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化学教研组工作总结 执笔:徐文龙 一学期来,在学校各位领导 首先,在学期之初,我们就制定了较好较详尽的教研组计划、确立了明确的教育教学目标,并明确提出:积极实施我校从上学期就已实行的《自学、释疑、达标教学模式》,要在别的学科取得的一些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积极探究适合化学科特点的这一模式的实施策略;其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时时刻刻注意修正、提高、完善我们的计划和目标,并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和非常的努力,发挥了集体和个人的多重作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最后,我们还对本年度的工作作了全面的、系统的、深刻的总结,决心发扬我们的成绩,克服我们的缺点,勤奋学习、努力工作,争取在新的一学期里取得更大的进步。 一、师德修养方面又有突破 平时积极参加全校教职工大会,认真学习学校下达的上级文件,关心国内外大事,注重政治理论的学习.对于学校下发的各种理论学习材料都能积极地组织老师学习,积极配合学校搞好教研活动。每周按时开展教研活动、集体备课活动从不间断,从不缺勤迟到或早退。服从领导的一切合理地安排,团结协作、乐于奉献,人际关系融洽。 二、不断学习、新理念已基本形成 “要倒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得有一桶水、一缸水”。21世纪是信息爆炸的世纪,化学知识日新月异,发展很快。加上不断的更新新教材,对我们老教师来说也存在着熟悉教材的问题。因此在备课过程中,我们在熟悉教材的基础上,不断查阅资料,充分进行讨论,然后进行实施,不断更新教学理念。为了赶上时代步伐,我们在复习初高中教材内容的基础上,还经常上网查阅资料,了解现代化学新成果、新观念,并进行下载,做好记录,结合教学内容,印发给教师和学生,让他们关注社会、关注化学热点。如人类基因组计划、克隆人事件、神州1-6号飞船上天哪些跟化学有关,有何影响等。在教学中,我们组全体同志通过认真学习教学理论,努力使课堂教学素质化落到实处,“课外不占课,作业少而精”已成为我们教研组的工作作风,对印发的每一份讲义、每一份练习,备课组长都认真把关,在做到统一备课、统一进度、统一练习的前提下,提倡“特色”教学,努力使每位教师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化学教学不论是单科考试,还是综合考试,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叁、积极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效率 一学期以来,我们始终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强化管理,进一步规范教学行为,并力求常规与创新的有机结合,促进教师严谨、扎实、高效、科学的良好教风及学生严肃、勤奋、求真、善问的良好学风的形成。 坚持每周一次的教研组活动,特别要提到的是针对我校实施的“自学、释疑、达标的教学模式”,我们教研组做了大量的实质性的工作。针对我们起步比较晚的事实,我们不等不靠,积极听那些在这方面做的比较好的老师的课,从中学到了不少的操作技巧。然后再结合化学科的试验探究的具体特点,提出了适合我们的新路子:自学、探究、释疑、达标的新模式,积极配合班主任把小组分好,并按学生的成绩进行合理的搭配,引进切实可行的评价积分机制,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真正地实现了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在小组内实行“兵教兵”和“兵强兵”的教学策略,每个学生 全体化学教师从点滴入手,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查找资料,精心备课,努力创设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激发兴趣,教给了学生知识,更教会了他们求知、合作、竞争,培养了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及方法,使学生学得有趣,学得实在,确有所得,向40分钟要效益;分层设计内容丰富的课外作业,教法切磋,学情分析,“一得”交流都是大家随机教研的话题,教师们互学互促,扎扎实实做好常规工作,做好教学的每一件事,切实抓好单元过关及期中质量检测,真正将考试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教师提高改进教学的手段,对本班前后5名学生跟踪调研,细致分析卷面,分析每位学生的情况,找准今后教学的切入点,查漏补缺,培优辅差,立足课堂,夯实双基。与此同时,我们根据学校安排学生课外兴趣活动和竞赛辅导活动,有组织、有计划,时间、内容、老师、场地均得到落实,学生在多样的兴趣活动中不仅巩固、运用了所学的知识,也为今后构建新的知识结构,提高实践、应用能力,适应时代挑战奠定了基础。 一分耕耘,一份收获。教学工作苦乐相伴。我们将本着“勤学、善思、实干”的准则,一如既往,再接再厉,把工作做得更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