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嘉中学校务公开工作总结
常州市武进区礼嘉中学工会
搞好学校校务公开是我校深入贯彻十六大精神 , 全面落实“叁个代表”的重要举措,是深化我校内部管理机制改革,加强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具体表现,是加强我校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途径。我校领导班子对校务公开非常重视,并将这项工作作为实现“民主办学,依法治校”目标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按照区教育工会对于开展校务公开工作的部署和要求,多年来,我校在推行校务公开的过程中,形成了党支部统一领导,党政工齐抓共管,职能部门各司其职,上级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及群众监督检查,广大教职工积极参与校务公开工作,促进了学校的改革和发展。目前,我校校务公开工作各项制度完善。对内有公开专栏,对外有信息网络,并聘请了校外监督人员,公开各类校务工作 10项。基本上实现了学校重大问题、重大政策全部实施公开,为推进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和持续发展提供了保证和支持。
一、基本情况
1、完善领导机制,做到有组织、有保障 。
建立和完善领导机制,建构有效运行网络,是推行校务公开工作的基础和关键,是保证校务公开工作有效实施的前提和条件。为切实保证校务公开工作得以开展和顺利进行,我校成立了以党支部书记、校长蒋卫山同志为组长,副校长盛建锋同志为副组长,副校长陈忠良、戴世平、尹建文,校长办公室主任陆惠芳,教务主任王建仁,政教主任谭晓春,教科室主任陈京疆,总务主任陆伟刚,团委书记吴燕玉,为成员的校务公开领导小组。由工会主席戴世平担任校务公开监督小组组长,工会委员张旭辉为副组长。在校务公开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学校安排各分管领导组织实施。工会主席戴世平、办公室主任陆惠芳,会计室主任孙伟具体负责校务公开工作的开展和运行,考核和评估校务公开工作的效果和作用,使校务公开工作的开展得到了组织保证。
2、确定内容,注重实际。
校务公开领导小组在实施办法中明确规定:“与学校管理改革密切相关的事项,除国家规定保密、组织人事工作有关纪律要求、个人隐私等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以外,凡直接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事项,均可公开。”我们公开的内容有十大项:
(1)收费公开:包括收费项目、标准、范围、批准文号,代收代办的收费项目和标准及制止乱收费规定等的公开。
(2)财务管理公开:包括财务预算、财政拨款、正常收费、社会捐赠基金、财务支出等进行公开。
(3)工程建设项目公开:凡是学校工程建设项目,都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法》实施投标。对学校工程项目的审批过程、资金来源、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单位的选择、工程总造价以及竣工后的验收结果和决算等实行公开。
(4)涉及教职工利益的工作公开:包括人员调进、干部提拔、职称评定、业务考核、评先评优、晋职晋级、进修、教师录用、奖金分配、住房分配等。
(5)大宗物资采购公开:包括办公用品,教学仪器、设备的采购,教学楼、宿舍楼设施,食堂设备及购菜等实行公开。
(6)涉及学生切身利益的工作公开:包括“叁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等各类先进称号的评选、优秀学生的奖学金和奖品的发放,特困生学习费用的减免和资助等。
(7)招生、编班情况公开:包括招生的政策依据、分数、录取结果及毕业升学,招生编班原则等情况。
(8)学校执行奖金分配和困难补助等政策情况公开。
(9)学校小卖部的招标及投标情况公开。
(10)学校重大决策及其他需要监督执行的有关制度等。
然后将十大项进一步细化分散,落实责任,将分解的内容落实到党支部、校长办公室、政教处、教务处、总务处、教科室、会计处、工会、团委等职能部门、各部门负责人为相关责任人。
3、明确重点,倾听群众意见。
为突出重点,学校明确规定,学校的发展规划、年度工作、机构改革方案、教职工聘任办法,教职工奖惩办法、教职工的住房方案、养老金、医疗保险,岗位津贴制度,财务预决算,以及涉及教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均为校务公开的重点。
对于重大事项,我们做到全过程公开,事前广泛征求意见,体现民意,通过教代会或教职工大会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进行决策,并张榜公布,贯彻执行。通过上下结合,共同讨论,使重大事项的公开与民主集中制的工作原则和决策程序紧密结合,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4、活跃公开形式,做到多样性、立体化 。
一是会议公开形式,坚持各种会议公开制度,如行政办公会议、学校行政会议、教代会、教职工大会,退休教职工大会,党员会议,学生大会,利用这些经常性的会议形式,推行校务公开工作。
二是随机公开形式。如领导调研、领导接待日、领导值班等,利用这些形式,学校领导在群众中宣传校务工作。
叁是座谈公开形式。每遇重大校务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不同形式的座谈会,如教职工座谈会,退休教职工座谈会,民主生活座谈会,学生座谈会等,就相关问题征求意见,做到校务工作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四是大众媒体公开形式。建立了校务公开栏,设立校长意见箱,并利用校园广播,校园网络等媒体进行校务公开。
多样性的形式使校务公开形成了立体化网络,学校的一级校务公开和各分支校务公开同时并举,分层推进,做到各个公开层次人人关心,共同参与。
二、工作成效
1、2006年以来,我校一级校务公开20余项、561人次。如校长办公室、政教处及团委负责实施的师生情况公开,共评选市级优秀教育工作者等5名,区级先进工作者4名,区级先进德育工作者1名,区级先进班主任1名,校级优秀班主任8名,年度考核优秀的教师13名,职称考核优秀的教师14名。评先进班集体18个,叁好学生标兵45人,叁好学生270名,优秀学生干部45名,学习成绩优秀奖287名,获得“奖教奖学基金”奖的学生78名,教师66名。
2、增强了校园民主氛围,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开展校务公开工作以来,学校工作都在“阳光”下操作,原来的神秘感淡化了。因此,广大教职工觉得干部可信了,许多的误解也在公开中得到消除。如我校在分配住房方面,做到全过程公开化,根据老师需求情况,制定了具体方案,广泛征求大家的意见,做到大多数老师满意。有一位教师颇有感触地说:“实行校务公开工作,教职工心里明白了,矛盾减少了。” 本年度,未有一位教师有人民来信上访。
3、增强了校领导的民主意识和廉洁自律意识,领导班子能在十个方面做到廉洁自律:①遵守党纪国法,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牢固树立为教育服务,为师生服务的思想,密切联系群众,为师生排忧解难,为教学第一线服务。②坚持原则,依法办事,杜绝推诿、拖拉和扯皮等不负责任的现象发生。③杜绝利用职权在录用教师、选拔骨干、招生、职称评定、工资晋升和基建、财务、勤工俭学等方面的工作中有营私舞弊或谋取利益现象。④杜绝利用职务之便收取集体和个人赠送的礼金和有价证券现象。⑤坚持亮证收费,不擅自立项和提高收费标准,不把职责范围的事务变成收费项目。⑥领导不接受对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宴请。⑦不随意用公款吃喝,杜绝了铺张浪费,业务接待严格控制标准和陪同人数,不用公款参与高消费的娱乐活动。⑧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选拔干部,公道正派用人,用公道正派的人。⑨杜绝公费旅游,不违反规定,不挪用公款为个人谋取私利。
4、激发了广大教职工的办学热情,教师业务水平、学校办学质量、不断提高。在广大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校于2006年高标准通过江苏省“叁星级普通高中”评估验收,2006年学校党支部被评为区“红旗党支部”。2006年以来,我校教师的教育教学论文有18篇获省级以上优秀论文评选一等奖,25篇获二等奖,蒋卫山校长撰写的两篇论文分别在《人民教师》、《教育现代化》上发表。07年高考成绩喜人,我校共有140人被本科院校录取,连续四年荣获区高中教学质量评估一等奖。
叁、存在问题及努力方向
1、存在的问题:一是少数同志对校务公开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认识不足,对校务公开精神缺乏理解,只看到校务公开工作对其工作形成监督和压力的一面,而看不到校务公开能使其工作获得更多理解和争取更多支持的一面。二是发展不平衡,在重视程序上存在着差异,个别教职工还停留于形式。叁是教代会职能未能全面地发挥。
2、努力的方向:
(1)领导继续高度重视,充分发挥教代会的作用,充分调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
几年来的校务公开之所以开展得比较顺利,与领导班子认识一致有关,与群众的积极参与是分不开的,我们要依托教代会这一载体,扎实推进校务公开工作,继续为群众的积极参与创造条件,发挥公开栏,校园广播,报刊报道,意见箱,各种座谈会,电子邮件箱和监督电话等形式的作用,保证校内外教工、群众积极参与有一个良好的畅通渠道。
(2)联系工作实际,突出公开重点。
校务公开工作涉及面广,既要维护干部、教职工参与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权利,又要维护行政领导依法办事,依法治校的权力。因此,校务公开工作要联系实际,才能抓出实效。突出公开重点,做到群众满意,教职工满意,领导满意。
(3)加强制度建设,强化民主管理。
校务公开工作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建设至关重要,它是开展校务公开工作的保障,是克服工作随意性的基础,是实现公开目的的保证。在校务公开过程中,必须按制度办事,用制度规范行为,最大限度地发挥校务公开的作用,提高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水平,努力推动学校整体工作的开展。
虽然我们在校务公开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离上级的要求,群众的愿望,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我们决心通过这次检查测评,虚心接受检查组领导的指导,认真总结,发扬成绩,解决存在的问题,为校务公开稳定开展,促进我校的改革和发展而努力!
2007年8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