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妈妈,我深刻地认识到一个人若不是经常学习更新知识,他就不可能发展。而要让孩子获得新的知识,除了靠学校的教育和传授知识之外,更主要的是靠孩子的自学。自学,这是孩子自我教育的基本要素,所谓自学能力,就是不依赖教师、家长,通过独立学习、钻研而获取知识的能力。培养儿童自学能力的前提条件是:孩子必须具有一定的文化知识,掌握写、算的基本技能,具备中等以上的智力水平。在孩子很小的时候,我们就认识到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很重要,培养孩子的自学能力要从小抓起。从一年级开始我们就注意养成孩子的复习和预习的习惯,这虽然是小小的举措,但好似无疑给孩子以后的自学能力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具体我们是这样做的:
一、激发孩子的求知欲望
儿子还是一个婴儿的时候,就经常抱着袖珍的书本啃来啃去。我们就为他订了一些幼儿杂志,让他翻,给他讲。很小的时候,他就可以坐在地上把书翻得哗啦啦响,而且以此为乐,可以玩许久都不厌烦。现在我们回忆起来都忍俊不禁。
很早我就给儿子买了《水浒》,他果真是爱不释手,又多了一本床头书。我看《幽默》时,故意笑得前仰后合。看着上面的抽象图像,他要我讲给他听,我就告诉他讲出来的没有自己看到的好笑。为了能像我一样体会其中的快乐,他就开始尝试着看《幽默》。有一段时间孩子特别喜欢成语,我们就去书店买、去图书馆借,他的知识面又扩展了了许多。再后来一段时间他的兴趣又转移到了破案上来,我们就又买了两本《福尔摩斯》。全家人都开始推理、判断、分析、断案,儿子俨然是个福尔摩斯。
后来发现孩子喜欢篮球,只要一有机会我就鼓励孩子去打篮球,因为我们觉得这是正当的兴趣爱好,对锻炼身体,调节人的情绪都是有意义的。所以,孩子即使到了初叁,每周至少打一次篮球,看一次球赛。
二、引导孩子快乐学习,自主学习
身为父母,我们都深深地知道,作为个体的人,必将要独自面对未来的一切。所以,孩子独立自学的能力和习惯宜适时、及早培养。指导性的学习告一段落后,孩子就成了学习的主角。我们不再过多干涉,只是给他一些合理的建议。比如当他读五年级时,要告别画画书了,重新选择新的读物。我们把这次决定权留给他自己。我们一起到书店,全面了解每一本杂志的特点,认真地进行考察和对比,最终,孩子选了既有军事又有自然科学的综合性杂志。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面儿就更宽了,地理、历史、人文、科学,其中还有时事政治类的,他也开始发生兴趣。回到家,他还时不时地翻看报纸,看电视也不止是局限于动画片,有时还喜欢看新闻,特别喜欢《百家讲坛》,孩子对书的要求也开始变化、提高,不但把《红楼梦》《西游记》全部看完,还跟我探讨说,看书和看电影不一样,书给人的想象空间更大,他更愿意先看书再看电影。我非常满意地点头肯定,及时给他夸奖、拥抱。得到这些回馈后,他的劲头更大了,几乎天天都要看会儿书,不然就会很难受,还经常会讲出我们都不知道的知识,我就故意叫他“杨老师”他开心得很,动力愈发足了。
孩子较小的时候常常会问很多的“为什么”,我那时会耐心回答。等他稍大点了,我就不急于回答他,而是反问他的想法,促使他去考虑、去通过各种方式找答案。深知“授之以渔”比“授之以鱼”更重要。所以,他很早就会查字典,用卷尺量尺寸。遇到问题会积极的想方设法去解决。就这样,我们渐渐地培养了他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
叁、从小培养孩子养成自主管理的好习惯
孩子自主管理习惯的养成也能促进孩子的学习。就此,我首先培养孩子学习方面的自主管理习惯。如作业,刚开始的时候我每天都和孩子一起作业,几天下来,习惯养成以后,我就放手让孩子自己读写,自己管理自己,有时候故意说妈妈有点事情走开,看看效果怎么样,其实是站的远远的看着,对孩子的认真给予表扬,达到基本不用管的效果。这样可以让孩子明白,自己一个人也可以把书读的很好。鼓励孩子做好自己的老师,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得孩子有读书的欲望,知道只有好好复习和预习才能学的更好,才能有更大的进步。另外,我培养孩子自主管理时间,自主管理自己的房间,自主管理自己的零用钱等等习惯。
当然孩子的好习惯养成,除了家长的努力,还离不开老师的培养,有了家校的合作,我们期待着孩子更大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