动力、学习毅力、学习能力和学习创新力的总和,是人们获取知识、分享知识、运用知识和创造知识的能力。就国内研究而言,学生的学习力意味着将知识呈现、蕴涵的符号表征、思维方法与价值意义转化为学生的记忆力、理解力与驱动力,且学生学习的记忆力、理解力与驱动力相互依存、互为表里,从而让学生学会、会学和乐学。教育部将组织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 与、创新实践。

目前,我国对核心素养的概念界定具有“基础性”和“能动性”特点。一方面,基础教育不再是“灌 输式”学习量堆积的教育,而是“参与式”成就人的教育,是培养有社会责任感、有教养的国家公民的教育。另一方面,在基础教育中应满足在“低阶认知能力”的基础上发展学习者“高阶认知能力”。 

(二)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与研究的价值

  一、国内外相关研究

1.国外相关研究

学习力的研究起源于国外,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得出国外学习力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学习力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理论研究主要是学习力内涵及构成要素的研究,实践研究主要是学习力提升和评估方法的研究。

(1)对于学习力内涵的理论研究,主要有能量观、素质观的探讨。

(2)对于学习力构成要素的理论研究,主要有“四要素说”、“七要素说”、“综合体说”叁种观点。

2.国内相关研究

“学习力”这一概念是从国外引进的,我国对于学习力的研究,始于21世纪初期,最初也是从管理领域发展开来,大多是借鉴管理领域的研究成果。近几年来,学习力的理念开始由管理学向教育学领域迁移。笔者分别以“学习力”为关键词和主题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进行搜索,有7000多篇文献。可见,我国对学习力的研究成果非常丰富。分析现有文献可以发现我国有关学习力的研究具有以下特点:

领域众多、以不同的主体为研究对象、视角多样、研究项目众多。

(1)学习力内涵的研究

国内教育领域学习力内涵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第一,沉书生认为学习力的构建过程可以理解成是为学习者终身有效学习提供 能量的过程。这一能量观与国外的研究有相似之处。

第二,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谷力受心理学家皮亚杰的影响,认为人的学习力是人在学习活动中起作用的、由心理结构和身心能量组成的一种个性心理品

质。

第叁,吴也显研究了课堂文化重建角度下学习力的生成,认为学习力就是现代人基础性的文化素质,学习力的生成效率己作为衡量教与学的共同尺度。。

第四,瞿静对学习力进行了操作性定义,认为学习力是在有目的的学习过程中,以听说读写交流等渠道获得知识技能的学习为基础,通过实践、体验、反思、环境影响等途径进行的学习为提升,达到产生新思维、新行为的学习效果为目的的动态能力系统。

第五,裴娣娜认为,学习力是学生的生长力(活力、能量),区别于学科学习能力。

(2)学习力构成要素的研究

针对学习力构成要素的理论研究,当前国内学者从心理学、教育学、物理学力概念、数字化学习情境等多种不同的视角提出学习力构成要素的不同版本。

总之,学习力的应用和实践领域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都已有较为丰富的研究,同时也还有继续研究的空间。

二、研究价值及意义

1.理论意义

(1)细化和深化学习力在教育领域中的研究。

学习力理论在我国教育领域的研究时间不长,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很少有将学习力的研究与学科教学相结合,本文通过将学习力与语文学科相结合,立足于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细化和深化教育领域内学习力的研究。

(2)拓宽和丰富学习力在教育领域的研究成果。

由于学习力概念的复杂性和研究者的描述差别,学习力的内涵没有得到统一的界定和认识。本文旨在通过对学习力概念的进一步阐述,改变人们对于学习力的狭义理解,拓宽学习力的内涵。尤其是基于语文学科的学生学习力的探索更是一大盲点,本项研究将学生学习力与语文学科教学相结合,并重新探讨中学生的语文学习力构成要素,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自我意识,能够对我国语文学科学生学习

力的研究起到一定的初步探索的作用,一定程度上能丰富我国教育领域学习力的研究成果。

2.实践意义

(1)提升自身对学生学习力的认识。

如何培养学生学会学习,提升学生学习力是语文教师必须关注的焦点,而笔者以后也会成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本论文的研究,有助于笔者对学习力理论有更清晰的认识和理解,对学生主体意识、对学生的学习力有更清晰地了解,能帮助笔者更好地把握学生的学习特点,因材施教,更好地提升学生语文学习力,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2)为改进语文课堂教学提供参考。

现今教学中,很多教师不太清楚和了解学生的学习力,片面的把学生的学习能力等同于学习力,本论文试图通过重新界定学生学习力的内涵、探讨学生语文学习力的构成要素,最后提出相应的培养对策,从而给一线语文教师培养学生学习力提供一点参考。同时也希望为语文教学改革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传统的语文教学存在诸多弊端,学生学习语文更多的是被动式学习,不会学习,无法体现学生的学习力,虽然现今语文教学也做了多次改革,但是学生的学习力还是没有得到重视和体现,因此,从学生的学习力出发,可以为语文教学改革提供一个新的切入点。  

(叁)研究目标

1、通过课题研究,以问题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的思维深度参与,提升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逻辑推理能力、记忆力和理解力等学习的能力。

2、通过课题研究,开展研究性学习,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进行学习,激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3、通过课题研究,逐渐增加学生自主的学习时间,打造自主的学习空间,有意识培养学生的学习毅力。

4、通过课题研究,采用项目式学习的方式,让学生自主研究后在小组分享,相互讨论,提升生信息整合能力。

(四)研究内容(或子课题设计)

   本文将研究问题界定为:中学生语文学习力的内涵是什么,又由哪些具体要素

构成,中学生语文学习力应该如何培养和提升等。为此,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研究。

1、分析学习力的研究现状。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分析国内外学习力理论研究的脉络,了解学习力理论的发展历史,全面解读影响重大的学习力的内涵与本质,重点论述学习力理论迁移到教育领域后,教育领域学习力的内涵、构成要素等特征,为基于语文学科的学习力的论述界定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

2、阐释中学生语文学习力的内涵及其构成要素。把学习力与语文学科相结合,立足语文教学,以中学生为主体,重新定义中学生语文学习力的基本概念,描述相关特征,分析其构成要素,构建要素模型。

3、结合语文学科,论述中学生学习力提高的必要性和意义,分析当前学生学习力不足的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主要从学生、教师两大主体进行分析。

4、论述提升中学生语文学习力的策略与途径。以界定的学习力构成要素出发,基于语文课堂教学,从学生、教师角度两大方面提出具体的、相应的语文学习力培养提升策略。

(五)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通过文献搜集与整理分析,学习“核心素养视角下高中生语文学习力的提升策略”课堂教学以及操作技巧方面的理论,构建较为完备的课堂操作技巧体系。

2调查研究法:通过对实验前后课堂教学效果、教育质量等方面的调查分析准确了解研究进展与效果。

3)个案研究法:选取具有一定代表意义的学生或班级作为个案研究对象,采取调查、观察、录像录音、检测、收集个案作业、作品等方式,对学生做好跟踪调查,为他们建立研究档案,以此作为研究的资料。

 

 

 

 

 

(六)实施步骤

本课题计划叁年时间完成,根据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将分下列叁个阶段展开:

第一阶段(2023.9—2024.1)开题论证阶段

分析前期融合教核心素养下高中生语文学习力实践的效果及不足,明确核心素养、学习力的概念内涵以及意义和价值。针对问题,设计课题研究方案,进行开题论证。搜集核心素养和学习力的文献资料,调查、分析我国核心素养与学习力培养的历史及现状,深入理解我国过去及目前素养培养的理论建构、内容以及实际效果。

第二阶段(2024.2—2025.2)尝试探索阶段

学习借鉴各国学习力培养的课程体系、课程实施及教学策略。进行语文学习力教育的课程体系建构,包括语文学习力的目标指向、核心要义和实践路径等。

第叁阶段(2025.2—2026.2)深入研究阶段

通过资料研究和行动研究,建构核心素养下高中生语文学习力开发和实施的具体模式、实践路径以及测评方案。从教学环境的创建、教学模型的建构、课程资源的开发等方面开展实践研究和案例研究。将实践转化为研究成果。采用行动研究法。

通过行动研究和案例研究验证、完善学习力和素养培养的具体模式、实践策略以及评价方案。

第四阶段(2026.3—2026.6)结题阶段

对研究过程进行反思和总结,并在此研究方法基础上提炼研究的理论和实践成果,形成研究报告,汇报研究成果。

 

 

 

 

 

 

 

 

 

 

 

 

 

 

 

 

(七)主要观点与可能的创新之处

1)本课题具有时代性。本研究基于课堂教学,研究的着力点在于如何达到“核心素养视角下”的“语文学习力提升目标,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实践能力为根本宗旨,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

2)本课题具有实践性。课题面向课堂教学的各个基本环节,研究对象资源丰富,便于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具有很强的操作性。

3)本课题具有技巧性。课题重点研究课堂教学的一些操作方法,并且根据不同的学情,不同的课堂,采取不同的方法。其方法力争做到简单、易行、高效,具有一定的操作技巧。

4)本课题具有系统性。“提高学生学习力”关系到学校工作的许多方面,我们从课堂教学模式的操作流程、课堂教学的评价、课堂教学的组织等方面进行研究,有利于课堂教学改革整体推进。

(八)预期研究成果


成果名称

成果形式

完成时间

责任人

阶段成果(限5项)

《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学习力的培养》

论文

2024.1

吴燕玉

《培养和提升学生学习力,促进学生发展的途径和方法》

优秀案例

2024.5

戚玉燕

《核心素养下提升学生学习力,促进学校发展的模式和方法》

论文

2025.6

吴燕玉

《核心素养下学生学习力培养的策略与方法》

论文

2025.11

戚玉燕

最终成果(限3项)

课题研究报告

研究报告

2023.10

吴燕玉

课题论文集

优秀论文

2024.10

戚玉燕

课题案例集

优秀案例

2025.10

吴燕玉

(九)课题研究的可行性分析(包括:①主持人、核心成员的学术或学科背景、研究经历、研究能力、研究成果;②研究基础,包括围绕本课题所开展的文献搜集、先期调研和已有相关成果等;③完成研究任务的保障条件,包括研究资料的获得、研究经费的筹措、研究时间的保障等。)

、主要参加者的学术背景和研究经验,组成结构

1、学术背景

本课题负责人曾获“常州市教坛新秀”“武进区学科带头人”“武进区骨干教师”“武进区优秀教育工作者”“常州市优秀团员”“武进区优秀团干部”“武进区优秀青年创新能手”“武进区宣传个人”“礼嘉镇优秀党员”等荣誉称号。曾获武进区基本功竞赛一二等奖、武进区优质课评比二等奖、武进区信息化能手二等奖等。另一负责人曾获武进区基本功竞赛一二等奖、武进区优质课评比二等奖等。

课题组主要成员中,有获区“记功”表彰、“特级名班主任”“武进区劳动模范”、“武进区学科带头人”、“武进区教科研先进个人”、“常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武进区优秀教育工作者”、“武进区中小学优秀班主任”,3年12位老师获年度考核区级优秀 

近几年,作为核心研究人主持国家级课题“少教多学”在语文教学中的策略

与方法研究》(已结题),参与市级课题《在序列作文教学中提高高中学生作文能力的研究》,主持区级课题《语文教学追求优质高效课堂的行动研究》。到目前为止,课题组成员已经撰写论文数十篇,相继发表在核心期刊上或获得省级奖。

本课题主要参加者,既有资深的中学高级教师,也有刚走上工作岗位不久的年轻教师,既有市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教坛新秀,又有普通教师;既有教育教学领导,又有一线教师。学历、职称、年龄搭配合理。课题组成员大多参与过省市级课题,且有大批论文发表、获奖。

2、研究成果

目前已有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基于问题解决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策略研究》于202111月结题、市级课题《高中语文核心素养视域下批判性思维的养成研究》于2021年6月结题、区级课题《语文课堂中传承传统文化的策略研究》于2021年6月结题、还有江苏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在问题解决中培养农村高中学生知识获取能力的策略研究》于2022年1月刚刚立项。近叁年来,课题组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研究工作。全体成员也积极撰写和发表相关论文,在省、市乃至国家级刊物上发表。此外,还有相当多的老师和学生,在国家、省市级各类征文竞赛中获奖,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已经取得相关研究成果的社会评价,主要参考文献

1、已有相关成果

发表论文(部分):

《以课题链为载体的教师科研共同体建设研究》发表于核心期刊《教育理论与实践》《论高中阅读教学的优化策略》《在拓展处展现教学智慧》发表于《中学语文》

《如何在批判性思维与学科教学融合中培养核心素养——以高中语文教学片断为例》发表于《课程教材教法》

《高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发表于《教研周刊》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语文写作教学探讨》发表于《教研周刊》

《核心素养观下高中语文古诗词批判思维的养成》发表于《散文百家》

《核心素养的提升与整本书阅读能力培养》发表于《学习报教育研究》《高中语文群文阅读基础上的读写结合教学探索》发表于《好作文》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策略探讨》发表于《教师论坛》

《高中语文小说整本书阅读的有效性》发表于《学习报教育研究》

《探究高中语文古诗词创新路径》发表于《学习报教育研究》

《浅谈高中语文写作素材的积累与应用》发表于《中小学教育》

《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有效性提升的策略》发表于《作文》

获奖论文():

2、主要参考文献

《中学语文教学》、《中学语文》、《语文教学通讯》、《语文报》、《中学语文教学与研究》、《文学教育》等

叁、完成课题的保障条件

1、资料设备:

1《课程与教学论新编》(语文)等语文教学论着作。

2《语文教学通讯》、《语文教学与研究》等语文教学报刊。

3图书馆、网络、各种教学研讨活动等资源。

2、时间保障  

每周下午是我校的语文教研组课题活动和集体备课活动时间,可以有充分的时间保证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

 

 

 

 

 

 

 

 

 

叁、课题主持人所在单位意见

本单位完全了解常州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有关“十”规划课题管理的精神,保证课题主持人所填写的《申报评审书》内容属实,课题主持人和参与研究者的政治素质、业务能力适合承担本课题研究工作。同意申报。

在该课题研究周期内,本单位愿意为该项研究提供研究便利,如课题获准立项,本单位愿意根据课题研究所涉研究任务,提供适量的研究经费。

 

 

  

     

四、学校和教师发展中心意见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主办单位: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礼嘉镇    E-mail: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427731848@    电话:0519-86231234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