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法制宣传
  最新更新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专题网站>>法制教育>>法制资料>>认清网络危害 挣脱网络陷阱
认清网络危害 挣脱网络陷阱
发布日期:2006年05月06日     点击次数:     录入者:2006年5月6日      来源:

引言

当社会发展到信息化时代的今天,高科技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每 一个层面。&濒诲辩耻辞;英特网&谤诲辩耻辞;的普及,无疑为人们之间信息与情感的交流开辟了最为快捷的通道。但正是在这条满以为可以自由驰骋的&濒诲辩耻辞;高速公路&谤诲辩耻辞;上,有明媚的阳光也有腥黑的风雨,有美丽的鲜花也有带毒的荆棘,有善良的天使也有凶残的魔鬼,有使人登攀的天梯,也有坠入地狱的陷阱。稍不留神,就有可能误入歧途。

一、           触目惊心的案例

案例一:陆军本来是一个可以造就的孩子,初中二年级时走进了非法经营

网吧,沉湎上网,成为一个绝大部分时间逃学在网吧混的流生。又在网吧业主的诱惑下,大量接触色情、暴力等有害信息,与多名网上认识的&濒诲辩耻辞;女友&谤诲辩耻辞;发生他这个年龄不该发生的事情。在&濒诲辩耻辞;谈朋友&谤诲辩耻辞;、&濒诲辩耻辞;吃喝玩乐&谤诲辩耻辞;的诱惑下与业主的唆使下,走上聚众斗殴、盗窃、抢劫的犯罪道路。在失去自由接受管教的过程中,他才明白是非法网吧的黑心老板害了他。

案例二:中学生张某(13岁)、宋某(14岁),父母离婚,缺少管教,经常逃学,在网吧玩。一次,他们因在北京&濒诲辩耻辞;蓝极迷&谤诲辩耻辞;网吧中与服务员发生纠纷,为报复而购买汽油于2002 616日凌晨二点多钟纵火。由于&濒诲辩耻辞;蓝极迷&谤诲辩耻辞;网吧非法经营,半夜里仍有大批未成年人在网吧玩耍,又无消防设施,造成严重人员伤亡惨案。这就是震惊全国的北京&濒诲辩耻辞;蓝极迷&谤诲辩耻辞;网吧纵火案。

案例叁:2004331日重庆市沙坝回龙坝镇中学叁名初一学生,年龄均在14岁左右,在一家尚未办理网吧营业执照的非法经营的网吧连续上网打游戏两、叁个通宵后,由于极度疲劳,在返校途中竟坐在铁轨上熟睡,其中两名男生被疾弛而过的火车压死,另一名男生被火车惊醒侥幸逃命。

案例四:小丁系上海某中学学生,一天忽然失踪,家长、老师、亲友心急如焚,到处寻找,多日均无下落,只好请求公安、电台协助,最后在非法网吧发现。这时的小丁,精神恍惚,神情呆滞,身上发臭,债台高筑。原来十几天来,小丁在非法网吧老板的诱使下,日夜在网吧吃、住、玩,未离开过一步,其父母曾到该网吧寻找,老板还说没有见过。

二、青少年学生沉湎于网吧的原因分析

最近几年来,青少年学生沉湎于网吧的现象愈演愈烈,有的甚至深陷其中,不能自拔,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究其原因,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互联网这把双刃剑的负面影响。互联网是现代高科技的综合成果,它为青少年创造更为快捷、方便的思想交流空间,一方面它把丰富的知识和信息提供给青少年;另一方面网上的一些不良信息如色情、暴力、侵犯性行为等及网络游戏诱惑青少年沉湎其中。

2、网吧、游戏机房的非法经营。一些网吧、游戏机房以营利为目的,在昏暗、沉闷的房间,利用孩子们的好奇心,赚黑心钱,故意传播不量信息,诱使青少年玩暴力游戏,登陆色情网站,有的网吧甚至包吃、包睡,备有方便面、简易的靠背床,让青少年一玩就是几个小时,甚至通宵达旦。

3、家庭管教不力,方法不当。有的家庭管教不力,放任自流,对于孩子进网吧不管不问,有的甚至彻夜不归也不追究原因。有的家长则家教方法不当,一味压制,造成孩子逆反心理,从而导致逃学、旷课、夜不归宿,整日出入网吧。

4、有关部门管理不善。网吧主管部门执法不力,一些非法经营的网吧没有按照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予以整顿甚至取缔,有个别执法管理人员甚至与网吧业主暗中分成,从而使得一些非法网吧吧目无法纪,有持无恐,接纳未成年人进入网吧。

5、青少年自身好奇心的驱使。面对互联网高科技成果,青少年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求知欲强烈,对未知事物充满兴趣,但由于其身心的发育还未成熟,缺乏基本的分析、判断、辨别真伪能力、自制能力弱,对网上不良信息缺乏防范意识,良莠不分,从好奇到入迷,从好玩到不务正业,逐渐沉湎其中。

叁、青少年学生沉湎于网吧的危害

青少年学生沉湎于网吧其危害是严重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荒废学业,冲击学校教学秩序。未成年人正是长身体、长知识的时候,法律规定,在学校接受教育是未成年人的权利,接受九年制义务教育也是未成年人必须履行的义务。非法网吧业主为了盈利的目的,往网吧违法经营诱惑成年人放弃学业,放弃休息,整天来网吧玩乐,导致学生厌学、逃学、旷课、夜不归宿,荒废学业,冲击正常的学校教学秩序,影响学生身体健康。

2、未成年人脱离家长、学校的管理与保护,受到不应有的有害影响与伤害。未成年人由于生理心理还不成熟,认知水平与能力也比较低,家长、学校的管理、教育、保护非常必要、非常重要,沉湎于非法网吧直接导致未成年人脱离家庭、学校的管理、教育和保护,造成未成年人大量接触不良、有害影响,有的受他人唆使走上违法犯罪道路,有的被不良分子敲诈勒索、甚至人身受到伤害。

3、接受错误信息,影响身心健康。为了吸引未成年人日夜上网,不法网吧业主抓住未成年人好奇心、幼稚、是非不分,追求刺激的特点,大量提供色情、凶杀、暴力等非法、有害信息,扭曲他们的是非观、家庭观、道德观,使他们染上不良嗜好,严重摧残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有的青少年过分迷恋网络,导致&濒诲辩耻辞;网络习惯心理障碍&谤诲辩耻辞;,&濒诲辩耻辞;网络上瘾症&谤诲辩耻辞;等网络心理疾病,使得学生行动变异、心理变态乃至生理失调,给身心带来危害。

4、不断增加的金钱需要,诱发青少年违法犯罪。上网需要钱,在网吧或外面吃、住、玩也要钱,交朋友、谈恋爱更需要花钱,对没有独立经济收入的未成年人来说,先是从家中索取、骗取、窃取,继而走上社会犯罪。大量案例证明这是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必经之路。

5、结交不良朋友,掉进犯罪团伙的泥坑难以自拔。非法网吧人员混杂,是不法分子聚集活动场所,未成年人经常在这种场所活动,极易结交不良朋友,甚至被人利用、控制、教唆,成为犯罪分子,掉进犯罪团伙的泥坑。

四、帮助未成年人挣脱网络陷阱的措施和对策

1、家庭的应对。首先,家长应熟悉电脑和网络。如今,许多家长已经意识到,为了孩子正确的引导,也开始学习电脑和网络知识。家长平时应多了解孩子经常访问的网站,辨别安全网站与不良网站,多收集优良网址提供给孩子。其次,要严格控制孩子上网时间。一般未成年人每次上网时间积累不应超过2小时,连续操作1小时后,应提醒孩子休息15分钟。最好将家庭电脑置于客厅中,既便于资源共享,又可对孩子上网时间、登陆网站进行监控。第叁,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择友观。帮助孩子了解网恋的特点,引导和教育孩子对自己的感情进行合理控制和适度调节,防止陷入网恋的不良情感之中。第四,防止登陆色情网站。家庭电脑可安装过滤及防止色情网站进入的色情锁等防毒软件,还可对色情网站进行加密锁定。同时让孩子充分认识网上&濒诲辩耻辞;黄毒&谤诲辩耻辞;的危害性,自觉抵制黄色信息的诱惑。此外,家长要和孩子多沟通,引导孩子积极参加有益、健康的社会交往活动,丰富生活,增强成就感,树立积极发现的态度,对待生活,避免孩子到网上寻找安慰。

2、学校的工作。首先,要加强对未成年人&濒诲辩耻辞;网法&谤诲辩耻辞;教育,学校在进行网络技术培训的同时,要加强网络道德修养的教育,帮助青少年形成网络道德的正确认识,增强道德判断力,学会筛选、识别良莠,明辨是非,养成道德自律。第二,加强学校网络建设,课余时间及假日向学生开放学校互联网,组织多种多样的健康的网络活动吸引学生,指导学生参与。第叁,告诫学生非法网吧的危害,拒绝去非法网吧和游戏机房,并对一些屡教不改、一意孤行的学生进行严肃的纪律处分。

3、社会的职责。网络从业人员,网络服务机构及网吧经营者应本着为下一代着想的宗旨,依法经营,严格自律,不制造和传播经营淫秽、色情、赌博、凶杀、暴力、恐怖等内容的信息,不在规定的营业时间以外营业,不接纳未成年人进入营业场所。要加紧建立专门性的为青少年服务的网站,根据青少年的特点,通过学习、交友、心理咨询、法律援助、网上论坛、网上调查等形式,提高青少年的免疫能力和判断力。

4、政府管理部门的职责。政府各部门要堵疏结合,严格执法,有关部门全力配合,严格执行中央与各地有关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法规,严紧学校附近200米范围内开设网吧,严禁网吧在非规定节假日接纳未成年人入内、严禁超时经营。对违反规定经营的网吧进行严惩。

5、未成年人自身的职责,未成年人主动接受家长、学校的教育、理和监督,自觉遵守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自觉遵守《全国青少年网吧文明公约》,不断提高自身的网络素养,严格上网自律,具体要做到以下几点:不到非法网吧去上网聊天、打游戏,不浏览不良信息,不登陆不良网站;不在网上发表不负责任的或者反动的言论;不随意约会网友、不陷入网恋泥潭;不沉湎于虚拟空间;参与电脑娱乐和网络游戏时,也要坚持适度原则。要做到以上几点,更重要的是青少年要树立远大的理想和目标,制定好学习计划,运用意志力控制自己的行为,把上网的迷恋兴趣到正规学习、正常交往和体育锻炼上来。

附录:相关法律、法规摘录

文化部《对于加强网络文化市场管理的通知》规定(2002510日)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礼嘉镇    E-mail: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427731848@    电话:0519-86231234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