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研究》课题研究总结
武进区礼嘉中学高中数学课题组 2008年1月
忙忙碌碌中,一学期又接近了尾声。在全体组员的共同努力下,在校领导的关心帮助下,课题组工作能够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起来。取得了一点成绩,也存着许多不足,现总结如下:
一、重视学习,关注课程改革
新课程已经实施了几年,它曾引发了我们无限的希冀与畅想,同时在实施过程中也给我们提出了许多新的问题、思考甚至是困惑。期初有机会听了“学习《标准》研读教材,进一步改进课堂教学” 专题讲座。作报告老师从“创设有价值的情境”和“着力发展数学思考”两个方面对当前课程改革实验过程中教师们普遍关心的问题作了深入细致的分析与思考。大家都深切体会到只有不断反思、不断改进教学策略,才能使我们的课堂更精彩。我们以先自学再交流的形式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江苏教育》等杂志,了解新课程改革的最新动态。对照新课程、把握新方向、改变教学思想,改进教学方法,做到学以致用。
二、立足课堂,提高教学质量
研究新课程理念下的中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我们把课改精神扎扎实实地落实到了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努力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持续发展的教育环境。为此我们组开展了多层次、多形式的教学研讨活动。为了有效的课堂效率,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一、通过参与式培训养成反思习惯,在教学后及时在备课本中记录教学反思,每月写四篇有质量的教学反思,数学教师可以通过浏览网页及时学习、了解同伴的教学心得,以此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二、针对当前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一些共性的问题和教师的困惑,我们开展了沙龙式研讨,如《在课堂教学里如何既关注整体又关注个体》《学困生形成原因分析及对策》《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等,大家各抒己见,畅所欲言,这样使教研更贴近教师,及时回应教学问题,使教研更关注学生,紧跟课堂。教师在交流与碰撞中得到提升。叁、合作式备课:先确定课题,然后教研组的老师集体备课,生成较理想的教学设计方案,试上一遍后,找出问题,修改后再上。在同伴互助备课过程中学会合作,促成教师的互助、沟通与分享,促进发展。另外,为尽快使青年教师成长起来,本学期我组组织开展了全校性的调研课,使我们教师从理论上和实践上都获得了提高,取得了很大的收获。
叁、深入课题,扎实开展活动
《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研究》课题是以课堂教学创新为中心环节,也是本课题研究成败的关键所在。据统计,高中阶段学生总课时数多节,如果我们充分开发利用好现有课程资源,引导学生把课堂中的每一个分钟充分利用起来,将会产生惊人的效果。我们一直把眼睛盯在课堂教学上。教师的培训是为课堂教学服务的。抓课堂教学我们从教研、科研两方面入手。抓教研,每周叁下午的教研时间雷打不动,为了讲实效,学校领导坐下来同教师一道研读教材,翻阅教育读物,鼓励和帮助教师充分发挥教材和生活资源优势,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教参、教案。教学中有些教师已能积极有效地开发利用好教材。教师能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和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对教材作出适度的调整和补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有些教师在教学中已经将它使用了起来,如(
四、取得成绩及努力方向
本学期我们课题组也取得了一定成绩。潘宇、吴志凌、白奕波、金立亚老师撰写的论文在武进区教育教学论文评比中分别获得二、叁等奖。
反思本学期的工作,在喜看成绩的同时,也在思量着自己在工作中的不足。比如教科研方面本学年加大了学习的力度,认真研读了一些有关教科研方面的理论书籍,但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还不到位,研究做得不够细和实,没达到自己心中的目标,我们期待在下一个课题的研究中也能不断深入研究、不断实践,取得切实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