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礼嘉中学 高二(1)班 薛珍 指导老师:吴燕玉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记忆中家乡的模样已十分的遥远、模糊,但又仿佛在昨天。
现在的我们,游走在城市的大街小巷,穿梭在钢筋混凝土的建筑群中,几乎忘记了家乡味道。
“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我只能通过记忆里的炊烟来寻找家乡味道。村子里的壮年们肩上扛着一把锄头,迎着旭日,准备开始一天的劳作。他们的身后是家里刚刚升起的第一缕炊烟。
慢慢升起的炊烟和锅碗瓢盆清脆的响声,预示着新一天的开始。
妇人们打理好孩子的早饭,便去了菜地,看着地里长势喜人的豆苗,脸上露出了笑容,心想今年的豆油有了着落。村里人的幸福都很简单,小到年年庄家丰收,大到家人健康平安。摘了些菜,便去河边洗菜,那时的河水澄澄而透亮,太阳洒下的光辉晕红了小河。
淡蓝色的炊烟缓缓升起,田地里辛勤劳作的男人们便知道,中午了,该回家了。他们扛起锄头,顶着烈日,各自往着家里走去。炊烟的形态看得愈发清楚了,不知不觉,脚下的步伐也变得快了起来,仿佛能闻到随着微风吹来的阵阵饭菜香。
静的是村庄,动的是袅袅升腾的炊烟,一静一动,彰显和缭绕着的是人间的悠闲与繁忙。
暮色降临,我看到自己伫立在家乡空旷的田野上,和煦的微风袭来,屋顶上升起的炊烟变得平缓,慢慢飘荡在村野上空,像一块巨大的薄纱,缓缓随风舒展......
暖暖远人村,小小糍粑香。离开了家乡,我才知道原来奶奶做的糍粑里也藏着家乡的味道。糍粑并不是什么稀罕物,却是每个乡里人都爱的食物。奶奶将糯米泡半天以上,滤干水,放置在木甑里蒸熟,蒸熟后再用木槌用力把它拍打成饼状,接着再撒上些许白糖,放入锅中,倒上油,不停翻转让每一面都煎透。没过多久,一块糍粑就出炉了,香香的味道溢满了整个屋子。冒着热气,轻咬一口,略微烫嘴,但不影响口感,糯糯的,有些粘牙,甜甜的,沁入心田,脆脆的。每一口都藏着奶奶的爱意,都藏着家乡味道。
每当在街上看到一个推着叁轮车卖糍粑的人,我依然能想起家乡糍粑的味道。
家乡味道,就是雨后初晴,泥土带着些许潮湿的泥土气味;家乡味道,就是秋收时分,吹来的阵阵稻香;家乡味道,就是落日余晖中,升起的缕缕炊烟;家乡味道,就是奶奶做的糍粑,甜甜的糯味。
天高地迥,南北无边。
到头来,原来吾心安处即是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