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教研组常规 更多&驳迟;&驳迟;
  最新更新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专题网站>>教研组>>化学学科组>>教师成果>>自撰论文>>正文内容
“调五味”让化学课堂活色生香
发布日期:2009-11-20   点击次数:   来源:   录入者: 徐文龙

 “调五味”让化学课堂活色生香

武进区礼嘉中学      徐文龙

内容摘要

每个人都能感受生活的酸甜苦辣咸等诸多滋味,课堂教学莫不如此。如果能在教学中添加佐料,让其五味俱全,那么,课堂必然是独具魅力的课堂。

本文从化学课堂教学的现状出发,构建生活和情感课堂,渗透人文思想,关注精神世界,构建高效而充满魅力的课堂,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完善的过程,需要我们孜孜不倦地探索和实践。分四个方面阐述了课堂教学的具体策略,也为高质量完成教学任务提供了方法。

关键词】:化学课堂   教学“五味”

正文】:

课堂教学是我国中小学教育活动的基本构成部分,是实施学校教育的基本途径。同时,课堂教学是教师从事教学活动的核心组成部分,是教学目的性、过程性、科学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统一。课堂学习是学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活经历,课堂教学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当今乃至今后多方面的发展和成长。如何让化学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使化学课堂成为学生向往的地方呢?笔者认为应做好以下几点:

一、在化学教学中注入一点幽默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育家斯维特洛夫说:“教育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幽默教学是一种高雅的审美活动,教师富有情趣的幽默,不但能活跃课堂气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还能增强教学的艺术性和欣赏性,更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科学思维,给学生以愉悦的享受。

例如,在介绍纳米时,可温馨地提示学生:纳米是一个单位,它不是一种米,它可能没有泰国香米好吃哟!以前有个学生送我一个“纳米保温杯”,我打开一看就是一般的保温杯,我惊奇地发现在保温杯的夹层中容纳了几粒米,我终于明白了这就是他所谓的“纳米杯”。

要做一个学生喜欢的幽默教师,就需要我们平时注重幽默元素的积累和发掘,使课堂语言深入浅出、雅俗共赏,让学生在会心一笑中获得心理上的放松和理智上意味深长的启迪。

二、在化学教学中融入一点生活味,让知识回归生活

化学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多数知识都和我们日常生活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新课程标准强调化学教育要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使他们感受到身边的化学物质和化学变化,增强学习的兴趣,加深学生对化学知识在生活实际中应用的认识。因此,我们现在的中学化学教学的目标不仅要提高学生的化学知识水平,而且要特别关注学生化学素质的培养,使他们学会生存、学会学习,让他们了解当今科技发展的动态,关心人类社会与化学的关系,如环保、能源、卫生健康、材料的运用和社会公德等,使化学教育富有生命力、感染力和时代性。这需要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加强社会实际生活与化学的相互联系,努力使化学教学内容社会化、生活化、现代化。

例如,在学习“焰色反应”时,可给学生简要介绍产生焰色反应的实质,然后推广到节日里霓虹灯的发光原理,最后联系到现在高级汽车上配置的氙气大前灯的工作原理,加深学生对焰色反应是物理变化的理解。又如学习相似相溶原理时,可引导学生思考:①家庭装修后,用常用的什么物质可有效吸收涂料中挥发的有害物苯、甲醛的污染?②洗衣服脱色时,可加点食盐防脱色,请解释原因。③超临界CO2萃取技术中,超临界CO2的溶解能力与待萃取化合物中极性基因多少的关系?通过这些问题的解决,使学生切实体会到化学就在他们身边,让学生在化学中学习生活,在生活中学习化学,用所学的化学知识来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和生活质量。

叁、在化学教学中添加一点人文味,让“教书”化为“铸魂”

《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提出:在人类文化背景下构建高中化学课程,充分体现化学课程的人文内涵,发挥化学课程对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积极作用。人文教育就是指在化学教学中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承,更重要的是要倡导人文关怀,铸造人文精神,培养学生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道德观和审美观,塑造学生追求真善美的高尚人格。要在化学课堂中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让化学课堂散发出人文味,就必须找到科学素质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点和生长点,把教学过程整合为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和谐发展的过程。

例如,在学习浓H2SO4性质时,我向全班学生回放清华大学学生刘海洋用浓H2SO4泼狗熊事件,并要求全班同学就此事展开讨论,以此来教育学生要与动物友好相处,一个高尚的人应具有博爱的精神和宽广的胸怀。又如在学习元素周期表时,我向同学们重现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造假118号元素事件,并结合韩国科学家黄禹锡造假案,要求大家谈自己对诚信的看法,以此来培养学生尊重实验事实,绝不篡改实验数据的科学求实精神。

四、在化学教学中点缀一点文学味,让语言表达充满诗情画意

语言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以及互相进行思想交流的重要工具,更是一门独特的艺术。教师语言表达技能水平的高低是决定课堂学习效果的主要因素之一。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因此我们化学教师要不断学习和借鉴语文教师语言表达的飞扬文采,提高驾驭课堂语言的能力,让理科语言也充满着诗情画意,最终让化学课被学生所“喜闻乐上”。

在学完铁的性质后,可把铁的性质以小品文的形式用拟人手法展示给学生:我的名字叫铁,符号是Fe。自春秋时期,人们通过火的洗礼,使我从矿石中现出原形。从此,人类就和我结下了不解之缘。你们想一想,工业、农业、交通、航天和日常生活,哪一样离得开我?有人说我外表长得很黑,其实,我非常白并具有金属光泽;有人说我长得丑,其实,我很温柔。总的说来,我的性格较活泼,虽然比不上镁和锌,但比铜要活泼得多;我与氧气接触时,因反应的条件不同而有差异。在纯氧中,将我点燃,会剧烈燃烧;在潮湿的空气中,我将“遍体鳞伤”、锈迹斑斑。在冷的浓H2SO4、浓HNO3中,我会保持英雄本色,无动于衷;如果在高温下,将我“洗个蒸气澡”,会越洗越黑;如果把我投入到盐酸或稀H2SO4中,我会很生“气”;如果把我投入到硫酸铜溶液中,则会“长胖”而使“体重”增加。

五、在化学教学中充入一点综合味,让知识成为激活学生思维的催化剂

有人曾把文科和理科比喻为“一个是严父,一个是慈母,少一个‘亲’而不能生儿育女”。着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说得更干脆:“科学和艺术是一枚硬币的两面”。这表明知识综合能拓展大脑的效能,激活人的思维。这就要求我们在化学教学中要融合各门学科的思维方式,开阔学生视野,促进学生把所学的各门学科知识融会贯通。

用物理学中PV=nRT来理解和推导TPVCnmM之间的关系及变化情况;用FkQ1Q2/r2来比较离子晶体、金属晶体的熔沸点高低;用物理中光的反射现象来解释信号在光纤中的传输等现象,通过这些物理层面的透视,能让学生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更容易理解一些化学知识。

用数学中的数轴、坐标轴知识帮助我们分析一些化学变量之间的变化规律,用数学中的欧拉定律帮助我们分析晶胞中顶点、面数、棱边数的关系,还有化学中所有的计算等无不渗透了数学的思想和方法。

用哲学中量变到质变的观点,解释元素周期律的变化规律,用艺术中的对称美来分析一些物质的实际结构……无需赘述,化学是一门名副其实的中心学科,联系着许多的学科,使它们相互融合相互交叉,其中的化学方法和思想也促进着其它学科的发展。

生活中我们经常能感受到酸甜苦辣咸等各种滋味,教学也是如此,倘若能在化学教学中添点油加点醋,拌好佐料,让其五味俱全,就会使化学教学独具魅力,使化学课堂闪射智慧的光芒和诱人的馨香。

 

参考文献:

1.刘知新主编.《化学教学论》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王后雄编着.《化学教学诊断学》 [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生出版社,2002.

3.吴星主编.《走进高中新课改化学教师必读》 [M]. 南京: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礼嘉镇    E-mail: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427731848@    电话:0519-86231234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