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栏目列表
高中地理教研组张明月老师开设校级公开课
发布时间:2023-12-12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毛丽菊

问题研究:崇明岛的未来是什么样子

班级:           姓名:           

【课程标准】

结合实例,解释内力和外力对地表形态变化的影响,并说明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的关系。

【学习目标】

1.区域认知:崇明岛的成因及岛屿的相关知识。 

2.综合思维:通过收集资料,综合分析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在崇明岛的形成过程中产生的影响,推测崇明岛的未来变化趋势。

3.人地协调观:感受人类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影响,奠定人地协调观

4.地理实践力:在问题研究中初步学会探究性学习的一般步骤。

【新课教学】

探究活动一:崇明岛的形成过程

阅读课本P39资料一 河口冲积岛,独立思考以下叁个问题:

1.调用知识明定义——崇明岛的岛屿类型是什么?

 

 

2.迁移已知识未知——材料中岛屿形成所受到的外力有哪些?

 

 

3.迁移一般识特殊——概括河口冲积岛的形成过程,并尝试概况崇明岛的形成过程。

 

 

探究活动二:长江河口冲积岛的生消变化

阅读课本P40资料二 长江河口冲积岛的变迁,结合下图,小组讨论,思考以下4个问题:

 

1.时间视角——按时间顺序,表示沙洲出现的先后过程。

 

 

2.空间视角——以西沙、叁沙、平洋沙为例分析各沙洲随时间变化的生消情况,推测其背后的原因。

 

 

3.总结以上分析,从时空视角,推测崇明岛的形成过程。

 

 

4、有专家预测,崇明岛未来会和北侧的大陆连在一起,你也是这样认为吗?请试加分析。

 

 

探究活动叁:人类活动对崇明岛的影响

阅读课本P40资料叁 人类活动对崇明岛的影响,结合补充资料,选取3个案例中的一个,小组讨论谈谈你的认识。

材料1:崇明围垦

围垦滩涂和沙洲,使崇明岛的面积不断增加,同时改变了河口地区水流的速度和方向,对该水域的水生生物也会有一定的影响。

①引发赤潮:围海造陆使海水潮差变小,潮汐的冲刷能力降低,海水自净能力减弱,水质趋于恶化,加之围海造陆的陆地多用于城市建设和工农业生产,污染物较多,尤其是污水直接排入海洋,导致海水富营养化,赤潮的发生概率增加,给沿海的海水养殖业和海洋渔业生产带来巨大的危害。

②引发洪灾:围海造陆阻塞了部分入海河道,影响了洪水的下泄,造成内涝。同时,围海造陆也会导致某些天然排泄口受阻,因此又造成局部地下水位上升。

③破坏海岸生态:不合理的围海造陆,破坏海岸自然环境,破坏海洋生物链,使海洋生物锐减,不少海湾的自然环境因不合理的围海造陆被改变,严重损害栖息生物的生态环境,使原有生物群落结构遭破坏,物种减少。

材料2:互花米草生态危机

互花米草原产于北美洲东南部沿海。因为它具有防风抗浪,抑制沙滩风沙等功能,在上世纪90年代被崇明东滩引入,成为促进滩涂淤长、巩固海岸的“守护者”。

然而,它的弊端也逐渐暴露。互花米草对气候、环境的适应能力非常强,在滩涂上快速地疯狂生长。在崇明东滩,它们的面积迅速扩大,让海叁棱藨草、芦苇、碱蓬等乡土植物失去了生存空间,而海叁棱藨草的球茎是白头鹤等候鸟喜欢的一种食物,芦苇下面则生活着丰富的底栖动物。没有了这些乡土植物,候鸟失去了重要的食物来源,面临生存危机。

多年前,崇明东滩鸟类自然保护区开展了浩大的互花米草治理及生态修复工程,逐步摸索出治理互花米草的办法。那就是在每年8月互花米草形成种子之前,割掉它们,然后在四周筑起堤坝,放水“淹死”它们的根系;或者,把残留的根系深度翻耕。

材料3:生态旅游生态农业

崇明开发总体规划提出,崇明作为国务院确定的上海可持续发展重要战略空间,2020年建设成森林花园岛、旅游度假岛、生态住区岛和科技研发岛,成为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具有可持续发展战略示范作用的“生态岛区”。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主办单位: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礼嘉镇    E-mail: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427731848@    电话:0519-86231234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