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23日高中历史殷老师开设校级公开课——第六课《西方的文官制度》。本课基于叁新背景进行教学设计,指向构建思辨能力的课堂。
本课通过学习,运用唯物辩证史观及有关理论,探究西方文官制度的历史作用,学会辩证地、一分为二地看待历史问题,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西方的文官制度》教科书和配套课件,认识西方的文官制度所处的特定时代环境,抓住其特定时代背景和阶段特征,从而分析西方文官制度产生的原因。通过历史图片和历史资料提出问题、设置悬念,学习西方文官制度出现的背景,探究工业革命与文官制度建立的关系及西方文官制度的特点,提高学生探究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运用本课教材中文献资料所提供的有效信息,梳理西方文官制度建立的过程,理解西方文官制度的特点,培养有效解读材料、自主分析归纳知识的能力。通过史料与课堂探究,了解中国科举制与西方近代文官制度的渊源关系,知道制度文明之间需要流互鉴,从而增强我们的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认识制度文明世界性和时代性。
课后,同组教师进行评课议课。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西方文官制度的背景和过程比较感兴趣,但对其特点和影响的理解还不够深刻。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更加注重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历史问题,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此外,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的参与度不够高,可能是因为教学内容对他们来说比较陌生。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更加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更加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通过对基于“三新”背景的历史思辨课堂的深入分析和研究,不难发现,历史思辨课堂不仅是一种教学方式,更是一种教育理念。作为一种创新型的教学方法和理念,基于“三新”背景的历史思辨课堂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尊重学生的个性,鼓励学生创新,侧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辨能力。这正是素质教育追求的教育目标和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