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进区礼嘉中学 徐俊德 指导老师:吴燕玉
有一种味道是时间冲不淡,记忆抹不去,距离拉不远的
我想,如果一个人走遍了大江南北,吃遍了酸甜苦辣,最后这个人渴望的一定不是别吃处,而是自己家乡的味道!
在我心中,家乡的味道便是奶奶做的鸡肉。在偌大的庭院里,一棵石榴树历经风霜,已经累完了腰,柳枝都垂到地上,在它右侧是一个用砖头和网搭起的鸡棚。其中的小鸡可是受到贵宾级待遇。奶奶用打碎的玉米和麦粉和着菜汤喂养着它们,偶尔还有加餐,将石榴、西瓜、香瓜等饭后水果供应给它们享受,日子可舒坦了。
还清晰的记得奶奶杀鸡时的场景。奶奶穿上胶鞋,摘下鸡网,跨进鸡圈,伸出两手臂,像老鹰展翅一样将一只最肥的公鸡围攻到墙角,缓缓移动向他。公鸡挥动着翅膀想逃。奶奶怎能放过它,反手就抓住鸡脖,拎起按住翅膀,夹住鸡爪,从几圈跨出走向井头,将鸡爪踩在脚下,拿出放在井头的菜刀,对鸡脖一割,赶忙扔出去。公鸡在地上扑腾着,翻滚着,跳动着,展现生命最后的光彩。不久,公鸡躺地上一动不动了。奶奶就将鸡拎进一个装满热水的大盆里,拔毛。拔毛可是最艰难的,得趁热拔。所以奶奶每拔一撮,就“咝”一声将手放在嘴前吹吹,再接着拔。每次看见她被烫红的手,我满是心疼。
杀鸡狗也开心,可以蹭吃蹭喝,跟在奶奶身后,满是殷勤的摇着尾巴。在奶奶井头洗鸡的时候,像个孩子一样端坐在一旁,伸出舌头,眼睛放光,满是期待的看着奶奶盆中的鸡。当奶奶挑到不要的鸡肠,鸡尾扔向它,它立即站起接住,吞入嘴中,还不忘舔舔嘴巴,满足极了。
厨房传来“咚咚”的切肉声,爷爷也坐在灶前,准备木柴生火。灶台烧出的饭最香了,当鸡肉下锅,老远就能闻到浓浓的肉香。在外撒欢的猫闻到知道该开饭啦,也迈着悠闲从容的步伐往家中走来。
在外久了,也会去吃烧鸡公,味道和家里里的差远了,骨头里吃不出浓香味,肉吃几口也会腻。
我,还是想家。
那坑坑洼洼的泥路通往村落,那锈迹斑驳的铁门历经一年又一年。杏花开,柳叶绿,岁月荏苒,不少人已老去。
想那家乡的味道,说到底还是想家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