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武进区礼嘉中学高二(3)班 徐菲 指导老师 吴燕玉
.母亲是河南人,十几年前来到江苏,和我父亲结婚生下了我。其间。她回家乡的次数不超过五次。去年,她回家乡了,出发前告诉我,很怀念家乡的味道。可回来后,她却说自己习惯不了家乡的饮食了。这着实令我感到惊讶!
母亲和我讲过她小时候的饮食。有时早晨她会和家人们一起吃胡辣汤。一碗由牛肉汤、牛杂、花菜、木耳等炖成的胡辣汤,吃起来又香又鲜,母亲呼噜两叁口就吃完了。平时早晨吃得最多的还是煎饼。外婆把一块饼分成四份,四个孩子一人一份。母亲想要多吃一点,外婆就把她的饼一分两半,母亲吃得很香,很满足。河南的主食当然还是面食。烩面、肉蒸面是母亲小时候的最爱。一碗又香又辣的面条,配上木耳、香菜、白菜、肉等,总是让母亲吃得意犹未尽。
到了江苏,江苏的饮食习惯与河南完全不同—由又辣又油的菜系转变为偏甜清淡的美食。早晨,白粥配萝卜干是惯例。偶尔馋了,母亲会带着我去街上吃一碗银丝面。母亲现在下厨几乎不放辣椒,反而会在菜里加些许白糖。在长辈的指导下,母亲学会了包团子、做粽子。麻糕、芝麻糖。也是家里必不可少的零食。日积月累,母亲因工作忙碌回家乡的次数又少,她的口味一点一点的在改变。
俗话说,出门在外最让人难忘的就是家乡的味道。没错,家乡的味道是每一个人心底童年最深处的记忆。但是,如果一个人长期待在异乡,每天吃异乡的食物,接受异乡的味道。又因为各种原因而无法时常回到家乡,逐渐地,她便习惯不了家乡的味道。
家乡味道的遗失相当于对家乡的陌生度增添了一分。然而,家乡是我们童年美好记忆的起源地。在这个地方,我们成长,学习,生活;在这个地方,我们感悟人生;在这个地方,我们明白做人的道理。家乡的味道有着温暖人心的力量,家乡的味道应被人们永留于心。
但是,外来文化的冲击也同样导致了家乡味道的遗失。臭豆腐是长沙的特色,然而在江南水乡,这个山清水秀,怡然清新的地方,臭豆腐已屡见不鲜。这不仅仅破坏了江南水乡独特的韵味,更破坏了许多人对家乡味道的记忆。
月是故乡明,菜是家乡味。家乡菜的味道,寄托着人生沧桑的感慨。常回家乡看看吧,家乡味道真的不能被遗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